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以降低铸造废砂堆放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出发点,将铸造废砂按不同比例等质量代替0~5mm集料掺加到沥青混合料中,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铸造废砂不同掺量下AC-13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铸造废砂掺量的增加,沥青用量逐渐增大;高温稳定性随铸造废砂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铸造废砂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但总体的动稳定度次数变化较小;低温抗裂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铸造废砂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水稳定性随着铸造废砂掺量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泥粉煤灰作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再生集料,研究再生集料掺量、来源、龄期、外加剂等因素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弯拉强度随再生集料掺量的提高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80%再生粗集料掺量时达到峰值;100%再生粗集料掺量时,混合料的强度比80%掺量略有降低,但仍高于全天然集料混合料的强度。使用再生细集料的全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强度比100%再生粗集料混合料的强度提高大约30%;再生集料来源、成分与处理工艺影响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碎石的力学指标;再生集料显著增加了混合料的干缩应变,采用专用外加剂可使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应变接近天然集料混合料,建议在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碎石配合比设计阶段增加干缩控制指标,推荐28d干缩应变不大于300×10-6。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废粘土砖再生集料基层材料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掺入废砖块集料后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变化规律,在试验中将废砖块集料按20%,40%,60%,80%和100%的比例(质量分数,后同)分别替代粗、细集料配制成2组集料后,用5%水泥拌和制备试件,并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和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以及抗冻性。结果表明:废砖块集料含量多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较小而最佳含水率较大;随着废砖块集料含量的增加,试件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干缩应变和抗冻指数随之下降,而-15℃~40℃温缩应变随之增大;为满足规范对基层强度的最低要求,建议混合料中废砖块集料替代天然粗集料或细集料的替代率分别不要超过70%和90%;另外,在冬季严寒地区,还应该考虑废砖块集料的使用引起的强度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自行研发的抗冲刷试验装置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压实度、强度、水泥剂量、砂掺量、细石掺量和再生骨料掺量这6个因素与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的抗冲刷性能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抗冲刷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压实度;强度与抗冲刷性能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原材料组成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水泥剂量,其次是再生骨料掺量、砂掺量,细石掺量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级配,研究了水泥、机制砂和19~26.5 mm粗集料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掺水泥相比,掺1.5%的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冻融强度比、动稳定度、弯拉强度分别提高19.0%,160.0%,18.0%。机制砂掺量为20.0%时,与不掺机制砂相比,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可分别提高10.0%,62.0%,13.0%;9.5~19 mm粗集料掺量为10.0%~20.0%时,与不掺粗集料相比,动稳定度可至少提高96.0%。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19~26.5 mm粗集料掺量为10.0%~20.0%,机制砂掺量为20.0%,水泥掺量为1.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泥、机制砂、19~26.5 mm粗集料掺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用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逐渐增加,至少提高160%;随机制砂掺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机制砂用量为20%时,高温稳定性能至少提高62%;随19~26.5 mm粗集料用量增加,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粗集料用量为10%~20%时,冷再生高温稳定性能,至少提高105%;基于高温稳定性能进行级配优化时,应优选考虑掺加1.5%水泥和10%~20%的19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废弃建筑垃圾堆积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将建筑垃圾破碎成砖混再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天然石料资源日益匮乏的问题。首先研究了砖混再生集料的性质,然后配制了6种不同再生集料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以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缩性能和抗冲刷性能为指标,研究其路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天然集料,砖混再生集料具有密度小、压碎值较大、吸水率高的特点;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干缩系数和抗冲刷损失质量随着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水泥剂量为4%时,不同再生集料掺量的水稳碎石混合料强度范围为3.9 MPa~5.4 MPa,可满足不同交通量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庄广福 《交通科技》2012,(4):109-112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亳州市城市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工艺流程,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行了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试验段施工及检测结果表明,细集料掺配石屑的配合比设计更加优化,外观更为密实。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0、15%、30%、50% 砖砼再生集料取代天然集料,分析不同取代率下水泥稳定砖砼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干缩和温缩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天然集料,砖砼再生集料表面及内部存在较多微孔隙,可增大对水的吸附能力,砖砼再生集料掺量较高时,水稳基层混合料的含水率更大;砖砼再生集料取代率为30% 时,水泥稳定砖砼再生集料...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磨耗性能,采用分级掺配法调整粗集料比例对级配进行优化,并选择3种机制砂替代天然砂进行不同比例的掺配,研究粗集料比例、机制砂种类及替换比例的变化对水泥混凝土强度及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分级掺配法对粗集料掺量比例进行优化,有助于改善集料紧装密度,相应的抗压与抗折强度明显提升;相比于石灰岩与花岗岩机制砂,采用玄武岩机制砂的水泥混凝土强度与抗磨耗性能最佳,且掺配比例为50%时最优;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分级掺配法对粗集料级配进行优化、微观纹理较为丰富的玄武岩机制砂部分替代表面光滑的天然砂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增强其抗磨耗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铸造企业铸造废砂大量排放的堆填以及废砂资源化利用问题,在筛分试验、电镜扫描(SEM)以及XRD射线扫描分析铸造废砂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的基础上,研究铸造废砂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室内试验采用铸造废砂替换天然砂制成新的混合料用于水泥稳定基层和沥青面层,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其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陶瓷粗集料对AC-13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使用陶瓷粗集料替代不同比例的玄武岩粗集料,测试不同替代比例下AC-13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和残留强度比,并分析了熟石灰和水泥对陶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陶瓷粗集料会对水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陶瓷粗集料的替代比例不宜超过40%;使用水泥或熟石灰替代部分矿粉,可以有效改善陶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但是当水泥或熟石灰掺量达到3.0%时,继续增加其掺量对陶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已经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再生混凝土集料完全替代天然集料,开展了掺加3.5%和4.0%水泥的两种水泥稳定再生混凝土碎石组成设计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天然集料,再生混凝土集料的密度小、吸水率和压碎值较大,水泥稳定再生混凝土集料的最佳含水率偏高;水泥稳定再生混凝土集料抗压强度与采用天然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基本相当。再生混凝土集料在水泥稳定基层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范学勇  徐刚  马强 《中外公路》2022,(6):210-214
港池疏浚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珊瑚礁岩,为降低石料开采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珊瑚礁岩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该文根据泰勒n法进行珊瑚礁岩混合料级配设计,通过击实试验分析了压实过程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并以破碎率B5对集料破碎程度进行评价;通过测定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燥收缩、温度收缩,对水泥稳定珊瑚礁岩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压实过程会导致集料颗粒破碎,且破碎程度与混合料粗集料含量成正比;混合料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与粗颗粒含量及水泥掺量成正比关系,为满足基层材料强度要求,珊瑚礁岩混合料中粗颗粒含量不宜小于50%,且水泥掺量应不小于4%;水泥稳定珊瑚礁岩混合料前期失水率较大导致收缩变形较为明显,收缩应变随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增加而降低;混合料温缩应变与粗集料含量成反比关系,且在温度为50~40℃时混合料的温缩变形较大,施工过程中应考虑环境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国杰 《公路》2004,(10):54-58
利用当地的细砂代替细集料配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研究了细砂含量对混合料强度、抗冻性、抗疲劳特性和收缩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抗压回弹模量等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细砂的掺量为10%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作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的疲劳特性,采用旋转压实和静压成型方法分别制备炉渣掺量为0%,10%,20%,30%(质量分数)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试件,通过劈裂疲劳试验、三分点弯曲疲劳试验测试其疲劳寿命并建立疲劳寿命回归公式,分析了炉渣集料掺量、试件成型方法、疲劳试验方法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炉渣集料物质组成不均一,水泥砂浆对玻璃、陶瓷的裹覆程度较差,熔渣颗粒存在较多孔隙,内部容易形成较多微裂缝,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低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同时随着炉渣集料掺量的提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的疲劳性能逐渐降低,对应力比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与静压成型相比,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较高,对应力比的敏感性更小,旋转压实可减少混合料成型过程中的级配衰减现象,更能反映混合料的真实疲劳特性;当炉渣集料掺量为30%时,在疲劳寿命和对应力比敏感性两个方面,采用旋转压实成型试件的劈裂疲劳试验均与三分点弯曲疲劳试验更为接近,根据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试件中集料颗粒分布与现场压实情况的一致性,水泥稳定炉渣碎石混合料基层施工推荐采用旋转压实成型试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垂直振动法成型圆柱体试件确定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以此为依据成型标准车辙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分析矿粉、机制砂和9.5~19 mm粗集料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矿粉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迅速增长,矿粉掺量大于3%时矿粉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不再显著,矿粉掺量为3%时动稳定度提高41%;随机制砂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呈抛物线变化,机制砂掺量为20%时达到峰值,动稳定度提高152%;随9.5~19 mm粗集料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呈抛物线变化,9.5~19mm粗集料掺量为10%~30%时动稳定度提高60%~97%。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9.5~19 mm粗集料、机制砂、矿粉掺量分别取10%~30%、20%、3%。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对钡渣的充分利用,研究了不同钡渣掺量对AC-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钡渣可部分代替0~3 mm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随着钡渣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钡渣掺量为15%时,混合料高温稳定最佳;钡渣掺量为25%时,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水损性能最佳;同时对掺钡渣的沥青混合料浸出物毒性分析得出浸出物达到环保要求,掺25%钡渣的集料7 d累计膨胀率为0. 91%,满足道路工程使用要求。研究结论是钡渣的掺量宜为15%~25%。  相似文献   

19.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炉渣集料)具有连续的级配分布、一定的强度性能和潜在的水硬性能,可替代天然集料应用在水泥稳定碎石中.但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性能的影响尚不明晰.首先,对不同产地炉渣集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其次,以炉渣集料替代一定比例、同粒径的天然集料,进行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不同掺量炉渣集料的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性能;最后,基于相关性分析,确定炉渣集料基本性能对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击实特性和强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增大、最大干密度随炉渣集料掺量增加而减小;随着炉渣集料掺量增加,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水泥稳定干法炉渣碎石的强度高于水泥稳定湿法炉渣碎石强度.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最佳含水率与炉渣集料的吸水率相关性较高;水泥稳定炉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炉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和烧失量呈正相关、与炉渣集料的压碎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蒙古地区的细砂代替细集料配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研究了室内细砂含量对混合料强度、抗冻性和抗压回弹模量等技术指标的要求,结果表明细砂的掺量为10%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作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