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起路标粘结剂在安装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突起路标的应用入手,讨论了几种常见的粘结剂对突起路标的不同粘结效果,以及突起路标在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谢瑞  董学申  邓开文  董世超  张靖 《公路》2020,(7):223-227
为了解决公路弯道盲区的交通安全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率。设计研发了一款用于山区公路弯道盲区交通情报预警系统,在弯道入弯和出弯两侧安装"一体式LED警示屏",既监测车辆、也监测行人和较大牲畜,能让交通参与者通过情报屏,提前获知前方道路盲区内的来人来车情况,以便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为解决在夜晚或低能见度条件下,由于路况不清所引发的交通事故隐患,在弯道安装了LED频闪转弯标志和弯道诱导标志,使道路轮廓非常清晰,有效增加弯道行车安全性。实地安装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检测准确率极高,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国际信息     
《摩托车》2014,(15)
<正>宝马HP4将率先搭载弯道ABS系统众所周知,宝马摩托车向来以安全、科技见长。近日,宝马率先发表了一项新的弯道ABS系统,该产品不同于以往仅仅适用于制动时产生效果的ABS系统,而是当车辆在经过弯道的时候,通过传感器测量并分析当时车辆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4.
卢欣  郭波  冯启达 《公路交通技术》2014,(1):141-143,149
结合国内突起路标产品的市场现状,通过试验分析塑料突起路标产品的特点及弊端,提出其选择原则及方法,并针对其安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胶的选择和改进等提出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弯道照明设计的特点和难点,对弯道照明的配光性能进行研究。选定灯具情况下分析弯道路灯安装条件的优化,并从节能角度,对弯道路灯的配光分布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不同弯道及安装条件下灯具的优化配光分布,其既可满足照明要求,又可控制过度照明。  相似文献   

6.
急弯处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急弯处不同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在急弯前设置5种不同位置的警告标志,观察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中的运行状态.结果表明,标志位置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直线、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速度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影响;标志位置与急弯半径的交互效应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有显著性影响.警告标志位置能够影响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在弯道路段对速度的纵向控制以及过弯前后速度的波动性;同时,对速度控制的影响还受到急弯半径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李宏  张功 《汽车运用》2009,(1):40-41
进气不畅由于柴油机在进气系统中采用了增加中冷技术,使进气管道加长,弯道增多,从而使进气阻力也相应增加;在汽车行驶时,空气流经空气滤清器时,在叶片导流罩的作用下,将大量灰尘及颗粒甩到空气滤清器的外壳上,经排尘袋方能排出。但在维护空气滤清器时,对排尘袋的安装位置不十分注意,没有将排尘袋装于空气滤清器外罩的正下方,  相似文献   

8.
基于机器视觉的弯道图像能提供车辆行驶道路环境的丰富信息,从建立弯道模型、提取车道线像素点以及拟合车道模型等步骤分析了传统基于道路模型的弯道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方法很难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弯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弯道检测新方法;介绍了弯道检测在车道偏离预警、弯道限速以及弯道防碰撞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弯道检测应该建立三维车道线模型、注重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其适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实地研究成果,从突起路标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出发,介绍其在规范驾驶行为、弥补和替代标线、减少夜间事故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布设突起路标。通过对突起路标布设位置、布设间距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因地制宜地布设突起路标的方法。最后将理念与实践相联系,结合典型的路段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提高道路视认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小型轿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分析,提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开发和匹配过程,选择悬置零件的位置和安装角度以及通过解藕计算得出符合要求的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非对称边缘率标线对弯道驾驶人横向位置调整的影响机理,在高速公路弯道上开展路上试验,分别布设2种不同的非对称边缘率标线,采集了断面车速、车头时距及左右车轮在车道的横向位置等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路径。结果表明:驾驶人偏离感知速度大的一侧,标准路径系数为-0.46;驾驶人通过降低车速来减小内外侧感知速度差异,内外侧感知速度差异越大,减速幅度越大,越偏向曲线内侧,标准路径系数为0.08;两侧感知速度差异增大能提高驾驶人弯道车速危险性感知,使驾驶人降低车速进而影响车辆横向位置,标准路径系数为0.03;边缘率标线通过增大驾驶人感知速度间接影响车辆横向位置,标准路径系数为0.14;距离内外侧标线距离的标准路径系数分别为0.26和-0.28。各路径影响效果合成后,驾驶人整体上偏离速度感知大的一侧。  相似文献   

12.
刘勇 《公路交通技术》2021,37(1):138-144
介绍美国公路弯道标志的设置方式,重点引用了美国《交通控制设施统一手册》中弯道标志的种类、设置位置、尺寸、间距的规定,探寻其背后的驾驶需求分析、人因工程分析等科学依据.国内弯道标志的设计主要以偏角作为弯道标志设置的依据,存在弯道诱导标设置数量偏少、诱导效果不佳、弯道标志尺寸太小、安全识认距离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采用更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厘清弯道路段相关线形参数对停车视距的影响,在对弯道路段车辆行驶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制动初速度、平曲线半径、弯道超高、弯道纵坡及道路附着系数为自变量的弯道路段车辆制动模型;结合驾驶人和车辆的反应时间,根据运动学原理,构建弯道路段车辆安全停车视距修正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提出弯道路段车辆停车视距计算方法,并将弯道路段车辆停车视距计算结果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弯道纵坡坡度、超高的增大及弯道半径的减小,停车视距逐渐增加;模型计算值普遍大于规范规定值,特别是在高车速时二者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4.
1)通过一般的弯道时,选择先外侧后内侧再外侧的转弯路线。在转弯时,若想快速通过弯道又不希望产生太大的离心力,就必须充分利用道路的宽度,尽量以趋于直线的大弧度来转弯;所以,在转弯开始前要靠着弯道的外侧进入弯道。到中间的时候要靠着弯道的内侧行驶,也就是说在弯道弧顶的地方应该紧靠着弯道的内侧行驶;在过了弯道弧顶之后,再切回弯道的外侧,靠着弯道的外侧驶出弯道,即过弯时要选择“外-内-外”的转弯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弯道侧滑对汽车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车辆在弯道行驶的安全性,文中设计一种弯道行驶防侧滑预警与控制系统。首先对汽车弯道行驶工况进行受力分析,提取弯道行驶安全影响因素;然后对预警与控制系统原理图进行设计,针对汽车侧滑时驾驶员反应时间不足及制动时安全性情况设计了预警安全系数及点刹制动两种方案;最后在控制成本和避免警报过多干预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前提下对预警与控制系统模块进行设计及装置选型,采用车辆稳定性控制(DSC)系统现有传感器和预警声道由弱至强的方法实现预警和控制,使整个系统经济可行且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卡方统计的弯道识别算法。该算法从机器视觉出发,对图像传感器采集的道路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划分、高斯滤波和边缘检测,筛选满足车道边缘特征的像素点,并提取车道线中点。再设置动态的感兴趣区域,得到两边车道像素点中心位置与车道线中心线的关联性概率函数,最后利用关联性概率函数和对称性来识别弯道。试验结果表明卡方统计能有效识别弯道和和弯道方向,满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车辆弯道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2个方面对弯道制动工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定性分析了载荷变换反应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在多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建立了整车模型,对弯道制动工况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制动强度、前后制动力分配系数及质心位置等参数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平曲线路段是交通事故高发之处。文中从车、路协同作用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车、路中对弯道行驶安全性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探究不同参数车辆与弯道组合下安全车速的限值。应用TruckSim建立车路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的影响;对不同车、路参数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得出相应临界车速;再利用SPSS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其与安全车速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速度,指导车辆和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19.
紧固件具有拆卸方便、易安装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文章主要论述了紧固件在动力电池系统上的拧紧设计,提出了在动力电池系统不同位置的安装注意事项,并对紧固件的拧紧要求进行了细化。通过振动实验,分析紧固件在振动后的扭矩衰减情况,为紧固件在动力电池系统上的可靠性连接,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0.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通过对Re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获得了曲线转角影响模型和通道宽度影响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条件下交通量对行驶速度的影响,通过求出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差值ΔV,建立了ΔV与R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3条公路运行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运行速度曲线能够同时反映出弯道半径、转角、通道宽度的影响,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这3个要素的协同控制;根据速度曲线还可以获得不同交通量水平下的旅行时间,进而预测出所设计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