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宾  裴向军 《路基工程》2012,(2):174-177
通过天山公路溜砂坡病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数据,提出了溜砂坡坡体失稳的动力学机制及形成演化规律;同时以K612+750~K613+850特大溜砂坡群为例,对该溜砂坡群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及层次分析法对该溜砂坡的危险性进行了模糊评判,提出了治理溜砂坡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2.
溜砂坡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旭  吴国雄  郭迁 《公路》2006,(1):89-91
溜砂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特殊山地灾害,属于斜坡重力侵蚀的特殊类型,常对公路、铁路等线路工程构成严重的危害。分析了溜砂坡的形成过程和砂粒在坡面滑动时的特征,推导了砂粒起动的临界条件,得出砂粒的起动受控于砂坡的天然休止角。以川藏公路中坝段K 3930 320~K 3930 800溜砂坡为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砂粒起动条件、砂粒含水量和砂粒粒径对溜砂坡休止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砂源区、改变砂坡坡度以及固砂护坡技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路溜砂坡灾害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公路溜砂坡已有研究的相关内容,指出溜砂坡的基本要素、组成、分类、机理、特点等,论述溜砂坡的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对溜砂坡的稳定性判定提出一些判据。  相似文献   

4.
拉萨地区溜砂坡分布广泛,随着近年来拉萨市的扩建,溜砂坡灾害的威胁程度不断加剧。文章以拉萨市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典型溜砂坡灾害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并根据土工规范选取出冻融、含水量、粒组3个因素的最不利变量,结合正交试验得出,在冻融、含水量、粒组3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粒组对溜砂坡休止角影响显著。溜砂坡休止角随不同粒组的缺失表现出不同特征:细砂、粉砂单独存在或起控制作用时休止角普遍较高;随粗、中砂所占比例增大并起骨架作用时,休止角呈下降趋势。据此可通过调查,建立拉萨地区溜砂坡天然休止角的趋势图,为溜砂坡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对兰州地区山丘、梁峁、台地的开挖过程中,由于强降雨等气候耦合作用,可能导致坡体失稳,对安全造成威胁,故须对影响开挖坡体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兰州地区公路沿线黄土边坡进行调查,分析黄土特征、地形地貌、降雨及气温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边坡在地形、施工过程、降雨等因素影响下的失稳机理,为以后黄土边坡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变形破坏模式。为解决倾倒破坏的稳定性问题,利用3DEC软件在分析块体的运动和变形方面的优势,探讨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失稳动态过程及边坡变形破坏趋势,分析变形破坏关键区域对整个边坡失稳的影响,根据破坏机理进行稳定性分析判断,为治理设计提供依据。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模拟倾倒破坏的块体变形和运动特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坡面第二级拉裂倾倒区域为变形破坏的关键区域,如继续发展将与后缘沉降区域贯通,边坡将进入失稳破坏阶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治理毕节-都格高速公路K141左侧含煤地层高路堑失稳边坡,以工程地质条件为背景,根据野外勘察分析及位移监测孔曲线,概括边坡失稳破坏三大特征;结合边坡剩余下滑力稳定性验算分析,对边坡进行坡面排水及支挡设计。经过监测,该路堑边坡未见进一步滑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陡易风化岩边坡一经开挖,坡面易出现风化剥落与溜塌等病害事故。据此,本文依托340省道工程,阐述了高陡易风化岩边坡护坡设计中,强化压脚支挡、分级踏面护角、锚杆框架梁等边坡支撑稳定与抗风化措施的必要性;同时论证了短钉挂金属网+厚基质客土喷附技术组合护坡方案;经验证,综合坡面加筋、柔性支撑、坡面封层保湿与坡面绿化等多功能协配统一的治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华兵 《路基工程》2020,(6):202-205
以某泥质粉砂岩类土质高边坡滑坡治理为例,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破坏模式,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类土质边坡失稳多发生在连续降雨期间,在雨水的作用下沿相对隔水层形成软弱滑动带。通过清方卸载、加固坡脚和坡面抗冲刷防护,能有效控制滑坡变形,确保工程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西攀高速K151 180~ 650深挖路堑开挖失稳形成昔格达层内滑坡为例,总结了昔格达组泥岩与砂岩互层半成岩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开挖、场区构造影响和水文地质条件对堑坡失稳的影响,以及开挖造成部分坡体沿层内层面失稳的机理。对此类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粤境某高速公路边坡失稳情况,对其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为边坡抢险加固提供依据。结合边坡现状,提出边坡采用刷方减载、坡脚增设挡墙、锚固工程及仰斜排水孔疏散坡体积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邵吉线改建工程坡头段路堑滑坡为小型滑坡.由于岩体间的相对变形运动,坡体被8条深大裂缝切割为6个变形块体,各块体变形运动特征差异较大,其中变形体的主体部分为2号;可将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模式总结为分体式右旋滑动破坏;坡体的失稳是三面临空的斜坡形态、遇水软化及易风化的地层岩性、近似顺倾的地层结构、持续降水作用以及路堑开挖应力释放等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采用预应力锚索格构、锚杆格构、削坡处理、截排水、裂缝填埋、坡面植草相结合的复合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理论公式法和Rockfall程序数值模拟法,对四川省汶川地区裕丰岩上部失稳危岩体孤石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地震和暴雨工况下,暴雨工况是危岩体孤石失稳的主要因素。孤石在下落时运动特征具有随机性,通过对孤石弹跳高度和运动能量的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对危岩体孤石进行防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它是一种由亲水性矿物蒙脱石与伊利石构成的高塑性土,具有多裂隙性与强胀缩性的特点,一些边坡工程在此种土质下极易造成滑坡或溜坡的问题,影响交通安全。目前国内外对于膨胀土边坡失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效果并不理想。结合目前膨胀土边坡失稳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确定出个性化的防治研究方案。采用柔性支挡、刚性支挡和植被防护等多种措施共同进行的方案,较为妥当,可以起到良好的稳定性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广西靖(西)-那(坡)高速公路坡荷隧道为依托,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探索了隧道在进口开挖过程中降雨等外界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了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某在建岩质边坡治理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在定性评价边坡结构稳定性基础上,运用UDEC离散元软件建立该岩质边坡的仿真模型,通过减弱岩体节理参数和增大竖向加速度模拟边坡的失稳过程,以及对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岩质坡体的应力分布、塑性区和张开节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岩质边坡失稳一般经历节理面贯通,表层岩块脱落,沿节理面崩塌三个过程。按照设计方案及时加固后坡体的塑性区减小,张开节理由坡体前缘逐渐转向坡体后缘并减少,有效控制了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在高速公路边坡中的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易发生崩塌、泻溜的砂性土质坡面和半风化的石质挖方边坡,新台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进行了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试验,草种选用百慕达和百喜草。对成型边坡及时支护,是一种效果理想、造价相对低廉,同时能有效改善公路景观的护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镇水公路K62+374~K62+500段路堑右侧上边坡拦渣墙失稳。在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论述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钢管混凝土桩与预应力锚索、喷射水泥砂浆封闭坡面等综合性工程治理措施,取得了预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龙源电厂场区道路工程中,上硬下软结构边坡破坏特征和加固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对此类坡体结构坡体变形及坡体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此类边坡变形特征和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以及上部硬岩结构面的发育是坡体变形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坡体开挖后临空面的形成是坡体变形失稳的必要条件;②为防止坡体结构为上硬下软的边坡破坏,必须加固软岩,防止软岩变形,稳固坡脚。  相似文献   

20.
桂林电大尧山校区公路一段路堑边坡,由于施工中处治不当,投入营运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文中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管桩挡墙加固和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经监测,坡体未再发现开裂、蠕动变形等,路基一直保持良好稳定状态,表明对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