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探讨二者与胆脂瘤侵袭破坏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IL-1α、MMP-9在21例后天继发性胆脂瘤上皮与10例胆脂瘤患者外耳道皮肤表皮中的表达。结果IL-1α和MMP-9在胆脂瘤上皮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外耳道皮肤表皮,差异具显著性(P<0.01,P<0.01);胆脂瘤上皮IL-1α、MMP-9表达均与胆脂瘤的侵袭破坏程度正相关(P<0.05,P<0.05);胆脂瘤上皮中IL-1α、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性。结论IL-1α、MMP-9是介导胆脂瘤侵袭破坏行为的重要细胞因子。在体内IL-1α可能对MMP-9表达具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180例。与同期住院之继发性胆脂瘤之比,约1:4。耳漏和听力减退是两个基本症状。耳漏分为微量性,间歇发作性和持续流脓性。松弛部小穿孔,听骨链完好者,听力图呈轻度传导性耳聋,骨导正常。听骨链破坏者呈中等度以上传导性耳聋,平均气骨差30db。发现外耳道后上壁塌陷有两种情况:一是大胆脂瘤自乳突穿破了外耳道后壁,二是上鼓室胆脂瘤破坏了部分上鼓室外壁,自鼓切迹处穿出。提出本病应分为Ⅴ期两个阶段,即Ⅰ、前上皮病期, Ⅱ、上鼓室豉窦胆脂瘤期,Ⅲ、乳突胆脂瘤期,Ⅳ、后鼓室胆脂瘤期,Ⅴ、合并症期。每期可有两个阶段即稳定阶段和急性感染阶段。180例中发生各科并发症30例占16.6%。与国内各家比较,发生率较低。认为与病例纯属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有关。为论证此点,将同期住院的所有胆脂瘤并发症,分两组比较,统计经过X~2处理,证明颅内并发症和耳后脓瘘在继发性胆脂瘤中,有更高的发生率。认为本病的许多临床特点,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胆脂瘤发展过程造成中,上鼓室不通这种特殊病理状态有关。治疗以上鼓室鼓窦开放术和改良乳突根治术为主,仅少数作了乳突根治术。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1例颞叶脑脓肿死亡,余全治愈。术后远期干耳率为64%。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的电镜下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鼓室成形术治疗1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术中取下穿行于鼓室的鼓索神经3mm送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送检18例标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泡样变性。14例发现核仁增大、染色体深染。10例同突胆固醇结晶。4例有炎性细胞浸润。3例有脱髓鞘样改变。结论 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鼓索神经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腭裂修复术后不同时期的中耳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声导抗及耳镜检查 ,对 43例术后半年和 2 1例术后 3~ 6年的患者进行中耳功能检测。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逐渐下降 ( P <0 .0 5) ,中耳通气功能明显改善 ( P <0 .0 5)。中耳传导系统功能的改善较缓慢。结论 腭裂修复术对咽鼓管 ( ET)及中耳功能的恢复是有益的 ,为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总结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 30例单发性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切开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 ,观察术前和术后、术后 3个月、术后 6个月的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片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满意 ,并发症轻微。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2(HBD-2)、白介素-1β(IL-1β)在中耳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中耳炎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慢性中耳炎中耳黏膜上皮及正常外耳道皮肤中HBD-2、IL-1β的表达。结果 HBD-2和IL-1β在中耳炎中耳黏膜的表达较正常外耳道皮肤中上调,有显著性差异(P<0.05);HBD-2和IL-1β在中耳黏膜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r=0.9117,P<0.05)。结论中耳炎症状态下,中耳黏膜上皮HBD-2、IL-1β表达上调并可能相互影响,在中耳炎病理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ity pancreatitis,SAP)手术种类繁多,术式各异,麻醉比较复杂,故应依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但麻醉方式的选择仍有较多争议。现就我院1990-1997年连续手术治疗的41例的S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较为理想的醉方法,以利于麻醉方式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观察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运用膨胀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对19例轻中度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人作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全瓣包窄术。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全瓣包窄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用于轻中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57~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1例,其中根治术17例,局部切除4例,内引流术10例,术后存活最长达11年之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与壶腹周围癌,胰头癌不易区别。本文就其发病率,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早期诊断是提高术后五年生存率的关键,并指出,局部切除对年老、体弱、局限性病变的病人亦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贲门癌的 X线征象在病变范围的确定及评估手术可能性中的价值 ,收集 10 6例采用双对比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贲门癌 ,对其 X线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0 6例中 ,90例行开腹探查术 (其中病变切除 70例 ,未能手术切除 2 0例 ) ,16例因失去探查机会而采用非手术疗法。提示 :贲门癌的有些 X线征象在决定能否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89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意外并发症分别为 :胸主动脉出血 2例 (占 0 .2 2 % ) ,经修补缝合止血 ;奇静脉出血 4例 (占 0 .45% ) ,显露静脉后结扎裂口远近端止血 ;支气管损伤 5例 (占 0 .56% ) ,均予及时修补 ,3例行术后气管切开 ,1例术后死于ARDS,4例愈合良好 ;胸导管损伤 1 2例 (占 1 .35% ) ,缝扎胸导管 ;胃左动脉出血 3例 (占0 .34% ) ,经缝扎残端止血 ;脾脏出血 3例 (占 0 .33% ) ,2例胃短血管回缩出血行脾切除 ,1例包膜撕裂压迫局部止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沉着冷静和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对防治术中意外并发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157-160
脊柱神经外科是一门神经外科与骨科的交叉学科。我国的脊柱神经外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地域发展极不平衡。本文客观评价了中国脊柱神经外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脊柱稳定性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临床上常用的一些保护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方法,呼吁神经外科医师应该重视脊柱生物力学及稳定性的学习和研究,积极稳妥地开展脊柱神经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