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轨车辆客室LED照明的特点及灯具设计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深圳地铁5号线城轨车辆为例,介绍了客室LED照明的的特点,并对客室照明用LED灯具的设计选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作为节能改造的研究对象,介绍了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系统的技术特点与4号线沿线典型运营条件。提出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灯具替代荧光灯具以及在照明控制电路中嵌入光敏节能控制器的改造方案,可实现4号线列车客室照明系统55%以上的节能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轨道交通车辆客室照明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文章以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列车为例,分析了客室照明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提出一种智能客室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磁浮项目列车,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地铁车辆客室照明系统能耗,设计基于自动调光的节能控制方案.介绍控制方案要求、原理和控制电路.阐述控制方案的硬软件结构及其功能.结合某城市地铁4号线运营实际,统计客室照明系统电能消耗,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控制方案后,客室照明系统电能节约达30%,节能效果显著.控制方案为后续地铁车辆照明系统的节能设...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传统客室照明在舒适及节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同时结合线路特点,采用智能感光技术对原有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在维持客室总照度要求不变的情况下,满足客室环境的舒适并实现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技术改造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广州地铁自行实施了车辆技术改造。举例介绍了在可靠性方面制动电源保护开关、车门电路的改造,在安全性方面车辆客室照明电路、逆变器箱盖板安全防护的改造等几个典型案例。随着已运营车辆技术改造的不断深入,对于已经运营的列车,技术人员会根据运营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改造对列车设备进行优化,但更重要的是在列车设计阶段就要进行全面的技术介入,把运营的经验充分地体现在新车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州地铁四号线车辆开展的客室照明增加光控系统的改进和使用情况,针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的主要特点及性能,并根据车辆客流量确定了车辆客室侧门数量和门开度,对城轨车辆客室侧门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车门是地铁车辆的关键部件,对保障地铁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针对天津地铁车辆客室车门锁闭机构瞬时锁闭失效故障问题,分析了瞬时锁闭失效故障原因,通过制定改进方案对锁闭机构进行了改造和应用验证,降低了地铁车辆故障率,提高了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对地铁车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2种典型的客室门布置方案。从对头车长度的影响及与站台的匹配、车辆轴重平衡及通过限界的情况、客室内座椅布置与载客量及与站台屏蔽门的匹配性等方面对2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客室门门间距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地铁车辆客室的结构及部分地铁项目车辆客室的人性化设计,为今后地铁车辆的客室设计提供思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运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研究送风格栅和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两种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基于车辆客室不同截面的气流速度云图、温度云图、舒适性指标云图等数值结果,分析了车辆空调不同送风方式对车辆客室热舒适性的影响。结论为:在客室1.7 m高度处,采用中顶孔板与侧送风口送风时,整体的热舒适感有优势;在人体座位区域1.1 m高度处,采用格栅送风时,热舒适会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降低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的故障,提出应用GO法原理对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的可靠性特征进行分析.以齿带传动式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系统为例,建立了基于GO法可靠性模型.依据门控电气元件和机械零部件的可用度、失效率等可靠性特征量,结合车门系统中操作符的逻辑关系,导出可修系统维修率和失效率的精确的计算公式,开发相应的GO程序,定量计算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系统可靠性特征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导致车门故障的所有可能因素和薄弱环节,可为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维修和购车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地铁车辆集中供电客室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运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技术,对该系统设计方案安全性的改进过程。通过对初始设计方案中主要部件进行FMEA,识别了这些设备中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单点故障。根据FMEA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必要的改进,从而保证了设计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国内地铁车辆客室内藏门门槛典型结构,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车体的实际结构,在对多种门槛进行分析后,从设计上对门槛进行结构改进,很好地满足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客室内藏门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铁A2、A3型车辆使用的是国外生产的外挂车门,其密封性较差,车厢内与隧道间易产生窜风,噪声大且舒适性差.外挂密闭门改造是在外挂门的基础上增加12mm的向车体内侧塞拉的行程,从而使车门在关闭时,门扇密封胶条和门框紧密贴合,保证了车辆的密封性能.车门改造后,客室内噪声降低2.0 dB(A)以上,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也间接降低了客室空调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地铁车辆客室送风道的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地铁车辆客室多方位送回风系统的概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送风道内流场和客室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了多方位送回风系统后:送风道各出口预测风量与理论风量偏差在15%之内,出风均匀性良好;客室人员活动区域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均匀,微风速在0.20~0.42 m/s之间,断面垂直温差在3℃以内。地铁车辆采用多方位送回风系统,既提高了座椅区域与门区乘客的舒适性,又降低了客室中部的风速,缓解了乘客的吹风感。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客室侧门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生产的地铁车辆,一般在每节车箱两侧对称共设6个或8个客室侧门。客室侧门的控制由司机在司机室内集中进行。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有侧门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到站,司机打开车辆某一侧的车门供乘客上下车。因而,地铁车辆的客室侧门系统在设计上是否导向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我国,地铁车辆运营时超载情况严重,致使其客室侧门的安全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辆客室侧门的组成,对西安地铁一号线客室侧门在调试、运营中发生的典型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一些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夏季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客室回风口出现漏水时,将会给车辆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了天津地铁1号线车辆空调在2008年夏季客室回风口漏水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应在空调机组的设计生产阶段对其结构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