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应用环境对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防眩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防眩效果,解决平竖曲线路段绿化防眩效果与平直路段不一致的现象,研究平直路段绿化防眩原理和植物株距、种植高度计算方法,并计算在不同植物冠径和防眩角条件下的防眩植物株距,以及在不同道路横断面结构和交通组成条件下的防眩植物高度。对平曲线路段,提出不同于平直路段防眩角和防眩植物株距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与平直路段相对应的防眩角修正值。对竖曲线路段,提出不同于平直路段的防眩植物高度计算方法,并计算不同凹曲线半径对应的防眩高度加高值,同时得出凸曲线防眩植物下沿眩光防治方法。结论表明,平竖曲线路段的防眩植物配置需要在平直路段基础上以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修正,才能达到与平直路段一致的防眩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美玲  姚坤  齐迪  雷涛  张昱 《公路与汽运》2023,(5):13-17+47
对高速公路进行不中断交通改扩建时,因左右幅施工进度不同步引起车流在不同路幅间转换,形成转序段。文中以山东省某“四改八”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由几何线形模型和换道模型推导的转序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结合设计单位的推荐值,确定转序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构建微观仿真模型,以行程车速、延误、冲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最优转序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为100 m;以路段整体服务水平为评价指标,构建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下路段服务水平计算模型,计算得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以3 km为宜,最好不小于2 km。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夏本安 《中外公路》2004,24(2):99-102
该文客观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全面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和具体方法,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实际情况,对高速公路边坡、中央分隔带、互通立交区、生活服务区、隧道口及特殊路段的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结合中央分隔带绿化管养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某高速公里绿化管养实际案例,分析了绿化管养的规范化管理,如何对干旱灾害和终压分隔带补栽效果进行应对,并探讨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栽植哪类植物更有利于营运养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相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以及湖南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弯道路段横净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若按照现有路线设计规范进行最小平曲线设计,高速公路局部弯道路段中央分隔带横净距不足以满足停车视距。然后,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笔者提出了若干工程对策,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开口在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计算模型,给出了限速不同、道路横坡不同、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同情况下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的取值建议,以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给出具体项目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大修期间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兵宏  吴明先  王佐 《公路》2012,(9):214-217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大修采用半幅封闭半幅通车施工方案时车辆的行驶轨迹特点,在建立中央分隔带开口车辆运行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大修路段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在不同限制速度、中间带宽度、内侧车道宽度和超高情况下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建议值。在铜(川)黄(陵)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推荐的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值后,大修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肖代全  马荣国  李铁强 《公路》2011,(2):169-175
为全面分析公路绿化在安全方面的合理性,研究了绿化导致的典型行车安全问题,包括平曲线内侧绿化对行车视距的影响;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株距和高度对防眩、横向通视、植物存活率等的影响;大冠径常绿类植物对道路净空、驾驶员心理的影响;绿化遮挡交通标志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行车产生的误导现象;立交匝道及其出入口绿化对行车诱导、出口缓冲及入...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有较多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其靠近中分带的内侧第一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前车尾灯距路面高度为物高计算横净距的方法,使得停车视距可以得到较大改善,并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验证,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席嘉宾  彭坚  杨中艺 《公路》2002,(3):15-18
通过对陕西省几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现状以及目前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在借鉴国内外其它中央分隔带绿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陕西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树木的养护与管理的措施,以供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美化工程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京石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美化工程设计原则、方案及有关中央分隔带绿化与施工的几点体会。通过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供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及从事绿化工作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不同平纵线形组合条件下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高度设置相同、固定而导致某些特定路段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凹形竖曲线与直线路段、平曲线路段的两种不同组合对防眩设施高度的影响,考虑不同车型的灯高和驾驶员视线高的影响,根据车辆所在车道、两车相会横距及纵距选择车辆的控制位置作为计算点,提出了凹形竖曲线路段在不同平、纵面线形组合下的中央分隔带防眩设施高度的计算模型和程序实现的计算流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纵组合的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的计算方法不同,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设施高度比平直路段高。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技术在西部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杰  黄畴  杨立煜 《公路》2003,(2):121-126
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石中高速公路叶盛至中宁段、古王高速公路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实例,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原理,论述了滴灌系统设备选型、井位规划、水力计算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灌溉采用滴灌技术积累了设计与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4.
结合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广东省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实践,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较多高速公路靠近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安全设施改善措施,为高速公路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纬地路线设计软件与3 ds max三维制作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模拟动画,进行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色彩的动态模拟,并应用模糊集合论的多级估量法,参照类别判断的模糊集模型,编制出受试者的感觉多级估量类别表,综合考虑污染试验数据的因素,初步确定试验范围,在两个维度上分析司乘人员的视觉心理响应,研究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适宜的同一景观色彩长度.研究认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同一景观色彩持续长度最小为0.78 km,最大为6.0 km,适宜的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同一景观色彩的持续长度为3.1~6 km.  相似文献   

16.
李植  杨峰 《公路》2006,(6):233-237
广惠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10 m宽,未设置中央分隔带护栏,预留部分进行了全面绿化。运营期间事故频发,决定在不中断营运的高速公路上增设波形护栏。文中主要介绍护栏方案比较和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横断面中央分隔带的主要功能为分隔交通、绿化,安设交通标志、公用设施等,此外还可在路段设置港湾停车站、紧急停车带,在交叉口为增设车道提供场地以及保留远期路面展宽的可能。浅析城市道路中央分隔带设置功能与宽度,并提出中央分隔带建议最小值。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扩建时,交通流由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驶入对向车道,形成一幅双向通行的施工区,该路段属于通行能力的瓶颈路段。本文利用交通仿真工具,分析了不同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情况下,交通流运行特征,确定了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尽管在设计上尽量减少曲折路段与起伏路段,依然存在大量起伏与蜿蜒,易造成严重事故危害。从行车安全角度出发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观景台设计与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防眩植株配置设计。首先进行观景台配置要素考虑,然后根据该路段交通流量等实际因素,模拟了观景台平面设计,为司机提供优美景色缓解视觉疲劳;针对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给出了中央隔离带防眩植株高度与间距计算方法,并确立植株高度为1. 6 m,以防在夜间会车时产生视觉眩光,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速公路绿化原则分析,结合云南保腾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具体实际,对绿化工艺,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遵循绿化原则,选取适宜的植物,采用合理的绿化施工工艺,对边坡、中央分隔带、景观立交区等分项工程进行绿化,是保证绿化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