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渝广高速公路绕城枢纽互通式立交所处位置独特、匝道布置复杂.简要阐述该类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点,多个立交方案的比选,以及如何选择经济、合理、可行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是四川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等地区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汶川克枯大桥主要包括桥梁工程、桑坪隧道工程、下庄桥梁工程和附属工程,左线全长5928.15m,右线全长5902.23m,该桥互通式立交匝道全长502.877m,汶川克枯大桥工程总长约6431m。单位为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该桥建设  相似文献   

3.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定位与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丽  武钰  周斌 《中外公路》2008,28(1):185-189
该文结合枢纽互通式立交的主要特点,阐述了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定位影响因素和选形的一般原则,指出匝道形式决定着立交的规模和形式.提出枢纽互通式立交的选形从匝道的基本形式出发,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功能、转弯交通量的组成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等条件,初步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和枢纽互通式立交的形式,进行立交形式的分析评价和设计.最后介绍了几种常见三路、四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分析了各枢纽互通式立交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平纵面控制因素较多和匝道布设难度大等问题,以广西融水至河池高速公路天河互通设计方案为实例,分析天河互通方案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2种互通设计方案,并从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和运营安全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和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速公路主体骨架路网已基本形成。对于起到连接主体骨架路网的高速公路,受地形、地质条件影响,桥隧占比往往较高,从而造成互通式立交及服务设施的选址越来越困难,方案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论述了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镇沅互通式立交与镇沅服务区合建的必要性,通过转向交通量分析,确定了互通区匝道技术指标的选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镇沅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建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3个合建设计方案。经过对比分析和论证,确定变异A型单喇叭互通式立交+双侧对称布设服务区场区的方案一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与隧道间距无法满足设计规范和设计细则的矛盾,灵活处理互通式立交与隧道间距的问题,提高该段落范围内的运营安全性,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址困难的普遍性问题。在具体勘设过程中设计人员由于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不同,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为了满足规范要求而造成互通式立交工程规模和工程造价显著增加;互通式立交移位设置导致服务对象上下高速公路绕行距离较远,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显著提高;互通式立交与隧道段交通事故高发等。具体工程实例表明,在地形、地质、地物等因素限制较多的特殊情况下,根据互通式立交功能和服务对象等实际情况,通过加强交安设施设计来保障运营安全,由此突破互通式立交与隧道的距离要求,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但互通式立交方案也是可行的。建议对路线规范相应条款适当放松,改“应”为“宜”,给设计人员留下灵活设置的余地。研究成果对于合理降低工程规模和造价,提高公路安全运营水平,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和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调整,高速公路之间相互交叉的枢纽互通式立交日益增加,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改建也不断发生。如何针对现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控制因素,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条件,深入进行方案比选,提出经济合理的互通式立交改造方案,成为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郑州机场枢纽互通式立交为例,探讨枢纽互通式立交改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多互通式立交的设置位置受到很大限制,导致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间距很小。根据隧道内车辆驾驶人员对隧道内标志的识别、辨识、认读,以及车辆变换车道所需距离等条件,考虑对某些处于特殊条件的隧道设置1个变速车道,以缩小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出口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速度为80 km/h的高速公路2级服务水平下,隧道出口处拓宽变速车道的长度不宜小于309 m,一般宜大于310m。在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拓宽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为203 m,一般应大于210 m。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在隧道出口处设置变速车道以减少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间距。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形成,设置的互通式立交越来越多,而地形复杂地段通道资源极其稀缺宝贵,互通立交建设的条件也进一步复杂和困难。该文依托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与焦(作)—桐(柏)高速公路交叉处巩义枢纽互通式立交的方案研究实践,介绍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设置互通式立交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互通式立交越来越趋向于灵活选择各类变异型方案。随着山区高速公路逐步连接成网,已建成的变异型互通需改造或续建成为复合型互通。按一次设计、多期建设的模式十分符合山区高速公路的互通设计。本文分析一处典型的复合型互通的设计,总结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互通式立交一次设计、分期建设的设计要点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从而,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得出立交最大间距。最后,对全国35条绕城高速公路的相邻互通式立交间距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高速公路主线行车快速、安全、顺畅,对主线上进、出口数量应加以控制,JTGD20--2006((公路路线规范》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之间、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口及有出入口的其他设施(如停车区、服务区等)的最小距离均有规定,但在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非常恶劣的山区,满足这些规定十分困难。结合实际经验,对“小间距立交”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速公路大规模进入山岭区,地形、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化,路线走廊带内的互通式立交和服务区场区布设条件越发受限,从公路灵活设计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地采用服务区与互通式立交合并的方案。文中分析河南省郑西(郑州—西峡)高速公路尧栾(尧山—栾川)段白云山互通式立交与白云山服务区合并设计的必要性,根据服务区、互通式立交与主线之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提出5种布设方案,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受地形限制山地城市道路路网一般采用自由式布置,多设互通式立交,缓解交通压力,而在互通式立交交通运营过程中,出口位置以其交通流交织引发的交通冲突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互通式立交安全性及畅通性。本次研究通过对部分山地城市立交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山区城市道路立交出口匝道安全影响因素,并确定了立交出口匝道事故成因。  相似文献   

15.
吴涛 《华东公路》2011,(2):39-41
通过对东坪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并设置的方案探讨,提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灵活采用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并设置方案,并通过工程设计实例,总结互通式立交与服务区合并设置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隧道和互通式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构筑物,其科学合理的间距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路线走向和运营安全。通过界定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定义并分析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间距过近路段的交通事故特点,探讨影响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因素。基于车道变换行为,给出3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出口与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并提出条件受限情况下的最小间距推荐值及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南桥头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鱼洞长江大桥南桥头立交是4路交叉互通式立交,但其所处位置和匝道布置具有独特的特点。阐述特殊条件下该类立交在方案研究中的选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6 互通式立交   美国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按其职能共分为两大类,即一般型和立交枢纽型,前者指高速公路与一般干线、集流道路和一般城市道路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交,后者指两条高速公路相互交叉的互通式立交。   自从美国州际公路系统形成以后,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形式亦趋于成熟,其主要形式有:3肢(喇叭、直接式T形和Y形)、菱形、苜蓿叶形、部分苜蓿叶形、带环道的直接式和完全直接式。   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互通式立交匝道均不设收费站,因此4肢喇叭形几乎是没有的,一般互通式立交采用最多的形式为菱形和部分苜蓿叶形。   今天,美国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形式的单一性;②运行的一致性;③造型的规则性(减少匝道数量和形状);④合并出口车道,避免左侧流出匝道(避免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分散)。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真武山地下立交是普通的三路交叉互通式立交,但其所处的位置和匝道布置具有独特的特点。阐述特殊条件下该类立交在方案研究中的选型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小型互通式立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区地形复杂和交通量小的条件下,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灵活和少占耕地的设计原则,在总结以住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山区高速公路特点的小型互通式立交形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如何选择适当的小型互通式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