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的特征及其控制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婉明 《铁道学报》1995,17(3):28-33
高速行车条件下,轮轨间的冲击振动显著增强,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借助于所编制的轮轨相互作用仿真软件VICT分析系统,详细研究了钢轨焊接接头,波浪形磨耗钢轨、擦伤车轮、偏心轮以及不圆顺车轮等常见轮轨激扰所导致的轮轨冲击振动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形态特征,给出了各类冲击振动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高速铁路轮轨冲击振动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轮扁疤的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车轮扁疤(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之统称)是铁道机车车辆中常见的一种车轮跳面伤损形态,它能引起轮轨系统产生突发冲击与振动,对车轮特别是对轨道结构部件造成严危害。本文应用动力学原理,系统地分析了扁疤车轮对轨道的冲击作用机理,导出了其冲击速度表达式,并运用所编制的计算机真软件VICT进行了扁疤冲击响应模拟,给出了车轮扁疤冲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机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六轴机车为例,建立了机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仿真软件,通过与实车线路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模型及其仿真软件是正确可靠的,可以用于分析研究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问题,进行机车动力学综合性能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4.
电传动机车轮轨动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和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电传动机车与轨道的动态相互作用问题,以抱轴式驱动系统电力机车为例,建立了机车一轨道查互作用统一的模型,运用VILT领导具软件分析比较了弹性和风性抱轴式电传动机车对轨道的动力作用及牵引电机的振动特性,文章还讨论了牵引中种悬挂方法以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特征,从而指出其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CE,AVE,TGV高速列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TGV列车超高速运行,保证良好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技术关键,并介绍了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发展趋势和转向架生产的概况。  相似文献   

6.
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机车系统与轨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提出了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文中建立了主要类型的机车-轨道统一模型;导出了弹性是性轴悬式电机驱动机车学微分方程;采用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设计了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系统VILT;通过进行铁路轮轨动力学试验,验证了机车-轨道耦合学理论方法的正确有效性,文章还运用VILT仿真软件,详细分析并比较了弹性和刚性轴悬式电机驱动机车对轨  相似文献   

7.
TBDS轮轨耦合模型的仿真验证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研究轮轨系统垂南动力作用,开发了较复杂的铁木辛为梁单元的非线性轮轨垂向动态耦合模型与仿真软件,用之仿真国外著名的轨道试验,取得较原来更为逼真的结果,并在更深的层次上阐述了过程的物理意义,此外,还据此研究了低动力三大件转向架的可行途径,这一模型将为我国高速或重载轮轨相互作用研究,低动力转向架的开发以及轨道结构及参数的合理选择适用工具。  相似文献   

8.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用的力学计算模型是解决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信移相互作用计算问题的关键。本文采用平面杆系建立轨道结构与桥梁共同作有的力学计算模型,将轨道结构、梁体、支座、墩台、基础作为整体来考虑。桥梁和轨道的联结采用性梁单元模拟,其材料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通过轨道纵向位移阻力与梁轨相对位移关系的双折线化确定;同时为考虑梁跨挠曲对无缝线路钢轨受力的影响,梁跨高度采用刚臂模拟。通过对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结构的试验结果和《铁路无缝线路》(1995年修订版)一书中桥上无缝线路钢轨力的钢轨变形微分方程解计算算例作比较,证实这一力学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从电动车组方式和机车牵引方式的角度,就新干线、TGV和ICE的运行状况、装置运行成本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些列车的技术动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轮轨相互作用的观点,用模型讨论了轨道刚度与轮轨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提高运行速度的主要问题是轨道刚度太大,为使混凝土轨枕的有碴轨道保持与木枕有碴轨道同等的刚度,采用适当弹性的胶垫是轨道适当当前提速要求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初,德国DB铁路提出了要开发和制造用于代替轨道汽车的VT628型内燃动车。自1985年开始第一批动车交货。到目前总计交付了3种结构系列的VT628型内燃动车459辆。这些订货将在1995年交付完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速列车检修制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德国ICE,法国TGV,日本高速列车的维修体制,以及我国现行电力机车车辆检修制度,提出我国未来高速铁路电动车组维修体制(主要是检修修程,周期,停时等指标)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法国TGV双层列车的设计特点、性能与试验,以及为减重、降低噪声、抗撞击所采取的措施。该车设计较单层TGV列车有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IEC列车通信网络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铁路联盟(UIC)为铁路车辆之间和车辆内互相联接的可编程设备制定了一项标准——《列车通信网络》(TCN),其目的是有利于铁路运用部门、装配厂和设备供应商实现世界范围的车辆间的相互操作和插入式设备的联接。文章介绍了TCN的体系结构,包括绞线式列车总线(WTB)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的功能、技术参数、公共协议及网络管理,并对TCN原型的开发、试验验证情况和标准草案工作进程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TGV—A拖车声学优化车轮外形的现车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TGV-A拖车车轮外形的声学优化模拟,以及由此设计出的三种车轮外形。三种车轮在300km/h线中上现车试验证明,就载重状态下的TGV-A拖车而言,其噪声总水平可降低2dB(A),车轮辐射声能可减少5dB(A)。模拟与线中生车测试的比较肯定了研究模型在车轮声学优化设计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变流器和牵引电机的容量匹配问题入手,通过对ICE和TGVEurostar机车的牵引特性曲线的分析,就怎样合理而又经济地设计变流器—牵引电机系统、发挥交流传动机车优越的牵引性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板式轨道是现代高速铁路轨道的结构形式之一。本文动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高速车辆与板式轨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动力特性,并探讨了板式轨道CA砂桨垫层弹性与阻尼对系统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机车-轨道耦合振动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机车与轨道,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相互作用,相线影响,共同构成的铁路大系统,本文通过建成受电弓-接触网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并运用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机车-轨道系统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振动影响问题,结果表明,列车在几何状态不良的线路上运行时,机车与轨道的耦合振动对弓网系统动态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较高行车速度状态下,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滚动振动试验台在测试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时,轨道轮与实际线路的差异会造成测试结果出现偏差。文章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6轴机车模型.模拟滚动振动试验台6轴机车试验,分析轨道轮半径、车轮踏面斜率对机车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VT610摆式内燃动车组继续被德国铁路公司所订购。由于采用了ESW公司的新的底置式电动摆动技术,Adtranz公司获得该合同。在一辆改进型的VT10内燃动车上进行了一些新的转向架部件的新开发的“neicontrol-E”电动摆动装置的试验。本文介绍该试验的主要步骤和结果。新的摆动系统用在首批50列VT611型车组上,1996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