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确定AASHTO 2002力学经验设计方法 (Mechanistic Empirical Pavement Design Guide,MEPDG)车辙预估模型的地方修正系数,依托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段进行车辙预测和预测模型修正。对交通轴载谱、气候输入参数进行了实际统计分析,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回弹模量进行实测,均按照水平1输入,其他道路结构参数采用水平2或水平3输入,并进行了车辙预测。对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2007年~2013年的车辙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沪宁方向柔性基层路面实测车辙,采用规划求解方法对MEPDG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地区修正系数和修正后的车辙预估模型,并采用宁沪方向有效实测车辙数据对修正后的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得到的预测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拟合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邵长桥  郭杰  罗凯  秦阳  张兴宇 《公路》2023,(2):204-211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与交通量标准进行了研究。从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和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两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要求,基于触发点机制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机选择模型;以高速公路交通需求为触发变量,给出了改扩建工程启动交通量标准计算模型;以施工交通组织保障为条件,考虑施工区通行能力、分流条件,对改扩建启动交通量标准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四车道和六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量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改扩建启动时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9):292-295
科学准确预测运营期高速公路通行量能够对运营决策提供关键性支撑,同时,对高速公路路网建设规划、国民经济评价及投资效益分析也至关重要。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能够映射高速公路交通量产生与变化的非线性和复杂性规律。为了提高传统BP网络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精度,提出了改进算法,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重,引入峰值理论和模糊算法提高网络模型对较大流量的预测准确度;将优化算法应用于网络模型,建立了基于改进GA-BP的模糊神经网络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模型;模型应用于太原市绕城高速公路长风东收费站交通量预测,将预测值与实际统计值进行对比;应用结果验证了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一条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目前道路早期破坏的重要因素是交通量超过了设计次数。同时通过室内的车辙试验和APA试验,分析了高轮压对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建议,在今后道路设计中要加强交通量预测,道路运营中要加强对高胎压车辆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重载交通下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原因分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两条典型重载交通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形成特点,分析交通量及交通组成、交通荷载、长大纵坡及持续高温最不利组合的外部因素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内部因素,对重载交通下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车辙预防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翔  倪富健 《公路》2007,(9):160-164
为了对比分析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不同修复方案的抗车辙效果,采用不同的沥青混合料类型组成不同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在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室内试验评价的基础上,铺筑试验路并进行跟踪观测。将各种类型沥青混合料室内车辙试验结果、试验路不同路面结构组合方案使用3年后的车辙深度检测结果与该试验路交通量组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交通量和轴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过程中车辙深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我国的技术规范根据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确定技术要求的同时,更应根据交通量及轴载组成制定路面结构抗车辙能力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8,(1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等相关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交通事故频发对于高速公路的安全以及高效运营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根据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进行分析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预防办法尤为重要。通过对江西某高速公路和南方某一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与节假日和交通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交通量-事故模型进行预测,提出具有事件性和方向性的针对性措施建议,基于已有数据实现交通安全的预防性主动改善。  相似文献   

8.
抽检广西地区已经通车10年左右的7条高速公路,调查交通量、分析6年气象资料、现场检测典型路段纵坡度、表面车辙深度及上、中面层车辙变形,并钻取芯样进行室内汉堡车辙试验,芯样汉堡试件包含全部上面层材料和部分中面层材料。提出双层复合试件的汉堡车辙变形的分解方法,分别计算汉堡试验结果的上、中面层变形,并与现场实测上中面层变形、区域车辙等效温度、累计标准轴次等建立联系,建立基于汉堡车辙试验结果、累计标准轴次、等效车辙温度等为变量的路面现场车辙深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车辙作为高速公路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对苏嘉杭高速公路路面使用现状及交通量等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现场热再生和ECA-10两种车辙处治方案,并对相应路段进行了长期性能跟踪观测,根据应用及观测结果,对两项车辙处治措施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理论、原则和方法与高速公路实际交通量以及车辆荷载有重要关系。但到目前为止,尚缺少这方面的系统统计。基于沪宁高速实际交通量车型组成及收费站超限数据,根据统计分析原理,分析高速公路不同车道的车道系数的差异性,提出对应的车道系数。  相似文献   

11.
既往的单点信号配时很少考虑交叉口周围土地开发因素的量化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土地利用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首先,收集交叉口信息、土地利用信息、交通量信息等信号配时基础信息;其次,量化土地利用的强度和混合度因素,提出交叉口各地块的土地利用强度、混合度修正系数,并提出土地利用强度与混合度的融合修正系数,同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土地利用融合修正系数的优化;然后,利用量化的土地利用融合修正系数,修正原始交通量,获取考虑土地利用因素后的修正交通量;最后,基于修正交通量,利用Webster方法计算得到信号配时.以徐州市丰县某一交叉口为例,分析了交叉口土地利用状况,基于不同时段的交通量数据,计算得到优化的配时参数,并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石安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亚荣  张虎 《公路》2004,(7):120-124
论述了车辙的定义和类型,介绍了石安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和通车几年来交通量增长情况,通过车辙发展的数据分析,阐述了车辙产生的内外因,并提出了对车辙病害进行防治的主要措施,为今后高速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分析的路径识别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对含环路网有效路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交通量分配方法,通过比较分配交通量与调查交通量的误差来拟合和修正路径分配概率,用以实现对车辆路径的识别.该方法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是适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右幅长大纵坡段行车道沥青路面的严重车辙病害,根据调查结果从气候、线形、交通量、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分析车辙病害成因,并经技术和成本分析确定采用SBS改性沥青对该段车辙进行处治,通车后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依据我国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和交通事故数据,建立了基于交通流量和几何线形指标的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事故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几何线形条件对基本路段进行了划分,确定了路段单元.其次,分析并确定了理想线形条件的范围,建立了理想线形条件下的基本事故率预测模型.再次,应用BP神经网络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了对事故发生有突出影响的道路纵坡、平曲线半径和直线段长度3个线形指标,并确定了上述线形指标的事故率修正系数.依据基本事故率预测模型及事故率修正系数即可进行事故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路段单元进行事故预测,事故总体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在-5.85%~-7.87%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借助于EXCEL及MATLAB,对成渝等几条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实例建立相应的模型予以验证,经与实际情况对比,证明用该预测模型预测高速公路交通量精度较高,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7.
张玉  陈欣然 《公路》2022,67(1):1-7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多变气候环境,对11段高速公路病害特征开展调研;构建裂缝扩展有限元模型和车辙蠕变模型,对比6种路面结构的抗温度型、荷载-温度耦合型开裂能力和抗车辙能力.结果 表明,复合式基层、柔性基层结构的温度型裂缝扩展比例在中等交通量下分别降低为半刚性基层结构的65%和11%,重交通量下分别为82%和12%.荷载-温...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影响车辙的因素较多而且较复杂,常规的数学方法建立的车辙预测模型难以准确预测路面车辙的发展趋势.该文依据湖南潭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深度历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法建立了能考虑不同数量滞后值的时间序列路面车辙深度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修正性进行了分析.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表明,时间序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其易修正性是其他预测方法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9.
车辙是中国路面破坏最严重的形式之一,严重损害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该文基于汉堡车辙试验,针对江苏省某通车运营接近设计寿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蠕变斜率指标对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交通量、基层结构对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以及芯样高温性能与路面车辙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堡车辙试验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交通量对芯样高温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特重交通量条件下,运营接近设计寿命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芯样,高温性能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地区常用的3种路面材料SMA,Superpave和AC类沥青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选用小型加速加载仪进行了不同行驶速度下不同铺面材料的永久变形试验,得出了新的车辙预估模型,并与现有的环道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车辙预估模型必须充分考虑车速的影响,在用来回归模型系数的原始试验数据中,必须加入足够多的车速数据;对于不同的铺面材料,采用修正后的预估模型进行拟合后,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可分别达到0.947、0.937和0.928,新模型的预估精度大大高于之前未充分考虑车速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