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某有轨电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防滑控制的工作原理.针对其在防滑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低速误检滑行和滑行轮速度跌落过多的问题,对滑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模拟轴减速度和液压控制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轮对踏面擦伤是指由于车轮在轨面上滑行,而把圆形踏面磨成一块或数块平面的现象。车轮踏面擦伤超限后,车轮的形状受到破坏,其正常的运动轨迹自然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车辆非正常垂直振幅增大。而受到擦伤的车轮由于不能圆滑的旋转所以还会进一步引起滑行,这势必造成车轮踏面的进一步擦伤。随着车轮擦  相似文献   

3.
李力 《铁道知识》2006,(5):39-40
列车制动时,闸瓦或者制动盘产生的制动力,是使通过轮轨问作用力使列车减速的。然而,如果制动力过大或轮轨粘着系数降低,车轮就会抱死滑行。滑行不仅会造成列车制动阻力减少,制动距离增加,还会擦伤车轮,影响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列车提速后,特别是旅客列车速度提高后,为了尽量缩短制动距离,必须要充分地利用粘着力,车轮纵向滑行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为了防止车轮滑行,需要在提速客车上安装防滑器。  相似文献   

4.
概述 运行中的机车车轮突然停止转动被叫作"抱闸"或"滑行".滑行大多发生在机车起动或停车之前.滑行的结果往往使得车轮轮辋出现擦伤现象.例如:当轮对滑行10~15 m后便会形成深度为0.2~0.3 mm的伤痕.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接入制动气路设备,建立试验台与制动防滑器间的信号和指令传递,进行高速制动防滑试验。首先,采用电惯量模拟的方式,实现制动条件下试验台轨道轮的运动惯量与实车试验车辆轴重的运动惯量一致,通过控制轨道轮的圆周速度,使试验台试验车速与实车试验车速保持一致,并将其作为防滑控制系统的参考速度;然后,依据试验台制动防滑试验流程,通过干燥条件下的纯空气紧急制动试验结果对试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试验某动车组制动防滑器在200和300 km·h-1制动初速度及在喷水和喷防冻液条件下的制动防滑特性。结果表明:干燥条件下的纯空气紧急制动试验,实际减速度与目标减速度基本吻合,试验台试验的制动距离较实车试验的相对误差满足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可靠;喷水条件下,制动初速度为200 km·h-1时初始滑行阶段的制动率更高,而喷防冻液条件下,制动初速度为300 km·h-1时初始滑行阶段的制动率更高;喷防冻液条件下的轮轨黏着利用比喷水条件下更充分,制动率更高,制动距离更短。  相似文献   

6.
分析、研究、解决即使单独使用铁鞋制动也不会产生轮轨间滑行制动擦伤踏面。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的新型铁鞋充分发挥粘着制动的特性。即单轮使用新型铁鞋可使同轴另一轮产生轮轨间粘着制动的效果,既有效制动,又使产生擦伤的几率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7.
针对8G机车采用列车管紧急放风的紧急制动方式使列车产生很大的纵向冲动,极易造成车钩断裂、轮对擦伤、货物移位等不良后果,在8G型电力机车的纯空气制动机系统上进行自动常用制动装置的加装改造,实现自动常用制动作用,提高列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动车组的制动力主要包括电制动和空气制动,二者均为黏着制动。而对于黏着制动来说,在制动力的施加过程中由于轮轨间黏着条件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存在车轮滑行的问题。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轮轨间的黏着系数在不断降低,车轮滑行的概率增加。车轮滑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制动距离延长、轮对擦伤等。为了尽可能减少车轮滑行,动车组上装设了电制动防滑装置和空气制动防滑装置。1故障情况及原因分析2013—2014年,我国高铁线路上发生了多起动车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地铁昌平线城轨车辆轮对踏面剥离故障,通过对电制动与空气制动防滑数据的详细分析,发现防滑控制系统电制动滑行状态判断缺陷,提出优化、完善滑行判断条件的措施。由此得出城轨车辆防滑控制要同时结合减速度与速度差进行滑行状态检测,防滑时首先实施电制动防滑控制,失效时切除电制动,由空气制动防滑控制系统进行防滑控制。改进后的昌平线防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再出现由于滑行状态判断不良导致车轮抱死踏面擦伤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货车临修中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改善列车制动质量、提高轮对质量、规范调车作业的对策建议,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同时,提高车辆周转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1.
轮轨可用粘着随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而降低,地铁列车恒制动力控制方法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或城际线路上会因高速段粘着的降低带来滑行的风险。南京宁高城际项目S9线列车编组为3辆B型车,最高运营速度为120 km/h,全线为高架线路且上跨13 km宽的石臼湖面,轮轨间实际可用粘着较低。通过对S9线的粘着计算和电制动能力分析,提出分段制动力控制方法,用以降低对高速段的粘着需求。该方法能够减少列车高速段发生滑行带来的制动距离超标及轮对擦伤等安全风险,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电制动减少列车闸片磨耗。  相似文献   

12.
驼峰溜放车辆在制动过程往往造成轮对踏面的损伤。本文对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擦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制动滑行控制一般分为空气制动滑行和电制动滑行两种控制方式,这两种控制方式相互配合,完成制动滑行的调整。在制动过程中,一般首先进行电制动滑行的调整,然后再进行空气制动滑行的调整。如果防滑控制出现故障,直接的结果就是列车制动距离过长,严重时可能导致擦轮。优化了两种滑行方式的触发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配合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改善了列车的运营品质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提速客车制动技术(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 制动粘着系数 15.1 影响制动粘着系数的因素及各国制动粘着系数 列车的制动过程实际上就是施加的制动力和外界给车辆的粘着力达到平衡的过程,只要施加在轮对上的制动力不大于粘着力则车辆的轮对不会被抱死,就不会产生滑行.反之,轮对被抱死则会产生滑行.当车辆设计定型后,车辆的各级制动力就不会改变了,也就是说在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力就不能随着轮轨的制动粘着情况来改变了.而轮轨之间的粘着力则时刻随轮轨接触面的状态、轴重转移等因素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动车组滑行并导致擦轮的实际案例及其数据,提出了2种动车组防滑策略的优化方案。最终采用在通信协议中增加一条指令,由BCU发送给TCU,用以在滑行严重时解除电耦合,该方案防滑控制方式制动力损失较小,并且解除电耦合之后,有利于单轴速度的恢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360km/h时的紧急制动距离缩短到相当于现在运用的E2系列车在运行速度275km/h时的水平,改进了基础制动装置的性能,优化了车轮滑行再粘着控制,并且开发了加大空气阻力的装置作为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市郊线路车辆轮对踏面出现的擦伤,建立故障树,列出造成轮对踏面擦伤的原因,借鉴事件记录仪所记载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牵引系统防滑控制判断标准及空电配合策略的缺陷可能是造成车辆轮对踏面擦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傅佩喜 《铁道车辆》2004,42(8):42-43
轮对踏面擦伤故障是车辆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运行列车因制动系统故障引起列车临时停车的现象屡有发生。轻者,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列车可以继续运行;重者,由于轮对踏面擦伤严重过限,必须进行甩车处理。2002年-2003年,上海车辆段因轮对踏面擦伤等故障摘车临修的车辆达1496辆次(表1),占故障摘车临修车辆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光视觉传感的轮对踏面擦伤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基于结构光视觉传感的铁路车辆轮对踏面擦伤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控制轮对转动速度,并以结构光扫描轮对踏面及应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视觉传感器实时采集轮对踏面外形特征信息,经过图像数字滤波、基准校正、边缘识别和空间坐标变换等算法,建立踏面擦伤数字矩阵.在此基础上,进行踏面擦伤特征信号的分析和提取,实现轮对踏面擦伤最大深度及形状的非接触快速准确检测.本文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分析了踏面数字矩阵的建立过程和视觉传感器标定对擦伤测量的影响.试验证明本文方法实用、可靠,可有效提高轮对踏面擦伤测量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铁路干线货车商业运行速度提高至90 km/h~120 km/h,货车车轮踏面擦伤运用故障随之增加。本文介绍了提速条件下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统计情况,分析了造成轮对踏面擦伤故障增加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轮对踏面擦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