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跨径斜拉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进行了全过程分析。以一座主跨1000m的斜拉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初始攻角、斜拉索的垂度效应等因素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静风失稳的全过程特性,以某在建的斜拉桥为实例,重点分析了增量与内外双重迭代搜索法求解静风失稳全过程的实现原理及失稳变形全过程的物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及失稳形态与静风初始攻角位置处的三分力系数值和三分力系数曲线斜率大小有关。初始攻角位置处升力矩系数值的正、负值决定了失稳求解过程中有效攻角迭代的正、负变化方向,进而影响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取值。升力矩系数曲线斜率越大,失稳临界风速反而越小;当初始攻角位于三分力系数曲线中正升力矩系数值最小和负升力矩系数值最大对应的攻角时,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分别在不同扭转方向达到最大值,且随着初始攻角的改变,即相应有效迭代攻角位置升力矩系数绝对值的增大,失稳临界风速在不同的扭转方向上均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失稳的内在原因,以主跨420m天蒙人行悬索桥为背景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与静风荷载非线性,采用内、外双重迭代算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该桥非线性静风失稳发展过程及失稳临界形态。结果表明:大跨人行悬索桥静风失稳发展路径为,不断非线性增大的加劲梁位移牵连主缆和抗风缆产生相对于加劲梁的竖向位移,使主缆和抗风缆逐渐消减拉应力,直至抗风缆接近松弛而失稳;静风失稳临界形态是以加劲梁扭转变形为主、竖弯变形为辅的复杂弯-扭耦合空间变形状态;静风失稳内在原因为,静风升力和升力矩随附加风攻角的增长不断增大,加劲梁和缆索系统的静风位移持续增大并产生相对竖向位移,导致缆索系统刚度大幅卸载。  相似文献   

4.
由于塔顶IP点存在标高差,非对称支撑的大跨径悬索桥其静风稳定性较传统悬索桥而言具有特殊性。基于增量内外迭代法,选择ANSYS二次开发平台APDL语言编制非线性静风稳定性的计算程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非对称支撑悬索桥进行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并对不同三分力系数下模型的静风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风速接近失稳临界风速,非对称结构的竖向变形最大;非对称支撑会降低静风临界风速;升力矩系数变化对临界风速影响最为显著,升力矩是导致大跨径非对称支撑悬索桥结构发生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跨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跨悬索桥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研究考虑了以下3种效应的影响:1)非线性位移相关风载;2)几何非线性;3)材料非线性。风静动力系数为有效攻角的函数,而有效攻角随主梁变形而变化,所以位移相关风载是非线性的;通过采用几何刚度矩阵可以考虑侧向弯扭屈曲、扭转发散及弯扭耦合失稳;采用塑性铰理论进行材料非线性分析。笔者使用有限元法建立风致静力失稳的分析模型,建模过程中同时考虑了非线性位移相关风载、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最后,采用文中所提方法分析了主跨1 990 m的明石海峡大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跨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为上述提到的3个方面,并且,其非线性静风失稳临界风速低于弹性颤振临界风速。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作者导出的大跨径悬索非线性桥静风稳定性方法,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主跨1385m的江阴长江大桥的静风稳定性进行参数分析与比较,给出影响大跨径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大,结构的柔性越来越显著,大跨度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该文针对悬索桥的非线性特点,论述非线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计算方法,着重介绍运用无约束非线性规划法求解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抗风缆对大跨人行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获取大攻角区间主梁静三分力系数.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运用双层迭代算法同步计入悬索桥几何非线性与静风荷载非线性,对420 m主跨人行悬索桥进行了非线性静风响应全过程分析,得到了非线性静风失稳临界风速以及静风位移响应与应力响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抗风缆...  相似文献   

9.
港珠澳大桥跨越崖13-1气田管线桥施工最大悬臂状态受静风荷载作用可能存在静风失稳问题,影响结构正常施工与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采用静力三分力系数法分析该桥最大悬臂状态设计基准风速作用下的静风效应,明确主梁各断面水平、竖向和扭转位移在不同初始风攻角条件下的发展变化规律;其次,对该桥最大悬臂状态不同初始风攻角作用下的非线性静风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控制断面的风速-扭转角变化曲线明确结构扭转发散临界风速;最后根据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结果对该桥最大悬臂状态的静风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正攻角范围内(0°~5°),主梁横向位移与扭转角最大值分别为-1.47 mm与0.023°,负攻角范围内(-5°~0°),主梁横向位移与扭转角最大值分别为为0.25 mm与-0.007°,在不同初始风攻角作用下结构稳定系数介于1.53~2.58之间。不同初始攻角作用下结构的临界风速介于63~109.6 m·s-1之间,结构在负攻角范围内的临界风速计算值较正攻角高。  相似文献   

10.
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示在跨径悬索桥侧向风载效应的实用方法--修正的膜理论(P 种方法综合考虑了风的三分力系数和主缆索力随风速变化的非线性效应),然后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给出了计算流程图,最后,以虎门大桥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1.
12.
国外大跨径悬索桥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庄鸿 《中国公路学报》1991,4(4):67-76,T003
  相似文献   

13.
胡虎 《中外公路》2007,27(6):97-99
介绍了大跨连续梁桥大悬臂施工阶段进行静力风荷载与风致静力稳定性分析的必要性及计算方法。对大跨度连续梁桥刘庄冶1#大桥最大双悬臂状态的静风稳定性做出了验算。  相似文献   

14.
唐清华  曹言坤 《桥梁建设》2007,(A02):111-113
提出一种计算大跨径桥梁静风稳定性的方法——非线性有限元法,这种方法基于ANSYS,充分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及静风荷载非线性的影响。以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异性壳单元的悬索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空间壳单元的大跨度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通过对江阴长江大桥的静风稳定分析表明,大跨度悬索桥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存在两种破坏形式,即静力扭转发散与风荷载超过结构极限承载力造成的破坏,结构的具体破坏形式可能因攻角不同而改变。通过与空间梁单元模型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整体变形比较一致,但传统空间梁单元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壳单元法能比较全面地考虑结构的整体与局部失稳。  相似文献   

16.
大跨径悬索桥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大跨径悬索桥静载试验的方法、内容和实际加载方案,对有关测试项目(吊索索力、锚跨张力等)理论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将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试验桥梁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大跨径悬索桥钢箱梁多为全焊结构,具有结构复杂、熔透焊缝多,制造难度大等特点。本文以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悬索桥钢箱梁为研究对象,对大跨径悬索桥钢箱梁关键技术:焊接质量、焊接变形、横隔板单元制作及钢箱梁总拼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合理的工艺手段保证了产品的焊接和总拼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焊缝一次探伤合格率达到96%以上,经过一次返修,超声波探伤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18.
大跨径悬索桥钢梁疲劳已逐渐成为钢桥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疲劳与断裂的分析,使设计者对清楚了解疲劳寿命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断裂力学在裂纹萌生阶段的分析理论仍不成熟,钢桥设计仍采用.S-N曲线和Miner线性法则进行无限寿命设计和安全寿命设计。新版国内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尚未颁布,分别采用BS5400、AASHTO、Euroeode3及《公路桥涵钢结构及土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对某大跨悬索桥钢梁不同结构部分进行详细介绍,使设计者了解不同归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并对大跨悬索桥钢梁疲劳设计提出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新军  应磊东 《公路》2006,(11):73-80
设计和建造跨海连岛大桥将面临着许多技术方面的挑战,其中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抗风稳定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和必需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在大跨径悬索桥抗风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措施、空气动力学措施和机械措施等三个方面,并评述了各种措施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的建设水平,可能的最大跨径,指出了大跨径悬索桥、斜拉桥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