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基于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对10家重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中国专利及PCT专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有效专利数、专利年度申请变化趋势、专利技术领域分布、研发团队、海外布局情况以及专利使用情况,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专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促进企业专利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提到车辆技术公开,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去年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公开其电动汽车专利技术的新闻了。特斯拉为了履行"在全球普及电动汽车"的承诺,对全世界任何公司公开其专利技术,并认为此举可以刺激电动车市场更为广泛的发展。对于专利技术的公开,特斯拉的勇气和对社会的承担值得我们佩服。在我国的专用汽车领域,是否也有企业能像特斯拉那样公开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主汽车企业近几年来海外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但目前我国自主汽车企业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海外投资风险时有发生。文章从投资环境、投资决策及投资经营等方面对我国自主汽车企业海外投资进行了多方位的风险因素分析,从7个方面阐述了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机制与对策,指出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需要企业自身引起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汽车杂志》2007,(12):I0064-I0064
“宝贝第一”是专业研发制造儿童安全座椅的第一品牌,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和20多项专利技术,率先通过欧洲ECER44安全标准认证;是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的唯一国内合作伙伴。该品牌儿童安全座椅以其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在面料、头枕、护垫、背部支撑、安全带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的精良制造,以全面的人性关怀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  相似文献   

5.
雷丽  潘登 《时代汽车》2013,(11):32-35
日前,在湖北腾宇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生产项目专家评审会上,行业专家一致认为。腾宇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具有产品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符合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具有国际领先技术,”项目达产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还将填补湖北省专用汽车行业空白,因此建议“将该项目申报国家工信部备案”。记者于2013年中国随州专用汽车论坛及车展举办前夕,独家专访了湖北腾宇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永财先生,对腾宇公司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的专利技术及研发成果进行了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6.
总体来说,小排量车市场是我国自主乘用车企业的主要阵地,在同级别车型中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因此,系列汽车新政的出合将对自主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定点生产轿车的厂家基本上是合资或合作企业,上海大众公司自1984年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以来,至今仍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一汽集团公司红旗牌轿车应是我国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但后来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生产的捷达轿车等却领带于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外品牌,为此,我国轿车工业要更新自主开发观念,探索新的自主开发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便捷的融资渠道,全面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真正自主开发出国产品牌的轿车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自主开发:我国汽车工业不容忽视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企业与国外先进的汽车企业相继成立了合资公司,这使汽车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加入WTO后,这种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断地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为帮助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对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和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进行竞争力对标分析,并针对自主品牌竞争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改善和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主开发”的口号在中国汽车业被喊了数十年,但真正能耐住寂寞坐下来搞自主开发的企业少之又少,而能够出成绩的更是凤毛麟角。始建于1943年、1992年加入一汽集团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分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锡柴)却能“耐得住寂寞20年”,以自主研发为基础,通过整合国际优势资源、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用时8年,耗费10.7亿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四气门重型发动机“奥威”柴油机,从而迅速缩短了我国发动机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奥威发动机和一汽锡柴也一举成为我国汽车领域成功实现自主研发的标志性产品和标志性企业。  相似文献   

11.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0):11-13
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汽车产能的急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肯定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而进军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一大出路。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轿车批量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自主派系的企业.加速推进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市场。这种形势.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之间的争斗,因为.在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中都已经走上中外合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全面回顾了东风汽车公司20多年来在产品自主开发方面起过的成功历程,介绍了整车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总成开发和产品系列开发的关系。坚持自主开发,起发展民族汽车工业之路,再创东风辉煌的经验是我国汽车企业争相仿效的成功榜样。  相似文献   

14.
汽车界呼吁自主开发的声音不可谓不响,但合资引进20年了,车越造越多,企业的硬件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汽车企业还“自主”不起来呢?笔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和企业机制,束缚住了中国大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手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汽车出口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在国外不断收购和建立生产基地,有成功也有失败,面对国外复杂环境采取何种策略还在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不同阶段采取的不同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自主品牌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悲壮中仍步履维艰。尽管2006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接近25%。但6、7月份市场份额明显萎缩,8月份虽表现出震荡上扬,与其上半年最鼎盛的时期相比,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月的表现还是显得有点差强人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迅速崛起,掀起了自主创新热潮,但缘何总是难成气候,究竟是谁动了自主品牌车的奶酪?说白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自己。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汽车工业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水平,产品开发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并与国外汽车工业作了比较,最后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集资,培养自主开发能力方面,提出了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汽车情报》2007,(3):4-4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本月接受专访时说,我国专利技术的综合实施率不高。实施不是申请专利的唯一目的,有些专利着眼于形成技术壁垒,有些专利着眼于技术储备,有些专利着眼于防御他人,还有一些专利只是研发过程的中间成果。这些专利都有可能不直接实施,但对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如今,我国进一步强调自主发展,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业创建自主品牌进入到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能不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有自己的商标?或者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商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伯顺  久陵 《轿车情报》2008,(11):28-29
什么是自主知识产权(简称“自主产权”)?企业拥有产品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及认可权,以及产品技术转让权。自主产权的取得,可以“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的途径,或者说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途径,“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