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养分流失方式和流失规律,对于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和护坡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破坏严重,且公路边坡具有不同于自然边坡的特殊性,进行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现场调查及理论分析,首先分析了自然边坡降雨侵蚀破坏的机理,然后结合黄土公路边坡的特点分析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黄土公路边坡降雨侵蚀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从室内试验角度研究影响黄土地区土壤强度取值的因素,文中从试验方法、试验操作细节与数据处理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不同软件、不同强度包络线、不同破坏准则、不同试样个数下的黄土边坡稳定性系数取值。试验表明,影响黄土地区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排序为应力-应变曲线试验方法应变值强度包络线参数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地质结构模型在公路黄土边坡设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黄土地区地质结构与公路边坡稳定性、排水防护措施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地质结构模型的概念、划分依据及其主要特征,然后将黄土地区复杂的地质结构划分为8种模型;在给定坡高和坡型、有无大平台的情况下,通过有限元模拟对比了各种模型的稳定性变化特性,给出是否采用大平台设计高边坡坡型的建议,明确了各类地质结构模型稳定性的差异;推荐了地质结构模型与边坡稳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公路高边坡设计思路和适用的边坡防排水方案。结果表明:地质结构模型对边坡稳定性具有明显影响;Ⅰ、Ⅱ、Ⅲ类模型必须设置大平台,其余模型可不设置。  相似文献   

5.
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在陕北黄土地区发生频繁,给当地公路交通建设和运营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陕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典型路段沿线岩质边坡的现场调研,研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了影响岩石崩塌灾害的因素,并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分级及评价,并以k 18~k 17+400路段为例进行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6.
西部黄土区地形破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加之特有的黄土结构,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强公路边坡维护和生态修复无疑是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促进路域景观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地区典型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公路类型对应的边坡特征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黄土区公路边坡不同坡位、坡向土壤养分含量对比情况,为探究土壤养分流失特征、以及不同路域景观结构下植被恢复与土壤养分流失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工格室生态护坡在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晓华  王文生 《公路》2004,(8):179-182
针对目前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采取土工格室内植草的方法对黄土地区公路边坡进行防护。通过对土工格室生态护坡作用机理和抗滑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给出了平铺式和叠砌式生态护坡的结构型式、适用条件、设计计算方法及施工工艺 ,确定了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工程实践表明 ,与常用的护坡方法相比 ,土工格室生态护坡不但具有更高的抗冲蚀能力 ,而且可节省工程造价 2 0 %~ 4 0 % ,同时能快速恢复生态环境 ,绿化边坡、美化公路沿线景观 ,是一种较好的黄土地区公路边坡防护形式  相似文献   

8.
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是集生态修复与边坡稳定性防护为一体的坡面防护技术,由土壤生境系统、植被群落系统和物质循环系统组成,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广、景观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目前此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处于推广应用阶段。本文就3S-OER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在黄土干旱寒冷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同类型地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土地区梁、峁发育,公路建设中难以避免出现挖方路堑,而黄土属特殊土质,具有特殊的黄土构造,加之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容易出现滑塌现象,且在雨季更为频发,严重影响公路的通行质量。在陇西黄土高原气候与黄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已有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滑塌调查结果,分析了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滑塌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荐综合稳定、便于施工的边坡型式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土路堑边坡剥落病害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威胁公路的安全,破坏公路边坡的生态环境。依据大量野外实际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对黄土地区黄土边坡剥落的分布特征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黄土边坡剥落病害的发育与黄土边坡的极限坡率、边坡倾向、坡体黄土的粒度成分及含盐量、坡体土性及坡型相关。探讨了各因素对黄土边坡剥落病害发育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地区公路工程选线、勘察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2)
分析了降雨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考虑降雨作用的黄土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并以山西省临离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K70+465处为工程背景,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雨型和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揭示边坡受降雨作用下的瞬态变化过程。研究成果对黄土地区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0,(5)
为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现依托敦煌戈壁地区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路线经过风沙路段采用风积砂作为路基填料,分别从路用性能、边坡稳定性分析、关键部位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该地区风积砂作为路堤填料的可行性,揭示了影响填砂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并在路堤结构细节部位设计、现场压实施工等方面做了分析,为同类型公路建设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土强度指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了陕西关中-黄陵地区边坡潜在滑带内的应力状态,应用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分析了不同坡高坡度下c、φ值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c值对低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φ值对高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中间有一过渡坡高段,c、φ值对边坡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在过渡坡高段黄土边坡失效概率最大,关中-黄陵地区边坡的过渡坡高大约在30 m左右.对于不同坡度的边坡,其破坏机理不同,陡坡滑面浅,坡脚应力严重集中,c发挥效用相对较高;缓坡滑面深,滑面内正应力大,φ发挥效用相对较高.对坡度陡的黄土基坑及公路低边坡,需合理估计c值,而对于坡度较缓的高边坡或滑坡,合理估算φ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黄土区公路边坡土壤水分与植被生长关系,通过调查取样,测定了黄土区公路边坡的土壤水分状况,并记录了相应边坡的植被现状,结果表明:(1)调查路段沿线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呈现东部高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的特点;此外,对于不同的坡形,填方边坡土壤含水量一般值在8~20%之间,挖方边坡土壤含水量一般值在10~20%之间。(2)调查区公路边坡植被整体上植被盖度差异较大,植被盖度在0.1~0.95之间,并且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的逐步减少,西北部地区公路边坡植被退化较为严重。在不同坡形上,填方边坡植物长势要好于挖方边坡。  相似文献   

15.
结合省际通道(内蒙古境内)商都至安业段公路荒漠化地区路段土质边坡生态防护实例,分析了荒漠化地区六边桶网格植草边坡防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了六边桶网格植草护坡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可为荒漠化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作参考,对省际通道荒漠化路段边坡养护和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顶部运煤公路边坡滑塌治理实体工程,分析了黄土边坡滑塌的产生原因,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对黄土边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具有相对隔水作用的地层界面,对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通过列举黄土地区常见的几种隔水层,叙述隔水界面上高含水率黄土夹层的形成原因和特性,结合山西某工程黄土路堑边坡实例,分析隔水界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可为黄土地区同类地质条件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 ABAQUS 中场变量对时间增量步控制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基于场变量的强度折减法。对该方法应用于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并与极限平衡法以及二分法计算得出的最小安全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对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是有效、可靠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公路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甘肃平定高速沿线的气候特征,分析了采用绿色植物防护技术处理边坡的技术原理和特点,研究了多级小平台处治黄土边坡的可用性。文章依托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从多级小平台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3个方面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观测结果表明,采用多级小平台防护技术处治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的效果是理想的,可以为黄土地区其他边坡工程的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陕北榆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段)沿线黄土边坡的调研,对这一地区广泛发育、危害严重的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灾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破坏类型分为自然型黄土崩塌、人为~自然复合型黄土崩塌和人为型黄土崩塌三类。并从黄土边坡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对公路黄土边坡崩塌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