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抗震规范未给出连续梁桥墩梁之间搭接长度计算方法的情况,以四跨一联的两联连续梁桥为例进行研究。基于桥墩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延性能力和Desroches提出的最小支撑宽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不同跨径和墩高对连续梁结构伸缩缝处墩梁之间搭接长度的影响。根据相关参数的计算结果,以连续梁桥跨径和墩高为基本参数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搭接长度计算公式。将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计算连续梁桥伸缩缝处的搭接长度时,建议跨径计算值取一联联长;我国抗震规范中给出的简支梁伸缩缝处墩梁之间的搭接长度只适用于墩高小于25m的桥梁结构,对于墩高大于25m的高墩桥梁结构,需进行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铁合肥南站北广场西侧路公交匝道桥梁为小半径曲线变宽桥梁。桥梁上跨北广场西侧路,与北广场公交夹层结构相接,桥跨布置为12m+15.5m+10.5m+1.17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桥梁宽度9~15m,曲线半径15m,桥长89m。本文从桥梁计算参数取值、设计荷载取值、模型施加方法以及模型建立计算等方面介绍了小半径曲线桥梁的计算要点,为同类型桥梁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9)
桥墩计算长度系数是影响桥梁安全与经济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以广东省标准化图纸设计为工程背景,从结构整体稳定分析入手,并考虑了相邻桥墩及支座对墩顶弹性约束的影响,建立桥墩临界荷载与计算长度系数的关系,分析影响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Midas屈曲分析计算不同跨径、墩高及路基宽度时桥墩的计算长度系数,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外公路》2021,41(3):161-165
针对多梁式工形截面钢混组合梁桥,通过有限元分析,采用单一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桥梁跨径、桥梁宽度、跨径布置、中横梁设置、端横梁设置等参数对多梁式工形截面钢混组合梁桥横向受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跨径30~40 m,桥梁跨度和宽度对横向分布的影响均很小;(2)简支梁与连续梁的横向分布差别较小,以简支梁为基础得到的规律推广至连续梁是偏于安全的;(3)柔性中横梁和柔性端横梁对于协调各片主梁受力的作用均很小,而刚性端横梁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从视距角度分析多车道匝道上小车超大车引发交通事故的致因,建立基于视距分析的多车道匝道视距评价与优化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立交的多车道匝道评价与优化.分析匝道上小车超车过程中停车视距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找出最不利状态进行研究;建立多车道匝道视距评价与优化模型,对该模型中匝道圆曲线半径、圆曲线长度、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组合这3个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满足视距要求的匝道平面线形要素推荐值;结合交通安全设施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视距优化方案;利用该模型对四川省某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解决多车道匝道视距不足的问题.在设计速度小于40 km/h的匝道,使用"平面线形优化法"效果较好.匝道圆曲线半径需要平均增大18.4%,圆曲线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均为3s行程长度.在设计速度大于40 km/h的匝道,"交通工程设施优化法"中的限速措施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其中设计速度与限速值的差值为15 km/h.   相似文献   

6.
朱铭  刘洪波 《中外公路》2006,26(6):145-148
该文首先从汽车行驶稳定性角度出发建议环形匝道应取较低的设计车速,而后对车辆行驶路线长度、运行时间和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环形匝道在某一设计车速下对应不同半径值时对以上各参数的影响,从而对环形匝道的半径取值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印度尼西亚标准跨径桥梁设计规范与结构形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印度尼西亚针对中小跨径桥梁设计的荷载规范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实际项目对该国标准跨径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的I形梁结构形式,在标准化构造特点、施工方法、受力分析以及在直曲线桥梁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概述了其优缺点,同时提出了结构形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基于几何、材料非线性理论,采用大跨径组合体系桥梁极限承载力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的数值分析模型。分别采用横向对称及偏心均布荷载形式,针对结构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加载工况,对异形斜塔混合梁斜拉桥的临界荷载及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得到该桥梁结构失稳以及材料屈曲发生区域以及极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供同类桥梁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9.
立交桥多属于跨线构造物,为满足道路线型要求,立交桥多包含有曲线异型变宽的桥型结构,其跨径组合往往不能按结构的合理跨径进行布置,使得桥梁的受力状态复杂。针对西安枣园路立交中的异型桥梁,拟定6种构型方案,应用梁格法理论构建其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6种构型的静力及基频,确定出最优方案,进而确定出该立交桥匝道的分叉点及分叉箱梁的长度。  相似文献   

10.
从桥梁CAD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互通立交曲线梁桥CAD系统,该软件重点解决立交连续曲线箱梁设计中最常见的主线在匝道分、合流点的变宽异形段"卜"形和匝道内弯梁段"几"形两种异形结构的设计和绘图问题。笔者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主要模块的功能及关键技术,进一步论证了使用数据库和AutoCAD分别作为数据的管理方式与图形支撑平台来开发桥梁绘图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苜蓿叶型立交环形匝道半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首满叶到立交车辆左转弯运行的分析研究,从匝道的几何设计、行驶路线长度、运行时间和占地面积等方面论述了环形匝道半径对育蓿叶型立交的影响,指出我国高速公路官蓿叶型立交设计中确定环形匝道设计标准及半径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某些关于环形匝道设计指标提出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施工过程造成的偏差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对异形独塔斜拉桥进行更准确施工监控,对桥梁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影响成桥状态设计参数的敏感性,进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修正主要设计参数偏差忽略次要设计参数偏差的方法,对异形独塔斜拉桥进行控制。以安徽省某大桥为案例,对桥梁模型中设计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详细分析了桥梁结构自重(施工临时荷载)、桥梁整体刚度、混凝土收缩徐变、整体温度等因素对异形独塔斜拉桥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桥结构自重、斜拉索索力和整体温度对大桥影响较大,而桥梁的整体刚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金象湖公园1号人行桥跨越公园水域、景观要求,以及保障行人和消防车辆通行,采用"空间曲线桥型、网状异形支撑"设计思路进行桥梁设计。该桥设计为全长79.48m的上承式钢结构刚架拱桥,拱肋及主梁均采用异形钢箱梁,拱梁结合段处拱肋与主梁结合为一整体,基础采用斜PHC管桩基础。通过将拱桥平面投影设置于圆曲线上,达到"空间曲线桥型"的桥梁造型要求;在拱座顶部设置树杈形装饰构件既实现了"网状异形支撑"的生态景观效果,也使得主体结构受力模式更明确、合理;通过优化拱桥平曲线半径,使结构静、动力性能与景观需求达到平衡;采用斜向PHC管桩群桩基础,增强了基础抗推刚度、节省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应力、变形及自振竖向频率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选取《桥梁设计通用图》的中小跨径桥梁,采用桥梁博士V3.2软件,分析同跨径同截面型式不同桥宽、同跨径同桥宽不同截面型式桥梁的主梁最不利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计算全桥的经济指标,寻找中小跨径桥梁上部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同跨径同截面型式不同桥宽的梁桥,跨径大于20 m、桥宽12.75 m的T型截面梁桥为最优设计方案;跨径为20 m,桥宽12 m的箱型截面梁桥和桥宽13.5 m的空心板梁桥为最优设计方案;同跨径同桥宽不同截面型式的梁桥,跨径大于20 m时,箱型截面为最优设计方案;跨径等于20 m梁桥,空心板梁桥是最优设计方案;跨径小于20 m空心板梁桥,单片主梁宽度越大,技术经济指标越优。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梁桥高墩计算长度系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发展,为了节约原材料、减小工程造价,装配式桥梁的中、小跨径化已经成为趋势,这势必造成高桥墩应用的增多。计算长度系数是影响桥墩设计计算的一个关键参数,从结构稳定入手,并考虑了相邻桥墩及支座对墩顶弹性约束的影响,建立桥墩临界荷载与计算长度系数的关系。分析影响计算长度系数的一些参数,并探讨它的变化规律,以供此类桥梁设计应用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桥梁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结构工程,是公路建设项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公路的质量与经济、安全、功能性指标,在曲线上往往布设桥梁.由于公路路面有一定的宽度,受内侧与外侧曲线半径长度变化的影响,当桥墩台帽沿曲线法线方向布设且宽度等宽时,预制安装的直线梁在弦线方向的长度由内向外逐步增加,使每一片T梁的预制长度需要根据位置计算确定,并调整配筋数量、模板长度等,不利于实行工厂化预制生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省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的特点,以双向六车道30 m跨径的钢混组合结构桥梁为研究背景,对钢混组合板梁桥的设计标准化关键参数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关键构造参数与尺寸的桥型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横向分布系数、桥面板横向承载力和钢主梁应力作为参数分析对比标准,研究其合理截面与合理构造。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横向分布系数主要受主梁间距与悬臂长度影响,桥面板横向承载力主要受桥面板厚度、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影响,钢主梁应力主要受主梁间距、主梁高度影响。综合以上参数分析结果,桥面板厚度取0.25 m,主梁间距取3 m,悬臂长度取2.0 m,横梁间距取5 m,主梁高度1.65 m时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祥云桥主桥,采用空间异形钢塔柱独塔斜拉桥,建筑造型优美,结构设计复杂。桥梁总体设计从桥梁建筑造型分析,桥梁合理跨径布置,主梁钢混结合段位置选取,辅助墩的设置与否,塔梁连接形式选择,斜拉索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周全的设计。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较好融合的典型案例。桥梁于2010年7月通车运营。根据静、动载试验,其测试结果与桥梁设计计算结果相符,满足设计标准,符合规范要求,桥梁结构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钢混组合板梁作为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的一种常用钢混组合桥梁结构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实践证明,钢混组合板梁结构是一种经济合理的桥梁结构形式,也是现阶段国内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发展的趋势。针对典型的中小跨径钢混组合板梁桥,归纳其标准化设计流程,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钢混组合板梁设计方法,对未来中小跨径桥梁中钢混组合板梁桥的大规模应用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是复杂山区环境应用较多的桥型结构,其稳定性问题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结构稳定原理阐述了弹性稳定用于桥梁设计验算的工程意义,依托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分析了提高桥梁稳定的设计构造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参数化研究和验证。研究表明,高墩的壁厚和连系梁的设计对稳定性影响显著,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最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