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事荟萃     
《时代汽车》2011,(10):116-126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考察中国重汽大齿公司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深入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进行工作考察。王岐山对大齿公司加入中国重汽后取得的快速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中国莺汽及大齿公司,要积极走出去,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重汽打造百万辆级全系列商用车企业集团的战略调整部署初显成效,将对中国重汽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经过改革重组后的10年发展,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售后产品的质量改进工作仍然是打造中国重汽企业品牌最重要的保障;提升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成功将系统的方法应用到汽车产品的售后质量提升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汽车信息     
《重型汽车》2007,(5):46-46
中国重汽打造知名品牌向世界500强迈进中国重汽集团正积极推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民族汽车品牌,力争到2010年把"中国重汽"建成国际知名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5.
拂晓 《商用汽车》2005,(9):68-69
2001年重组以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一直以远高于重型车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5上半年在重卡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种竞争力源自于中国重汽在经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开发、设备改造、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的多种优势.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重汽继续以技术领先、销售区域化、低成本和国际化战略为基础,主动出击,决定在2005下半年全面推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把来自市场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6.
2001年重组以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一直以远高于重型车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5上半年在重卡市场出现低迷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种竞争力源自于中国重汽在经营决策、产品创新、市场开发、设备改造、国际合作等方面形成的多种优势。面对新的形势,中国重汽继续以技术领先、销售区域化、低成本和国际化战略为基础,主动出击,决定在2005下半年全面推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百车精品工程”,通过深入开展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把来自市场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中国重汽集团市场销售和新品推广均实现了快速发展,这种形势下,产品售后服务工作的量和作用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国重汽集团将销售服务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4月9-10日,中国重汽集团在济南召开2008年"亲人"服务大会.据悉,这是中国重汽集团第一次以集团公司名义召开的服务大会.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8,(12):84-84
为满足贷款购车的市场需求,中国重汽集团牵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与中国重汽财务公司、山东鑫海担保公司联动,由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提供15亿元汽车消费贷款,共同推出”车贷险”业务.以拉动中国重汽集团汽车产品市场。“车贷险“业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11月12日在济南举行。  相似文献   

9.
《世界汽车》2006,(3):132
2006年1月16日,中国重汽庆祝企业成立50周年暨2006年商务大会在泉域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中国重汽经销商、改装厂用户代表以及媒体记者欢聚一堂.在分享重汽成立50周年的辉煌与喜悦的同时,还共同懂憬着重汽加速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马纯济说,“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中国重汽有志于发展进步,全力打造民族汽车品牌,必将迎接即将到来的灿烂春天!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举行。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在产业链的作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及商用部署,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云基础设施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打造"车联网"及商用车大数据平台,加快云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13,(1):74-75
重汽轻卡商务大会上,重汽推出了新品——黄河自卸轻卡以及福泺产品。2012年,中国重汽重新启用“黄河”品牌,是中国重汽整体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一举,同时.也可看出重汽对轻卡自卸市场的重视。中国重汽旗下的重型自卸车,一直以来部是国内的顶级车型,此次出兵轻卡自卸,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体制下,潍柴与重汽是联营关系.后来并入中国重汽。2000年7月,国家对原重汽集团下放重组,新重汽由山东省国资委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潍柴成为新重汽集团的一家全资子公司。2002年12月,潍坊柴油机厂以生产及销售WD615,WD618系列柴油机业务的经营资产与负债及现金出资.联合其他发起人成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其后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4.
《世界汽车》2004,(2):64-65
2003年l2月18日,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在济南召开的“2004年中国重汽商务大会”上宣布,中国重汽下放重组三年来,一年一个台阶,已实现“一年扭亏,两年盈利,三年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重汽开始由恢复性发展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有谁会相信就在三年前,中国重汽还是一个负债百亿元的亏损企业。回想起中国重汽走过的这三年,每一个重汽  相似文献   

15.
刘勇 《驾驶园》2010,(1):24-25
2009年12月20日.中国重汽集团暨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010年商务大会隆重召开。经过9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集团已形成自身的优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12月11日,重汽今年生产的第12万辆重卡隆重下线.产销同比增长11.2%,进入全球重卡产销前三位.重汽也继续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伍玉祥 《驾驶园》2014,(9):35-35
<正>重汽王牌"依托中国重汽集团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结合成都王牌成熟的中卡产品和传统市场,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中国重汽西部全系列商用车基地,加快实现中国重汽国际化战略。"在重组初期,中国重汽党委副书记、重汽王牌董事长韦志海如是说。在重汽集团公司的坚定支持下,重汽王牌开始了重组后的产品大切换,对原成都王牌单一且品名繁多的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对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公司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年份.在国内重卡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在微、轻、中卡领域异军突起,着实成为中国重汽集团全年发展的一大亮点. 告别"微、轻、中"的空白时代,精心打造中国重汽集团西部最大商用车基地,在"十二五"末实现年产40万辆规模,形成中国重汽集团在东西南北整体战略布局,重汽成都王牌人在西南之隅的巴蜀之地担负起了这重要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18.
10月17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责任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通知,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于9月24日~10月17日通过公开市场买入的方式,增持本公司股份31336000股。约占本公司总股本的1.38%。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13,(46):17-17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与德国曼公司经过多年的合作,打造了能够媲美进13车品质的中重型卡车品牌-SJTRAK,重汽在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同时,将目光定格在更加贴心的外延服务上。打造“SuperSITRAKSpecializedService”定制化用户尊享包(简称“4S—box”)。  相似文献   

20.
1 设计增加车架定位装合胎的现实背景 中国重汽在国内重卡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中国重汽集团与德国曼公司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德国曼公司向中国重汽注资5.6亿欧元,成为中国重汽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及股东.中国重汽联手德国曼公司于2012年初推出基于TGA技术平台的全新品牌,该品牌涉及多达50多种整车基本车型,该品牌的产品将高于中国目前重卡市场的主流产品,并面向全球新兴市场.新品牌的生产基地为中国重汽章丘工业园区的济南商用车公司.为了新车型的快速顺利投产,也为了中国重汽真正建立起重卡技术的国际化平台,在基于多方位因素的综合考虑后,中国重汽决定在商用车原生产线基础上,针对新车型的需要进行改造,以达到新、老车型并线生产、提高整车质量、共同发展的目的.增加车架装合胎是其中改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