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业资讯     
《商用汽车》2011,(10):87-93
政策与法规2项行标将实施:"两客一危"车辆出厂前应安装符合标准的(GPS)车载终端2011年4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认真贯彻〈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2项标准的通知》,希望通过广泛深入的宣贯活动,切实使广大道路运输企业、运输业户、车载终端的生产厂家以及提供车辆卫星定位服务的运营商了解这2项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增强贯彻执行2项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动态信息     
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精神,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组织开展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审查工作。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交通运输部授权指定的检测机构,全面实施了车载终端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令2016年第55号)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和平台标准符合性技术审查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5]1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车辆的车载终端不能连接第三方特定云服务平台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汽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通用型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核心,由GPS模块、4G通信模块、液晶显示器(LCD)等组成。车载终端通过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获得OBD数据流,通过GPS模块获得汽车位置数据,通过4G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载终端工作稳定可靠,能够读取汽车OBD数据流,能够准确地获得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将数据实时发送到多个云服务器,能够接收云服务器下发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道路风险预警等车联网功能。  相似文献   

5.
梅振 《运输车辆》2014,(14):72-72
2014年7月1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要求,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为12t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在出厂前,都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拥有50辆及以上重型载货汽车或牵引车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应当按标准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或者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平台,对所属道路运输车辆和驾驶员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沙泉 《汽车与配件》2011,(43):12-12
9月20日,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集成应用为基础平台,通过整合车载、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服务,为用户提供以汽车运营服务为核心的跨平台体系,共同推进我国智慧客车标准建设,以信息化推进客运行业先进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供应商李尔近日宣布,将在2022年下半年向一家跨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4G/5G车载无线终端,通过提供先进的互联和车辆定位解决方案,辅助驾驶和停车功能。这款全新的汽车量产应用,将李尔专有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集成到李尔的4G/5G车载无线终端中,将车辆连接到云端服务,并控制车辆诊断和通信。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技术华为5G+C-V2X车载通信技术华为5G+C-V2X车载通讯技术助力5G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5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特性可支持智能汽车更快获取高精度地图等道路数据;C-V2X可支持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弱势交通参与者等进行直连通讯,该技术基于华为自主研发的5G车载通信模组MH5000和5G通信芯片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以下简称"重庆市运管局")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一批符合重庆市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终端技术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的通知》,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车检院")顺利通过重庆市运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首批唯一符合重庆市道路运  相似文献   

10.
由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制定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全面系统地规范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明确道路运输企业监控主体责任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责任,对道路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和约束将更加严格。该《办法》明确要求,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为12t及以上的普通货运车辆在出厂前。都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进一步明确并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动态监控的主体责任,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拥有50辆及以上重型载货汽车或牵引车的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应当按标准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或者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平台,并配备专职监控人员。专职监控人员原则上按监控平台每接入100辆车设1人的标准配备,最低不少于2人。监控人员应当掌握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经运输企业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再度"加码"。为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上海市于近期发布"上海市新版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准",新进入车辆需要装备车载终端、驾驶员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等智能化装备。2022年1月7日,上汽红岩&黄浦城发(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签约暨首批65辆交车仪式在上海举行,共同迎来新年"开门红",携手助推"上海市新版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准"快速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考评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运营商的绩效,达到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的目的,提出一种融合权重算法的属性识别改进方法.首先介绍了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运营商的技术考评指标内容;其次提出了融合权重算法的属性识别改进算法;最后以厦门市的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运营商考评指标数据为例进行算法性能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权重计算下,以置信度为准则评级结果略有不同,而在评分标准准则下,运营商考评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且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不需要大量的先验数据,权重大小具备现实意义,能较好地与属性识别法相融合.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1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办法》规定,总质量超过3500kg的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和货物运输车辆的燃料消耗量应当分别满足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和《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要求,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不得用于营运。为进一步做好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2011年2月23日,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正《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16)已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1号)的重要配套标准,是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性能保持的主要技术依据,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大限度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的重要保障。依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道路运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2日,甘肃省新版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联网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甘肃全面完成了国务院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改革任务。新系统是在原有的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联网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造,是认真贯彻执行GB38900—2020标准,保障道路货运车辆"三检合一"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支撑,也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决策部署,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确保顺利开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及车辆年审工作的重要保障。2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联网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行业迅速发展,车辆搭载了更为丰富的单车智能和网联通信相关系统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底层稳定、安全、可靠的定位和授时信息。卫星定位系统是载体获得绝对位置的重要途径,在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行业已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汽车行业有着特殊的使用需求,诸如较高的定位精度和置信度,极其严酷的车规环境及可靠性要求和极高的安全性要求等,均需要对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系统的测试评价。本文综述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并提出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保障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时空信息的精度、可靠性及稳定性,支撑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申报、检测、审查、公示公告等问题,采用满意度调查的方法开展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实施效果评估工作,进而建立了满意度评估模型。通过重点分析制度与相关配套文件的制定与宣贯、样车检测、达标车型申报、技术审查、公示与公告等内容,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吴跃玲 《专用汽车》2007,(1):12-15,3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2006年第8号公告,批准了GB2003—2006《道路运输爆炸品和剧毒化学品车辆安全技术条件》强制性国家标准。这是我国仅适用于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第一项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席蕾 《运输车辆》2011,(3):15-15
苏州金龙“海格G—BOS智慧运营大讲堂”继在杭州、济南、东莞、青岛等城市开讲后,2010年12月30日下午走进北京。通过北京八方达、九龙祥和与申威狮星等多家企业在使用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经验分享,让到场的行业领导、客运企业代表和媒体更加真切地感受了海格G—BOS智慧运营系统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杨光 《运输车辆》2010,(4):21-21
2010年3月12日,交通运输部召开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根据“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会议对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人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力确保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科学、公开、公正地开展,以加快推进道路运输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同时,交通运输部提示,从事道路运输要购买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