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道路条件与正常运营情况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繁多性,笔者采用VISSIM仿真技术对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作业区设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通过改变作业区设置条件,得到作业区不同设置条件组合下施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交通流量值,从而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作业区各控制区(合流段、缓冲段等)的长度标准和布置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路段保通车期间,需保证道路交通组织作业安全和通行安全。以柳南改扩建施工路段为背景,为保证路段通行区和作业区合理分配,研究保通车道路断面优化布置。实测5种车道宽度路段的交通流,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横向偏移分布研究车道断面布置;通过车速分布和驾驶人员行车心率研究内侧车道侧向宽度布置。此外,利用配对t检验验证交通流数据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表明:为保证组织交通安全运行,改扩建施工区保通车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25 m,侧向宽度不宜小于0.5 m;车道宽度造成交通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增长,越来越多的道路结构不能满足运输和通行要求,面临改扩建挑战。剖析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原则,同时分析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线路设计内容,分别从线形设计、平面线形拟合、纵面线形拟合、道路横断面设计四个方面阐述了关键设计要点和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工程案例说明了改扩建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方法,充分利用旧有道路资源,同时满足现有道路设计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公路沿线片区的快速开发,市政道路通行能力日益饱和,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频发,文中以市政化互通为目的,进行城区高速公路改扩建需求较大。以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为实例,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分析结果,进行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合理确定高速公路横断面拓宽规模,同时通过优化局部路段平面线位,避让敏感控制点,可大量减少房屋拆迁,降低社会稳定风险,提高市政化改造工程的可实施性。因依托工程控制因素多,改造工况复杂,局部路段采用的主线单侧拓宽方案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安全交通组织,解决施工期间的交通流转移将会造成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低以及交通安全等难题,以理论结合实际项目的观念,依托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工程,根据高速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的现状分析了安全交通组织的必要性。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指标数据,科学合理的构建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分析确定交通运行安全等级;改进动力学模型增加安全评价等级参数,得到新的参数模型,并根据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车辆的综合运行指标数据计算安全减速距离;最后,基于安全减速距离利用VISSIM软件输出车辆延误事件,根据VISSIM运行轨迹利用SSAM软件输出交通冲突,来进一步确定车辆的减速区间。综上,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安全评价模型体系,采用"指标定量+综合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评价后的安全等级,优化了现有动力学模型,利用软件进一步确定提高通行效率的减速距离,保障车辆减速阶段的转向合流,保障道路交通组织的安全,实现道路施工期间的顺畅通行。研究表明:交通组织模型结构首先在宏观层面确定大交通环境下高速公路运行的风险等级,然后微观分析改扩建期间节点交通组织的安全及通行效率,对现状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相关规范并没有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的布设做出相应的规定,施工中的一些不合理设置大大降低了作业区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并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运用交通仿真技术对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通行能力以及作业区各主要控制区段(如预告段、合流段等)的长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到高速公路改扩建期作业区的长度设置标准和布设要求,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作业区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占辉  李宇春 《公路》2012,(2):36-39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对原高速公路交通影响较大,而路面施工又是交通影响相对较大的阶段,如何保证路面施工阶段的道路通行能力,成为整个交通组织的一个关键.通过对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及实施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改扩建项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依据沪武(上海—武汉)高速公路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和定位,在交通量预测和满足高速公路技术标准的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沪武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太仓至常州段不同路段的技术标准选择与技术指标运用,重点对交通量最大的太仓北枢纽至董浜枢纽段采用整体式双向十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9.
张峻伟  胡军飞  万瑞 《公路》2021,(2):383-388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很多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在技术标准、通行能力上已渐渐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愈来愈多地选择改扩建。为了降低对现有运营高速公路的影响,改扩建工程在交通组织上,大部分均采用阶段性单幅封闭施工的方案。改扩建施工时,特大桥、大桥等控制性工程工期长,直接制约工程整体进度。对控制性工程提前进行交通导改,能够辅助整体交通组织方案实施,很好地解决控制性工程与其他工程工期间的矛盾,为工程建设节省一定工期,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6):294-297
在日益增多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既有高速公路交通拥堵路段改造常常是改扩建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拥堵路段改扩建方案的确定除考虑工程相关因素外,还需结合保通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交通仿真运行验证改扩建方案的合理性。依托机荷高速公路改扩建清湖立交-坂澜立交拥堵段的改造工程,介绍高速公路改扩建中交通拥堵路段的改造方案确定过程,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货车运行情况和现有货车通行计费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上货车行驶时长分布,分析了河南省高速公路上货车收费适宜的优惠时长和优惠时段;通过货车在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运输成本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错时收费费率及可实施错时收费的路段。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旧路改扩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区域道路网络升级的重要方式,通常改造后道路平面基本沿着旧路走向,横断面由道路性质和通行能力要求而定,而纵断面具有较大的优化设计空间,但目前国内对改扩建项目并没有专门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该文结合若干道路大修工程经验,针对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进行了总结性研究,提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并对不同路段提出了纵断面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邵长桥  郭杰  罗凯  秦阳  张兴宇 《公路》2023,(2):204-211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与交通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从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两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要求,基于触发点机制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模型;以高速公路交通需求为触发变量,给出了改扩建工程启动交通量标准计算模型;以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为条件,考虑施工区通行能力、分流条件,对改扩建启动交通量标准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四车道和六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扩建启动时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高速公路网已逐步完善,随着时间发展部分道路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高速改扩建工程日益增多,本文简要阐述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基衔接的施工工艺,并结合青银高速改扩建项目施工情况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衔接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从而为今后类似高速公路新旧路基衔接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和提高通行质量,同时保障高速公路区域路网和作业区的交通正常运行,有必要开展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研究,对改扩建高速公路上过载的交通流量进行分流和转移。准确地识别高速公路周边路网的交通瓶颈路段,是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均衡诱导的重要基础。在对国内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调研的基础上,耦合了速度-密度关系模型和服务水平法,构建了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然后,基于所构建的交通瓶颈识别模型,结合周边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不同时段的服务水平,对周边路网不同时段下的交通瓶颈路段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上坡路段中行驶的车辆由于自身车型性能以及驾驶人员、载重量等原因造成了不同的速度差距,使得车辆为超车而频繁变道,影响路面的通行能力。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路段进行上坡路段的速度预测和通行能力分析,通过调整路面面层类型和路面结构组合,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交通安全同时减少路面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4)
随着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增多,协调道路施工与通行间关系的保通方案设计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为解决二维设计手段普遍存在的方案制定因素考虑不全面、汇报手段不直观、方案决策周期长、施工过程易变更等缺陷,提出了基于BIM技术保通设计与验证思路,并以某改扩建路段保通方案设计为例,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运用模型进行预建造模拟,对初步方案步骤进行梳理和细化,最终新增3个施工导改阶段,并对重要施工节点提出了BIM验证建议。实践证明,BIM技术作为新的工具和手段可有效辅助改扩建道路保通方案的制定,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方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中区域公路网络的流量饱和度为评价指标,考虑路网分流条件和施工方案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流量分配模型。模型以区域路网交通流总行程时间最优为目标,考虑道路服务水平、路网储备容量等约束条件,运用均衡理论,量化计算分流交通量。以南京市机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为例,应用模型对分流方案实施前后的路网运行状态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合理的交通量分流比例。结果还表明,对大型车实行强制分流的方案更加有利于保障施工道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扩建模式进行研究。以昭会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在介绍既有二级道路的修建背景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提出2种针对性改扩建方式,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如工程造价、技术合理性、交通组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改扩建模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建议保留原有二级公路,增加新的路线及加宽现有二级公路的扩建方案。综合得出的方案在路网功能与布局、建设规模与投资、资源利用、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优势较明显,综合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