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黄土洞穴灾害与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对公路黄土洞穴水土流失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路堑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形因素的改变;路基、路面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其特殊的汇水作用;路基边坡洞穴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填土或弃土的特殊土性所致。黄土高原公路黄土洞穴分布规律表明,洞穴侵蚀程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轻。  相似文献   

2.
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生瑞  彭建兵  宋彦辉 《公路》2004,(11):121-127
在对黄土高原主要公路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洞穴对公路的危害。研究表明,黄土洞穴对公路不同部位都有危害,包括对路基、路面的破坏。对路堑边坡的破坏.对路堤边坡的破坏。对公路桥梁的破坏。对隧道的危害和对排水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的破坏等。文章最后还总结了黄土洞穴对公路危害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3.
降雨是黄土路堑边坡发生冲沟、剥蚀、滑塌等侵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在定西和平凉两站架设自动气象站,对近地面常规气象变量和土壤含水量进行观察,分析不同降雨过程下黄土边坡土体内部湿度变化规律及强度变化特性,揭示黄土边坡病害特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黄土地区公路路堑高边坡植物防护主要形式,指出了黄土路堑边坡植物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防护措施偏少,成活率低;植物防护"贵族化"严重;植被退化等。最后提出植物防护的一些对策,可为高速公路建设中黄土路堑高边坡植物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顶部运煤公路边坡滑塌治理实体工程,分析了黄土边坡滑塌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对黄土边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土路堑边坡冲蚀破坏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受水冲蚀破坏现象十分严重。影响边坡冲蚀破坏的因素很多,如坡顶汇水、坡长、坡度、植被覆盖度、边坡土干密度、粘粒含量、综合抗剪力等。本文通过大量野外调查资料总结了黄土路堑边坡冲蚀的一般规律和边坡冲蚀破坏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防治路堑边坡冲蚀破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路堑边坡防护是确保公路路堑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宁波地区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出现的现状及问题,阐述了目前宁波地区公路路堑边坡的一般防护和生态防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塌实际情况,从土质、雨水、绿化因素入手,分析路堑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对土工编织袋处治弱膨胀土路堑滑塌边坡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高速公路整体景观要求及已通车高速公路处治受约束的既定条件,提出了滑塌边坡处治原则,并从边坡滑塌体的厚度、边坡高度考虑,提出不同情况下的土工编织袋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堑边坡出现的几种滑塌和有滑坡隐患的边坡,研究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机理和病害治理的设计方案,明确了路堑边坡设计应综合考虑的多种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需将"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应用到路堑边坡防护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形成了大量黄土路堑高边坡。在充分挖掘大量已知其稳定性状况的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案例的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的概念和变权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变权灰色关联的黄土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范例推理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其实际状态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具有相对隔水作用的地层界面,对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通过列举黄土地区常见的几种隔水层,叙述隔水界面上高含水率黄土夹层的形成原因和特性,结合山西某工程黄土路堑边坡实例,分析隔水界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为黄土地区同类地质条件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维网植草技术在黄土路堑边坡的应用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维网植草护坡的作用机理.通过现场模拟降雨对边坡的冲刷试验,分析了三维网植草对黄土路堑坡面的护坡效果.试验表明,三维网植草防护效果良好,可供黄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然类比法在黄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目前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设计仍以自然类比法为主要设计依据的现状,以陕西黄土自然边坡为调查研究对象,提出极限状态坡的定义及鉴别标志。测量了79个陕北至关中黄土极限状态坡,并将其按地形地貌、粒度组成和抗剪强度特征等的差异,划分为3个地段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回归和不同置信度下的统计分析,给出3个地段不同置信度下坡高与坡度的相关关系,将自然类比法从各工点的定性分析转化为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与目前已修建的黄土路堑边坡对比,认为量化的自然类比法可以作为黄土路堑边坡设计的一个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曹正波  李建朋 《公路》2023,(12):39-43
上覆岩层下伏膨胀土型路堑边坡兼具特殊性质土、不稳定地层结构、开挖卸荷等不利因素,给岩土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依托河北坝上某路堑滑塌病害处治工程,在分析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类边坡的处治方案。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影响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路堑滑塌稳定性的因素中,膨胀土“失水收缩、遇水膨胀”引发的裂隙发展是控制性因素,上硬下软的不稳定地层结构、开挖引起的应力条件变化是次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变化则是直接诱发因素;(2)案例分析表明,由于受上覆岩土层自重荷载影响,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滑塌面较深,非浅表层滑动;(3)春融期是北方膨胀土边坡失稳的重要窗口期,应加强监测和防护;(4)实践表明桩板式支挡结构+柔性防护方案适用于上硬下软型膨胀土边坡滑塌病害的治理,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南特殊的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和工程地质特点,以海屯(海口-屯昌)高速公路膨胀土路段处治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海南气候条件下膨胀土路堑边坡的工况条件,确定了干湿循环影响区范围;通过现场调研勘察,按破坏特征和破坏模式对海南典型的几类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进行了总结和分类;针对海南膨胀土路堑边坡浅层滑塌破坏和水毁破坏,分别提出并实施了具有内部排水和浅层加固功能的柔性加固方案及带平台渗沟的柔性防护案.  相似文献   

17.
明道轩  王涛  代昂 《路基工程》2021,(3):224-228
以鄂中某地区城市主干道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塌处治为背景,对滑塌过程、成因、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自然和“干湿循环”后饱和状态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快速开挖、及时防护的工序衔接至关重要;采用植生袋结合防水土工布对膨胀土边坡滑塌处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破坏严重,且公路边坡具有不同于自然边坡的特殊性,进行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自然边坡降雨侵蚀破坏的机理,然后结合黄土公路边坡的特点分析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坡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大量调查资料,归纳出了黄土路堑高边坡的8类地质结构模型。以"宽台陡坡"的设计思路,通过对不同坡型下黄土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分析,提出了按工程地质区推荐的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坡型设计方案。该方案已在陕西省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对黄土地区的其他省区公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土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特性,使得其抗侵蚀能力较弱,对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差。文章依托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分析了新型防护技术在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中的应用,提出了新型边坡防护技术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生态环保及美化公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