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石灰、粉煤灰及再生混凝土集料为原料,配制成二灰稳定再生集料,通过按不同的配合比进行了干密度、含水率及30d的抗压回弹模量等试验,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关系.可供有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动态抗压回弹模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泥土的夫侧限单轴动态抗压试验为基础,规定动态模量的概念,探讨动态模量计算方法,并分析几种不同模型计算的动态模量值.  相似文献   

3.
石海龙 《路基工程》2017,(2):113-117
采用顶面法测试了掺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中不同油石比、RAP掺量、水泥掺量、压实度和温度5个因素对其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乳化沥青油石比的增大而降低;抗压回弹模量随温度升高呈线性降低;抗压回弹模量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推荐水泥掺量为3%;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着RAP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建议RAP掺量控制在50%范围以内;压实度对添加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设计规范选取抗压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作为设计参数进行沥青路面设计,通过测试AC-13、SMA-13和Sup-20三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频率对动态模量的影响,并对参考温度下的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的抗压回弹模量值仅对应于某一缩减时间下的动态模量值,因此动态模量能更全面地反映沥青混合料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6.
级配碎石模量检测试验工作存在量大、变异性大等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缺点,它就是蒙特卡罗模拟法。笔者结合广深高速公路检测数据,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大量的级配碎石模量值,经过统计分析给出了广东省范围内级配碎石模量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取值范围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测定方法。对已建成的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数学方法,重点计算和分析了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最佳取值范围,为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确定含水率对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测定得到不同含水率和应力状态下级配碎石材料的动回弹模量。试验分析可得,随着含水率的不断增加,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逐渐减小,在98%的压实度下,当含水率从OMC+1%减小到OMC-1%时,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平均增大幅度为20. 9%;当含水率从OMC减小到OMC-1%时,级配碎石动回弹模量平均增大幅度为14. 6%。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动回弹模量是基于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试验值,研究表明:道路运营期间的级配碎石含水率往往大于设计时采用的最佳含水率,其动回弹模量小于设计采用的动回弹模量值;动回弹模量的折减会削弱改善路基的效果,难以发挥提高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改善作用,可能造成路面结构早期破坏。  相似文献   

9.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一部分,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路面的使用性能。本文采用抗压回弹模量作为排水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对影响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可依据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预估其抗压回弹模量的回归公式,以期能有效地指导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10.
杨瑞华 《上海公路》2010,(1):46-48,65
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针对SAC沥青混合料,在大型精密设备——材料试验系统(MTS)上对其抗压回弹模量进行试验与分析。试验使用顶面法测试,分别采用了两种加载方式,一种为抗压强度分7级的加载方式,一种为0.7MPa分7级的加载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抗压强度分7级的加载方式所得到的抗压回弹模量远大于0.7MPa分7级的测试结果。抗压强度分7级的加载方式与目前道路的受荷情况更为吻合,且与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配套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一般采用路基静态回弹模量作为道路结构设计的参数,然而由于车辆荷载作用下的路基为动态力学响应,因此采用静态回弹模量并不符合路基的实际运营状态。由于中国试验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地进行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测试并不可行。因此建立路基动静态回弹模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山西省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外试验建立了山西省路基动静态回弹模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论室内还是现场环境下,动静态回弹模量均有较好的幂函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动静回弹模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五种不同沥青含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在测得抗压强度的基础上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得到抗压回弹模量和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动静回弹模量的关系。将静态回弹模量换算为动态回弹模量,以促进路面设计理论由静态向动态过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承载板法和重复加载三轴试验研究1种典型黄土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3种压实度下的回弹特性,分析了静动态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法参照美国AASHTO路基土与未处治粒料回弹模量试验规程(T307-99),制定了三轴重复加载测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黄土路基静动态回弹模量均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静动态回弹模量相差比较大,动态回弹模量大约为静态回弹模量的3.8~4.5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合理、有效、可靠、简便、快捷地对路基施工质量进行实时地检控及工后最终质量的检测评价,一直是交通工程领域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鉴于此,对某高速公路路基针对性地进行了多种测试,其方法包括无损浅层面波测试、弯沉测试、载荷板测试、加州承载比(CBR)测试。根据多种测试方法的现场实测资料,对比分析路基力学性能测试中瑞利波测试、弯沉测试与载荷板试验。运用统计方法原理,得出瑞利波速与回弹模量的经验关系,验证弯沉试验推算土基回弹模量的有效性,并对路基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龄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泥稳定土的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并研究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与龄期的关系,从而指导现场大面积施工,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级配碎石回弹模量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梦武  吴善周 《公路》2007,(6):142-148
在分析现有6种级配碎石回弹模量试验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级配碎石回弹模量室内试验方法——有侧限顶面法,推导了侧限修正系数公式和对侧限变形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与室内承载板法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7.
红砂岩路基回弹模量现场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结合江西省瑞(金)-赣(州)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的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承载板、PFWD和贝克曼梁对红砂岩路基回弹模量进行了对比试验,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试验方法回弹模量之间不同模型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相互之间所测得的红砂岩路基回弹模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红砂岩路基回弹模量可以采用快速、轻便、操作简单的PFWD法进行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供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依据,以利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推广应用,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测试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动回弹模量特性,分析应力水平(围压和轴压)、级配、水泥剂量、压实度和含水率对其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其动回弹模量与应力水平有关,当水泥剂量为3%时,接近半刚性材料力学特性。级配类型对动回弹模量有显著的影响,优良的骨架密实结构优于悬浮密实型;动回弹模量随含水率的减小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压实度较低时,增大围压和轴压有利于提高其抗变形能力。3种经典的碎石材料动回弹模量模型参数的回归分析表明,NCHRP1-28A复合模型能更好地反映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的动回弹模量与应力水平的关系,并根据沥青路面结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指出在级配碎石中添加低剂量水泥能显著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并提出了组合式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不同层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模量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9.
曲旭光 《路基工程》2017,(3):192-195
基于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测定方法,对已建成的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数学方法,重点计算和分析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郭乃胜  赵颖华 《公路》2006,(12):136-140
为了研究纤维掺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选用5种聚酯纤维掺量沥青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在M TS810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单轴静压试验,试验温度为20℃。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随纤维掺量变化的规律以及纤维的作用机理,同时对回弹模量取值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纤维的掺量反映敏感,适量地加入纤维会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根据试验分析结果确定纤维的合理掺量范围为0.2%~0.25%,纤维掺量为0.3%的回弹模量合理取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