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网状镀铬工艺在气缸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镀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表面会产生裂纹,相互交错形成网状沟槽,并能使之加深加宽。这些沟槽在摩擦副接触面下部形成贮油槽,当金属发生弹性变形时,槽内用,润滑油还可以沿沟槽从多的地方流向少的地方,以满足摩擦副的润滑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发动机向着高功率、高寿命、小尺寸、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对发动机缸孔的设计精度和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网纹珩加工技术就是能够保证上述要求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加工原理、评价标准、加工设备及工艺参数等方面,并结合实际运用情况,对该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光纤多业务平台是一种集矩阵、网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综合了数字视频、音频、通信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实现视频、音频、数据、E1、电话、对讲、报警和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传输的光电一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业务传输平台。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多业务平台的构架,设计了一个基于光纤多业务平台的安防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李琳 《公路》2009,(11)
描述了石吉高速公路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中采用多业务光传输平台、图像采用非压缩数字处理的新技术,实现对收费系统的业务接入、业务交换和业务传输.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开发的铝合金砂型铸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方法和成熟的经验,可用于新铸件铸造工艺的开发,也可用于对现有工艺验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王成 《公路》2006,(7):5-7
单管旋喷工艺因其操作方便、工艺程序简单、桩体防渗性和强度质量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水利堤防工程以及深基坑防渗工程中。结合门头沟区水担路三家店水库右坎肩止水帷幕工程施工案例,对单管旋喷工艺在多管线道路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井江  张平 《专用汽车》2003,(4):36-37
采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野外作业车操作平台系统工作情景动画,既可显示操作平台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也可反映操作平台系统备组成部分的功能特点。在(模拟)展示野外作业车操作平台系统备组成部分工作过程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装配中的不协调、不完善以及运动干涉的情况,解决了以往二维设计中不可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AMS系统把生产信息、质量信息和设备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生产信息的通一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潮膜砂在铸件生产中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及应用潮膜砂铸造工艺。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和全球变暖问题逐步恶化,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带来严峻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探索NSGA-Ⅱ在发动机尾气排放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以应对各国日渐严格的燃油消耗政策和汽车排放法规。文章对双燃料(柴油和富氢压缩甲烷)反应性控制的压缩着火(RCCI)系统进行优化,建立数学模型,将发动机排放和性能特性对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转速、当量比和燃料百分比等因素的响应进行关联。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NSGA-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用NSGA-Ⅱ法优化发动机参数的结果令人满意,并提出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帕累托前沿。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双燃料发动机,可用数值模拟和分析来优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达到双燃料(柴油和富氢压缩甲烷)反应性控制的压缩着火(RCCI)点火在不同负荷下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双燃料发动机优化问题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Isight平台是集成、自动化和优化设计过程的通用软件框架,广泛应用于产品结构设计和优化工作中.文章不仅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且给出了一个工业实例,以说明该平台的应用.结果表明,Isight平台能够集成多种类型的软件,并基于其数据集成和数据处理等能力实现自动分析,与传统的产品设计和优化方法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结合各种两段缺氧的A3O-MBR工艺的工程项目,就工艺原理和开发依据进行了介绍,并就工程应用中的生物段内部流程、进水方式、回流方式以及脱氮除磷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介绍了几个两段缺氧的A3O-MBR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情况,以期为今后国内MBR工艺的规模化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模块化、平台化战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结合产品市场战略决策方法以及产品模块化平台化工具和手段,提出针对摩托车企业实施模块化、平台化产品开发的流程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2.4 模块化规划 依据需求与功能定义表以及相应的技术方案,项目组通过对竞争对手、后续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比对,并采用模块化驱动因素评测表^[3](如图6),对所有的相关技术解决方案进行评估打分,将模块化集中度高的因素形成模块,对于模块化集中度低的因素,进行评估并合并到模块化集中度高的组中。经过项目组反复评估最终形成产品模块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