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9,(11)
针对白鹤滩水电站黑水河大桥改造工程现场进行了地震安全评价。内容包括区域地震构造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研究;确定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大小的分布函数;确定潜在震源区对场地基岩地震加速度峰值的贡献概率,给出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加速度的峰值和反应谱;在拟合基岩谱后,得到了场地设计的地震动参数,设计并合成了地面运动的时程曲线。研究成果为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水河大桥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水河大桥是位于地震区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合徐水河大桥主桥的设计情况,建立了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对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全桥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别选用了50年超越概率10%(P1)和50年超越概率2%(P2)两个水准的反应谱进行了大桥的抗震分析。根据抗震分析的结果绘制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包络图,对塑性铰出现的位置进行了判断,对徐水河大桥各个桥墩在两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做出了评估,并对原设计方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摘要:结合泌水河大桥加固维修工程,论述了公路梁式桥梁加固维修设计基础资料的调查方法和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物的加固维修方案设计方法。加固后检验证明,泌水河大桥达到了公路-Ⅱ级汽车荷栽设计标准,运行正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永庆  王刚  樊冰冰 《公路》2022,(4):172-176
高地震烈度区大跨长联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质量大、地震响应高,抗震问题较为突出。介绍了基于协同减隔震技术的速度锁定摩擦摆支座的基本结构组成及摩擦耗能工作原理,并以西安市红光路沣河大桥为工程研究实例,提出制动墩“硬扛”体系、协同抗震体系和协同减隔震体系等3种结构体系,建立相应的地震分析模型对3种体系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体系,基于速度锁定摩擦摆支座的协同减隔震体系的结构自振周期得到了有效延长,纵向地震响应下降明显,墩梁之间的相对位移合理可控,该体系是高烈度区大跨长联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一种合理的减隔震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路桥抗震设计规范,桥梁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以重现期T=475年和2 000年的概率水准确定,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PSHA)常用于计算此类工程的基岩峰值加速度(PGA)。以豫南地区某桥梁为研究对象,对地震动参数进行概率危险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在重现期T=100、475和2 000年概率水准下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2.7、31.6和72.5 gal;对应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9.3、45.7和98.7 gal。研究区位于第5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0.05 g区,建议设计基本峰值加速度为50 gal,其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漆河大桥为4×30m等截面空腹双曲拱桥,建于1979年。由于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已经有了重大变化,经过近40年的运营,桥梁出现了部分主拱圈拱肋跨中开裂,腹拱拱顶横向裂缝,立墙块石表层大面积风化脱落等病害问题。结合该项目的设计加固实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采用拱波填芯加固方案后的漆河大桥进行结构分析,经验算并对比加固前后内力值的变化,大桥可以满足提载至公路-Ⅱ级的要求。实施加固后的桥梁,目前已经正常运营近5年,结构整体状况稳定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鳌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主桥的空间弹性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其结构动力特性。大桥采用了线性反应谱法进行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关键截面在E1地震作用(50年超越概率10%)和E2地震作用(50年超越概率2%)两种设防水准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响应,得出结构的抗震性能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8,(11)
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繁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带建设和互联互通安全,当前缺少对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防治分析。文中以中巴公路奥布段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等手段,结合泥石流孕灾环境和控制要素分析,通过GIS与信息量模型相结合分析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性。研究发现,公路沿线大部分区域处于中度危险以上,中度、高度和极高度危险区3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34%,泥石流数量达到66个,主要分布在盖孜河的深切峡谷区段;评价结果与实际灾情较为吻合,近年来频发的泥石流灾害较好验证了评价结果的精度;结合泥石流危险度和泥石流活动特点,提出不同危险度下公路泥石流的防治原则和对策。研究成果可为中巴公路选址布线和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桥梁墩柱是桥梁结构中的关键构件,为研究近断层多脉冲地震动对桥梁墩柱地震风险的影响,采用场地地震危险性、结构地震易损性和结构震后损失3项参数进行综合评估,以PGA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分析某8度设防场地的地震年均发生概率,利用OpenSees建立某桥梁墩柱有限元模型并给出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结合损失比得到桥梁墩柱结构的年均预期损失比分布对比曲线和年均预期损失比。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其对应的年均发生概率反而减小,在小于0.3g范围内的年均地震动发生概率最大;能量最强方向地震时程对应易损性曲线的上限,水平最强方向上的显著小波分量不适合分析桥梁墩柱结构的地震风险,水平单向地震动低估了墩柱的年均预期损失比;对于桥梁墩柱的地震风险而言,能量最强方向上的地震时程对应着桥梁墩柱地震风险的最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某公路工程岩土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公路地质层的岩石性质、地区整体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了相关实地调查,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分析;对该地区公路地质所造成的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工程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低度危险区总里程为14 km,占公路全长21. 87%;中度危险区域的总里程有34 km,占公路全长53. 13%;其中属于高度危险路段总里程数为16 km,占公路全长25. 00%,表明本工程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上偏中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检测箱梁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张拉力,基于瑞利法,建立了螺母锚固段刚度增大系数、精轧螺纹钢筋外露段长度和精轧螺纹钢筋外露段自振频率3个参数之间的计算公式。对吉莲高速敖城禾水河大桥和上鹿禾水河大桥进行了所有箱梁竖向预应力张拉力的测试,有效提高了箱梁腹板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唐山市2座大桥维修加固工程,对高性能化公路结构物混凝土从原材料特性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应力腐蚀特性、微结构分析、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试验和分析结构物的运营现状,得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能延长公路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还可减少养护维修费用,对于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是保证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ArcEngine开发组件,针对公路实际,引入GIS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手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评价模型,得到公路沿线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价专题图.同时,综合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栅格数据,利用栅格空间分析算法,采用Visual Basi...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频发的现实,基于风险理论开展了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风险评价。选取年平均积雪深度≥1 cm日数为空间危险性评价指标,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进行了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危险性评价。选取区域路网密度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进行了承灾体易损性评价。通过引入风险度指数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完成了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风险评价,明确了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风险等级。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风险度指数的区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榆林北部、渭南东部及汉中大部分地区风险较低,延安、安康及商洛大部分地区次之,秦岭山区及咸阳西北部地区最高;陕西省干线公路雪灾风险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5级,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秦岭山区和咸阳西北部地区,分别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0.74%和9.42%,计算结果与陕西省已发干线公路雪灾状况一致;G108,G210,G211,G310,G312和S101,S107,S209,S304,S306等干线公路均有部分路段位于高风险区或极高风险区内,这些路段应加强日常养护、物资和装备储备以及编制灾害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灾害,应保证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装备迅速到达灾害现场开展工作,以降低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5.
杨耀铨  蒋正国 《桥梁建设》2001,(2):39-40,44
湖北仙桃汉江公路大桥主桥为(50 82 180)m的独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塔梁固结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由于该桥是跨越汉江的特大型桥梁,其抗震性能尤为重要。介绍了本桥从桥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荷载计算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最近召开了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会。省公路局勘测处设计的黄柏河公路大桥和武当山旅游公路两项工程评为省优秀设计。黄柏河大桥还被推荐参加国家级优秀设计评选。黄柏河大桥选型合理,继承发扬了我国赵州桥的优良传统。武当山登山旅游公路,参加现场调查的专家评委认为该工程是一条优美的旅游公路,空间处理得好,“串联、接近、保景、增景”的设计思想明确,实施有方,工程设计较泰山、庐山登山公路有新的提高。世界建筑师协会副主席、杨廷宝教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0,(2)
文章以滇西北香格里拉~丽江高速公路沿线的5条典型公路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泥石流对公路路线影响的基础上,以研究区高精度DEM为底图,基于GIS平台,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公路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分别计算出各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上补洛大桥左侧泥石流沟为高度危险;园宝山隧道进口、黄草坝泥石流沟为中度危险;冲江河互通、彪水岩隧道与上长坪隧道之间泥石流沟为低度危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可以作为公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可为公路泥石流风险评估、预警预报及工程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都汶公路高速路段沿线桥梁震害严重,在介绍一般震害桥梁的破坏形式的基础上,对庙子坪岷江大桥、新房子大桥、映秀岷江大桥三座典型震害桥梁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并对今后地震区桥梁设计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贵州某山区公路边坡,通过对该公路边坡工程地质情况的分析,对高速公路沿线拟开挖工程边坡的重点研究段进行划分,并对该公路边坡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确定。通过因素层次结构法对边坡危险性的分析,将公路边坡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分别为I级非危险区、Ⅱ级低危险区、Ⅲ级中危险区、Ⅳ级高危险区,就公路沿线边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危险区占比8.01%,中危险区占比41.72%,低危险区占比40.01%,非危险区占比10.26%。对重点段边坡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采用Nsarma法对边坡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危险段提出加固措施,为该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弗吉尼亚(Virginia)州运输部(简称VDOT)承担着养护90 000 km公路的任务,它有美国第三大公路州立养护系统.其中还包括约13 000延米的大桥和8 000延米的小型结构物.弗吉尼亚州运输研究委员会(简称VTRC)通过目标明确的研究和先进的技术服务,对桥梁结构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结构形式和新性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