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测强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目前尚无高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规程这一现状,对强度等级为C50-C100的高强混凝土试块采用HT1000型驾弹仪进行了回弹法检测强度的试验研究,得知回弹法可用于对高强混凝土进行检测,通过采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求得最佳强度混凝土回弹仪测强曲线公式,测试精度满足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以此作为辽宁地区强度分析曲线。通过误差传递理论分析知回归分析所用的反映散点离差规律的各种统计量主要反映了试块的强度离散性。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回弹仪是目前无破坏性检查混凝土结构物本身强度的一种简便而又适用的仪器。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仪器上的弹簧将一定的弹力使钢锤冲击到混凝土的表面上而使它自由地回弹,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回弹值存在一定的指数关系,故由回弹值 N 即可确定混凝土强度 R。一般可用下式表示:R=K_1N~a+K_2式中:K_1、K_2、α—均为待定系数。当混凝土强度愈高时,回弹值也愈大。回弹仪最开始为瑞士什米特(Schmidt)工程师发明。一般最常用的回弹仪为 N_2型能测試100号~700号的普通重混凝土。我国天津上海生产的,即为此种。什米特根据 R 与 N 之关系式由实验得出 R 与 N 之指数曲线(亦称回归曲线)(见图2曲线Ⅰ)。我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在空气中自然养生或一般蒸气养生的混凝土上所测试的指数曲线,则低于什米特曲线,但仍然与它平行(见图2曲线Ⅱ)这是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天津市在高强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的研究上还属于空缺。尽管我国颁布了JGJ/T 294—2013《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但其给出的是全国统一的高强混凝土测强曲线。在地方使用过程中,会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甚至非常不准确。在这一实际情况下,本文的研究中采用当地的原材料,制作了强度等级分别为C50、C60、C70、C80的高强度混凝土试件,用回弹仪分别测试7 d、14 d、28 d、60d、90d、180d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得出数据后,找出最适合的回归曲线模型,得到天津市专用的高强混凝土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回弹法检测海工耐久性混凝土强度的需要,以嘉绍跨江大桥为例介绍回弹测强专用曲线的制定。分析混凝土材料、构件施工工艺、回弹仪及混凝土抗压强度4个方面对回弹法测强精度的影响。通过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回弹检测强度的对比试验,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时所得的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得出该桥海工耐久性混凝土专用的回弹测强曲线,其成果可作为嘉绍跨江大桥海工混凝土强度评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使用回弹仪弹测混凝土强度时,发现某建筑试验仪器厂所出回弹仪使用说明书所给回弹值标定曲线与混凝土实测强度值相比,有较大差值,不能正确反映结构物的实际强度。因此,我们在进行混凝上抗压试验的同时,对试件也进行了弹测(试件是在加压10~15吨后,对两个侧面弹测15~18个测点),收集了1292个实测数  相似文献   

6.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岳阳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岳阳地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回弹值、声速值之间相关关系的试验研究,进行函数模型的拟和回归,建立了当地幂函数超声回弹综合法地方测强曲线,并验证它的优越性。同时论述混凝土强度和回弹值、声速值在几种因素影响下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的拟合精度直接影响到强度检测精度.文章比较了常用测强回归曲线的拟合精度,对回归曲线的拟合精度变化规律、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今后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某黄河公路特大桥上部连续箱梁C55混凝土结构为工程背景,在大量系统的回弹检测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揭示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传统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回弹值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参照国家规范提供的回归公式并考虑两个变量的函数变化关系,对C55混凝土专用测强曲线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得到的专用测强曲线线性相关性较好,且利用回归方程求得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和强度相对标准差较低,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与特大桥上部结构抽样混凝土回弹检测数据对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实测值与推定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制作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试件,按照规范的方法对每一试件分别进行回弹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对混凝土强度和回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混凝土回弹法的专用测强曲线方程。校核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专用测强曲线与全国通用测强曲线基本相同,但精度更高,故可作为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评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回弹法检测中测强曲线的现场实验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适应现场情况的混凝土强度与回弹值之间的修正测强曲线。该曲线仍运用回弹值的幂函数形式,与通用测强曲线相比,其交换结果在低回弹值区强度有所提高,而在高回弹值区有所下降,能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与回弹试验,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混凝土强度和回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抵母河特大桥混凝土回弹法专用测强曲线方程,为该工程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评定提供了可靠的推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未给出钢筋锈蚀后和多年服役两种情况下混凝土测强曲线,基于试验室内快速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和实桥中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强度回弹法和钻芯法试验,分别得到了两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回弹值和钻芯值之间的关系,对比了回弹法在两种情况下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适用性,进一步研究了两种情况下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为钢筋锈蚀后混凝土及长期服役混凝土强度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验证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其适用于桥隧高性能混凝土实体结构强度检测,分别以抗压强度和方程计算强度为基准,对回归曲线精度影响进行了比较,就养生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和lstopt工具箱方法对青银高速公路济南黄河三桥混凝土构件实测超声波声速值、回弹值和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各相关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拟合,得出该桥梁混凝土构件超声回弹综合测强专用曲线;通过抽样试验验证了该曲线的准确性,为该桥梁后期混凝土构件强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间接的无破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只适用于对抗压强度为10.0~60.0MPa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适合于小掺量掺合料的范围。本文针对瓯江大桥使用了大掺量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海工混凝土,以及瓯江大桥箱梁高强混凝土,制定了专门的试验方案,测定了瓯江大桥混凝土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混凝土材料中加入了大掺量掺合料及外加剂,相同抗压强度值对应的回弹值略低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11)中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技术状况评估的可靠性,其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中材料物性参数的取值十分重要。对于混凝土构件而言,材料弹性模量的真实取值往往比较困难。该文根据回弹仪回弹测试原理构建了弹性体碰撞反弹的力学模型,研究了混凝土构件回弹值与材料弹性模量的相互关系;同时运用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材料弹性模量对应力波波速的影响;从而从理论上分别论证了回弹值及声速值是依赖材料弹性模量的物理量,而与材料的抗压强度并无内在的联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回弹值或声速值识别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的无损、便捷试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超薄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与回弹值以及声波波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学关系,即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混凝土标号的提高,它的回弹值以及声波波速也增大。因此,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选择合理的曲线对抗折抗压强度值与回弹值以及抗折抗压强度值与声波波速、回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得出能近似描述其相关关系的曲线。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的准确性,通过超声回弹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和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的试验对比,得出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超声波平测修正法修正后的平测声速更接近混凝土构件对测声速。在某隧道二次衬砌结构实例中,通过传统超声波平测修正法和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平测法推定强度值与二衬实际钻芯抗压强度值进行比较,进一步证明单测区修正、全部测区取平均的平测法推定强度值更接近实际二衬混凝土强度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据《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关于建立专用混凝土强度曲线的基本方法,采用二元指数拟合推导出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回归曲线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作为该段公路的专用测强曲线。该曲线与全国统一测强曲线相比,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为修订《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19),对现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标准中的超声声速修正系数β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表明在混凝土的侧面~侧面间与顶面~底面间的对测声速并不存在现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标准中规定的修正系数β=1.034的关系;同时,试验数据得出的混凝土的侧面与顶面、侧面与底面的平测声速的比值均不超过2%,即现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标准规定的在混凝土浇筑的顶面或底面平测时,测区混凝土中声速代表值均应按±5%修正的量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