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汽车电子标识由国家公安部提出,用于识别全国车辆的身份信息,已逐步成为智能交通领域关注的重点。突破现有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瓶颈,构建融合汽车电子标识的交通信息采集与管控平台,可以为实现智慧交通奠定基础。现对汽车电子标识在智能交通应用的必要性、科研项目目标与内容、应用体系框架和应用技术框架等核心成果进行总结,并依托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相应应用示范,为汽车电子标识的全面推广,形成面向智能交通应用的关键技术储备和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2.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以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为核心,应用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以及领先水平的车路感知融合、车路云控协同等方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全出行链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在智慧道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的综合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产业化落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言论     
《时代汽车》2014,(8):20-20
从外部环境、内部演化、客户需求三个方面考量,未来汽车电子与智能交通技术融合的主要方向将聚焦在节能、信息、安全三个方面,因此,智能交通的三大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汽车电子与智能交通融合技术的发展。——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谈智能交通趋势当前中国的汽车经销商面临着三大困境:第一,汽车生产的增速高于销售的增速;第二,渠道建设的速度也是高于了销售的速度;第三,我们今天的定价机制有待于改善。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爱驰汽车与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联合宣布: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智能线控等先进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开发,加速智慧汽车的研发进程。双方将基于爱驰的车辆控制技术系统,融合深兰科技的机器视觉、算法等AI技术,共同发力智能汽车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名扬 《时代汽车》2023,(9):144-14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普及,而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为提升汽车安全性,电子智能传感器技术开始被应用其中,在动力控制、图像采集、安全气囊触发、胎压监测、防抱死制动等应用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对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的重要性进行梳理,分析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的关键技术,探究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应用,并结合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对有关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革命驱动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不断深入,整个产业生态面临深刻变革。近日,以"未来汽车与交通变革"为主题的2017 SAECCE在上海举办,来自汽车、交通、通信、IT、电子等跨领域的多位技术专家和学者围绕汽车产业链上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回复反射技术以其独特的回复反射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文章以回复反射器、三角警告牌、车身反光标识和尾部标志板等回复反射产品为例,分析了回复反射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回复反射技术中的车身反光标识技术。在对我国车身反光标识标准中所规定的回复反射性能和粘贴技术规范等方面与欧美国家标准的异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回复反射产品增加了车辆的识别性,提高了道路行车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的出台,部省两级视频云平台将建立"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行监测体系。有效利用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AI视频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关键技术)可实现车辆精准定位和跟踪、车型和车牌识别、高速路异常事件检测、交通标识识别等道路场景应用。本文对数字化平台的数字来源、智能AI学习(像素级视频结构化、多元特征提取)、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与广泛前景,为建设"智能交通"、实现"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人类步入21世纪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应用都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汽车及交通领域。通过融入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便捷性,再加上当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为了汽车及交通领域势必会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此,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出发点,探究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交通及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陆开柱 《时代汽车》2022,(3):175-176
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优势:维修主体多样性、维修功能全面性、维修体系完善性;探索了新型汽车中使用电子诊断的具体表现:发动机诊断、动力电池诊断、电路诊断等;给出了电子诊断的后续研发方向:远程监测、多类故障资料分析、智能诊断系统,以此推动电子诊断技术有序发展,以技术视角支持新型汽车生产,减少车辆运输污染问题,顺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城市的飞速发展,每年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伴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交通的压力与日俱增,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交通能够有效提高交通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其多元化地构建交通数据网络为建设智能交通提供了前提条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交通现状出发,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与智能交通的关系,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并以宁沪高速为例,展示了大数据为交通带来的改变,同时对大数据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汽车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给汽车传统技术领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给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未来智能汽车是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新技术载体,甚至是某种意义上有灵魂、有生命的高度智慧体,这对智能汽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汽车技术将朝着可感知、可连接、标准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可感知是指智能汽车将真实的世界转换成数字的世界,通过输出结构化的数据,可以被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路交通运输快速增长,交通车辆的快速准确检测与识别对智能交通系统和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目标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车辆目标检测和参数识别也取得新的突破.该文从车辆参数的识别方法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梳理了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在车辆检测与参数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最新研究成果和...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站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在交通管理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需重视智能汽车技术的开发;提升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水平;研究车联网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促进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求到2020年在重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主要关键技术领域内取得具有应用价值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车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数字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是5G垂直应用落地的重点方向,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应用市场空间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当前,车联网产业已成为融合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行业的新一轮发展风口,在车联网产业的带动下,全球汽车、交通产业正迈入新一轮转型升级。无锡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和全国首批“双智”(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正用“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赋能“智慧的城”,承担了高水平发展车联网产业的重大使命,同时也亟需借助车联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物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领域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的个性化和灵活性得到大大增强的今天,综合了信息、电子、通信技术最新成果的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交通拥塞。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结合ITS,在智能汽车、车载多媒体系统、促进公共设施建设、控制向路上发车以避免交通拥塞的逻辑系统、可替代的公共交通系统等5个基本方面进行了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更新换代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智能汽车的整体制造近在眼前.第29届国际智能车大会(The 29th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IV 2018)旨在促进全球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和国际汽车领域的交流合作.会议整体分为智能车的感知、决策、路径规划和控制等主题,探讨了当前智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动态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综述了会议报告的热点,从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车定位与导航、激光雷达感知与定位和目标检测与识别等方面对车辆感知与定位技术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车辆感知与定位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深度学习方法与基于激光雷达的定位方法是未来车辆感知与定位可能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已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实用化的竞争发展阶段。随着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通讯等技术加速深度融合,ADAS系统普及率快速提升,车联网应用更加广泛,各类型企业纷纷加大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本文基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的"智能网联、乘商用汽车政策和行业信息月报"数据库,对2015—2017年6月,各类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重要的合资合作项目进行梳理,并得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合作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数据快速积累、运算能力持续提升、算法模型不断优化、多场景应用快速兴起,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车辆检测及车型识别作为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领域在智能交通的重要应用,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已有的车辆检测方法缺乏车型识别问题,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基于Faster R-CNN的车辆检测及车型识别方法。通过将Faster R-CNN深度学习模型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梳理汽车产业经历的4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即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是汽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智能化操控行驶水平的提升,还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我国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已经为发展智能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机遇。在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充分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占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