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稿     
<正>"绿色发展"是当下中国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低碳、节能、环保、经济的绿色铺面技术及材料具有重大意义。在公路建设与养护领域诸多的新兴的"绿色"技术中,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RCA(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中。RAP和RCA应用于道路工程,既能减少对天然石料的开采,又能大量消耗道路工程以及其他土木工程在建设、  相似文献   

2.
泡沫沥青现场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应荣华  姚辉 《中外公路》2007,27(2):141-144
为了更好地解决RAP的堆放和现场再生利用问题,试验路采用了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冷再生技术。根据试验路路况及原材料特性,提出了多种配合比设计方案,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施工最佳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道路维修养护任务的增加,RAP材料再利用技术在国内得到了新发展。通过多组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力学性能试验对不同RAP掺量下泡沫温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AP材料经过分档处理后,可以减小材料的不均匀性,有利于保持级配的整体稳定;随着RAP掺量的增加,泡沫温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迅速提高,力学性能增强,低温抗裂性下降,水稳定性先小幅增大后大幅减小,推荐泡沫温再生沥青混合料适宜的RAP掺量为30%,以满足公路养护经济适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微波应用器与频率的选用、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电磁热模型和用于加热沥青混合料和除冰相关材料的介电常数,分析了国内外对沥青路面微波养护技术的学术研究与设备的发展现状、专利应用情况,总结了微波加热在RAP材料、除冰除雪、沥青路面微波养护设备、微波吸波材料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应用,同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微波技术在公路养护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8,(12)
结合甘肃省白银市境内2017年国道109线非收费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高比例RAP料热再生试验段的施工实践,开展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养护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与RAP掺量的关系,RAP掺量增加,其高温性能改善;RAP掺量增加,其水稳性下降;RAP掺量增加,其疲劳性性能减弱;RAP掺量增加,其低温性能变化不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厂拌热再生的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拌和温度和准确计量RAP料中的沥青含量。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使得废旧RAP料得以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使废旧RAP料少占土地和减少污染,环境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将为我省沥青路面再生提供详实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沥青存储加热处理是公路养护部门在沥青路面施工养护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由于公路养护工程使用沥青量大、价高,且属于有毒物资,因此沥青储存加热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施工进度、原燃材料的利用率和安全、文明生产等问题。我省公路部门在对沥青的存储加热处理方法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采用一般运输车运输,包装采用装运汽、柴油的旧油桶。人工装卸油桶,露天堆放。需用时人工搬至烘烤排灶上燃煤加热,待桶内沥青熔化后通过一斜槽流入脱水油锅加热脱水,  相似文献   

7.
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和轴载分布特性分析为基础,从养护需求角度分析了现有路面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并提出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核心技术要求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省某国道嘉峪关段公路养护工程为研究载体,探究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别从混合料混合比设计、试验材料选用、混合料混合比设置方法 3个方面来确定混合料级配、最优油石比例与RAP料外掺比例。然后从RAP料的回收、拌和、运送、摊铺及碾压等多个重要施工环节把控施工质量,详细介绍施工技术。工程竣工后运营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良好,进而表明施工技术适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存在较大变异性而影响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问题,运用变异系数CV定量分析了RAP的变异性,采用控制关键筛孔的方法确定了RAP的分级标准,并研究了RAP分级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AP细料的油石比和集料级配均具有较大的变异性,结合NCHRP报告和RAP筛分...  相似文献   

10.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发展、推广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既解决了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的堆积问题,又为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文中介绍了泡沫沥青的原理、特性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市政道路预养护技术存在的养护时间长、施工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利用现有双组分MMA材料,并采用"砂-胶一体化喷涂"的施工工艺,在重庆某市政道路上进行了沥青路面预养护试验段施工,取得了良好的养护效果。室内漆轮磨耗试验表明,MMA预养护材料的磨耗损失量较小(<60 mg),对骨料的嵌固效果良好。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预养护材料与基面的粘结强度>1 MPa,抗滑值BPN>60,材料养护时间极短(<1. 5 h),尤其适用于交通量大且要求快速开放交通路段的市政预养护工程。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干旱少水的新疆地区,怎样保证有效、节水、节能养生是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通过重点介绍库车至阿克苏高速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养生中采用新型养护材料节水养生膜+覆盖土工布的方法,不但解决了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保证了基层的养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宁夏地区沥青路面养护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项目层次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方法是依靠养护工程师在现场进行评价决策,这种传统的决策方法虽然准确有效,但也存在效率低、决策有差异性、区域性养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普通公路养护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提取,建立了一套基于路面管理系统(CPMS)数据库和专家知识的沥青路面养护专家系统,它能够解决基层公路管理部门所面临的养护决策问题,是对CPMS网级系统的补充和对CPMS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胡晓 《公路交通科技》2013,(12):150-152
针对传统的高位再生加热滚筒和直投式厂拌热再生技术各自的局限性,基于Evotherm3G温拌和项目级的再生剂选型技术,结合特定的再生设备改造和精细化的回收沥青路面(RAP)管理,提出了冷投式厂拌温拌再生成套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RAP利用比例高、再生混合料生产过程简单可控、质量稳定和经济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初次利用RAP的拌和楼以及养护工程专用小型拌和楼等场合。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5)
为研究养护期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养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程划分为材料生产、运输及施工3个阶段。将产品清单与碳排放系数相乘,以定额法为主,理论法为辅,建立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了铣刨摊铺、就地热再生、厂拌热再生、薄层罩面以及微表处等5种技术碳排放强度,量化分析不同技术优势特征以及不同旧料掺量下的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机械施工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7%;而其他养护技术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最多,达到70%以上;与铣刨重铺技术相比,就地热再生、微表处、超薄罩面和厂拌热再生碳排放降幅分别为37.6%、26.9%、19.8%和12.5%;对于厂拌热再生技术,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减排效果显著,旧料掺量提高10%,碳排放强度下降0.6kg/(m~3·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RAP材料的掺量,研究通过控制RAP材料变异性及恢复其性能等手段对不同RAP材料掺量(矿料的20%、30%、40%、50%)的AC-20再生混合料进行使用性能对比研究。由试验结果可得:对RAP材料进行有效分档,控制RAP材料的变异性,通过掺加再生剂能对RAP材料性能进行有效再生,使高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以根据RAP中沥青的老化情况以及再生路面的层次与要求,将再生混合料中RAP掺量提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在造成公路污染的众多污染源中,绿化污染源是近年来伴随着大面积公路绿化所产生出来的污染源体。按以往公路养护的常规方法基本上可以解决绿化污染问题,但这种方法必须花费养护部门更多的劳动力,投入更多的养护设备和额外养护费用,同时,这种方法既不利于道路行车安全和养护安全,又不利于道路景观建设。结合广州市白云区段国道G105公路绿化污染综合治理的工程实践,探讨一种能创造养护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绿色治污、生态治污的治理公路绿化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明  刘元烈  石飞荣 《公路》2002,(12):122-126
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材料和轴载分布特性分析为基础,从养护需求角度分析了现有路面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制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评价掺有再生沥青路面(RAP)材料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以及不同RAP材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疲劳试验中采用了沥青路面表面层沥青混合料,选用了间接拉伸(IDT)强度试验和半圆弯曲(SCB)疲劳试验方法,进行了RAP材料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和30%的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中RAP材料质量分数小于20%时,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而RAP材料质量分数为30%时,疲劳性能明显下降。初步建议了表层沥青混合料合适的RAP材料质量分数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热再生沥青路面性能,并有效提高沥青路面回收材料(RAP)的循环利用率,对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RAP材料性能评价方法、变异性特点及变异性降低措施;针对不同粒径的RAP颗粒特性及特有的结团现象,分析了RAP颗粒分布对合成级配设计及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的新沥青等级确定方法及相关改进措施;评述了RAP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的不同测定方法及其对热再生混合料体积指标设计结果的影响;总结了RAP对热再生混合料不同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性能的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在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中不同环节存在的技术不足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