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动汽车冬季制热能耗高,影响续航里程的问题,研究了表面浸润性对电动汽车热泵系统换热器结霜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超疏水表面冷凝、结霜过程的微尺度定量表征,发现超疏水表面液体合并自弹跳现象是抑制结霜的重要因素,为了在全尺寸换热器上实现抑制结霜效果,利用水热法及低表面能处理方法对换热器进行了超疏水处理,并进行了制热工况结霜试验,结果显示,与未作处理的原始换热器相比,超疏水换热器结霜时间延长70%以上,单位时间内化霜次数减少4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表面凝胶化技术制备了超疏水性涂膜.在醇溶性氟化聚合物溶液中,在水量不足的酸性条件下,掺杂聚四氟乙烯(PTFE),得到了杂化复合溶胶.涂敷后,以表面凝胶化技术为手段,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微米和纳米相结合的阶层结构膜.TEM和XPS证实了凝胶化只在膜表面发生,SEM和AFM观察到膜表面的形貌与天然荷叶表面极其相似.该方法制备的涂膜对水的接触角高达155°,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性功能化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10)
建筑物表面渗漏以及路面的水损坏是土木工程常见病害,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水对材料润湿,与气候等共同作用造成材料损坏,应用疏水材料可以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目前国内外疏水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全面分析,阐述了疏水材料的作用原理,并总结了疏水材料在建筑防水、防污、防腐及道路防水抑冰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我国西部高海拔山区公路在冬季的暗冰危害问题,克服既有融雪化冰技术的不足,制备了一种超疏水抗凝冰材料,实现雨水在路表呈球形而迅速排走,从而减小凝冰厚度及其与路面的附着力。通过对比试验,进行了抗凝冰材料的配方设计,并结合公路行驶性能的要求,完成了配方优化;最后系统地测试了超疏水抗凝冰材料的抗凝冰作用机制、使用寿命及抗滑性能。结果表明,超疏水通过自身的超疏水作用和密水功能实现抗凝冰的目的,与沥青路面有良好的黏结性能、抗老化性能及耐磨性,保障了其使用寿命;抗凝冰材料会导致非凝冰状态下路面的抗滑性略有下降,但能明显提高凝冰状态下路面的抗滑性,保障了高海拔山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表面改性处理对钢渣材料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增强效果,将硅丙乳液作为表面改性剂,探究不同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对钢渣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以及劈裂强度试验评价水泥稳定碎石钢渣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表明,表面改性对钢渣的疏水性能及其体积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4.75 mm~9.5 mm、9....  相似文献   

6.
超精密加工是在超精密机床设备上利用零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的具有严格约束的相对运动对材料进行微量切削,以获得极高形状精度和极低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过程,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它与当代一些主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机械、液压、电子、半导体、光学、传感器和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隧道行车视觉环境,实现内壁涂层亮化耐污对提升隧道运营安全与节能的促进作用,解决现有我国隧道品质提升缺乏内壁涂层技术选型依据的问题,开展基于隧道内壁污染机制和分布特点的涂层亮化耐污机制研究,并以接触角和反射率为主要指标,进行4种不同涂层材料的亮化耐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平整度条件下,材料接触角越接近超疏水接触角,耐污效果越好,并可使反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后期运营中具备较明显的易清洗优势,且清洗后的反射率与刚实施完成后的反射率接近,说明这类材料对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品质、降低运营成本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Nova Chip超薄罩面因其具有卓越的抗滑性能、耐磨耗性能、耐久性和低噪音等优点而逐渐开始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性养护、矫正性养护及新建公路表面磨耗层。作为一项新型技术,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尚需进一步研究积累,论文从材料要求、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和混合料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Nova Chip超薄罩面混合料最佳组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坏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冬季融冰雪成本高、环保性差的问题,首先基于医学制药中的"缓控释"思想,确定涂层材料的组成,为使表面能较高的亲水性填料、补强剂与表面能较低的树脂能有效结合,采用偶联剂对组分中的填料和补强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用高分子纤维素分别制备疏水型与亲水型包衣溶液,对环保型融雪剂进行包衣成膜,研究其微观形貌以评价成膜状况;然后通过融冰雪试验确定涂层溶液的最佳涂刷量,研究涂层的抗黏附性能与缓释持久性,通过分析涂层的微观形貌特征,揭示其缓控释融冰雪机理;最后分别通过研究融冰雪涂层的耐水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分析其耐久性能,通过分别分析融冰雪涂层对植物生长和金属腐蚀的影响以评价其环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亲水型与疏水型包衣溶液的掺配比例是1:8,环保型主动融冰雪涂层溶液的最佳涂刷量为0.65 kg·m-2,融冰雪涂层具有良好的缓释持久性和抗黏附性能;在融冰雪过程中,包衣薄膜吸水溶胀,溶解缠绕在包衣薄膜表面的亲水型高分子纤维素,使镶嵌在包衣表面的抗黏剂及致孔剂碎片脱落,在包衣薄膜表面形成孔洞,渗出融雪剂晶体,包衣薄膜成功地发挥缓释作用;水进入包衣膜内后溶解融雪剂,浓度升高,渗透压增大,融雪溶液便渗出包衣薄膜,融化冰雪;环保型主动融冰雪涂层具有良好的经济、环保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超常温下沥青材料的动力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超常温下沥青材料的常见流变模式及动力粘度测试原理,然后通过对沥青材料进行同轴旋转剪切流变实验,测试了沥青材料的动力粘度,建立了沥青材料在超常温下的流变模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使用表面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集料和矿粉)进行表面改性,可改变矿料的表面属性,使矿料表面有机化。经表面改性后的矿料能达到"疏水、亲油"的目的,使矿料与沥青间由粘附变为键桥连接,提高沥青与矿料间的粘附性,增强抗水损害性能,改善混合料的使用品质,减少沥青路面的病害,延长使用寿命,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高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冰和基材的冻粘存在于许多行业领域,在航空和输电线路领域中应用疏水防冰涂层已被证明是节能高效的。但是,由于路面结构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疏水防冰涂层很少用于道路除冰,道路除冰使用的更多的是除冰盐类物质,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文章主要介绍了公路路面冻粘机理以及路面防冰涂层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路面结构和疏水性是影响路面冻粘的主要因素;路面的疏水性越大,冰粘附性越小,微纳米路面涂层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有效减小路面和冰之间的粘附性;但是疏水表面上的微纳米结构容易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严重消耗,同时造成路表构造深度降低,导致路面疏水防冰涂层的耐久性和防滑性不佳;因此,改善路面结构和疏水涂层的耐久性与防滑性是防冰路面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为拓宽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领域,研究了一种铁基粉末烧结材料,并对其进行了高频感应淬火表面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材料表面硬化层的组织形貌,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材料横截面的显微硬度,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高频淬火后,在该铁基粉末冶金材料表面得到了针状马氏体相变硬化层,材料表面硬度显著提高,因而耐磨性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扩大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应用载荷范围。该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齿轮、凸轮等零件。  相似文献   

14.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储能装置,其原理是利用电化学双电层储能或在电极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进行快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而储存能量,具有较高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较长的循环寿命。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储能机理、特点及应用,并对石墨烯、二氧化锰及其复合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一种用于汽车玻璃表面的含氟硅防雾剂,通过以含氟硅氧烷为主要成分与其它辅助试剂协同对汽车玻璃进行化学修饰,在汽车玻璃表面形成含氟硅的强疏水界面,得到有效防止汽车玻璃表面结雾的效果。此氟硅防雾剂的防雾效果持久,而且不影响汽车玻璃的透光率。在车辆行驶环境中,驾驶员在初春、秋季、冬季及下雨天,经常会遇到风窗玻璃结雾,结雾现象给车辆的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事故。汽车风窗玻璃结雾是由于汽车风窗玻璃表面温度比较低,其水分的饱和蒸气压低于周围环境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红外、热裂解GC-MS、氙灯老化箱和阳光模拟箱等设备对汽车内饰件上使用的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析出失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抗氧剂、耐刮擦助剂及光稳定剂与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析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导致改性聚丙烯材料表面析出的3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21,66(10):321-325
为研究不同抗滑集料的颗粒形状及表面纹理特征,以玄武岩集料、金刚砂、黑刚玉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软件计算了3种抗滑集料的圆度值,并对3种抗滑集料的颗粒形状进行了评价;采用SEM扫描电镜试验获取了玄武岩集料、金刚砂、黑刚玉材料的表面图像,并利用FractalFox软件对图像进行了二值化处理,计算了3种集料表面纹理的分形维数,并基于此对3种抗滑集料的表面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刚玉具有最高的圆度值,即最接近于球状,有利于在车辆荷载碾压下保持稳定;金刚砂表面纹理的分形维数最高、玄武岩集料次之,黑刚玉最低,表明金刚砂和玄武岩集料具有更为发育的表面纹理,有利于与胶结材料间发生黏附。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11)
采用A、B、C等3种组分配置了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材料,分别采用冷冻试验、敲击和落球冲击试验对该除冰涂层的抗凝冰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负荷轮碾压试验评价了除冰涂层耐久性;分别将涂有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工业除冰盐和未做处理的马歇尔、小梁及湿轮磨耗试件置于室外凝冻天气条件下,对比3种试件表面凝冰情况,对该涂层材料的除冰雪效果进行了分析;铺筑了除冰涂层试验路,并对试验路进行了渗水性能和抗滑性能检测,对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对路面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配置的凝冰涂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凝冰和除雪效果,基本不影响原路面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激光喷丸后DP980高强钢的残余应力分布特性,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激光喷丸次数对材料表面及深度方向的应力分布影响规律。开展不同激光喷丸次数的强化试验,并对试样进行残余应力检测,验证试验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比激光喷丸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差异,发现激光喷丸后试样表面产生了塑性变形,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残余压应力。在深度方向上,为达到材料内部应力平衡,试样芯部产生了低幅值的拉应力。随着激光喷丸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应力幅值升高,产生更深的影响层。激光喷丸在材料表面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增加了零部件内部微裂纹的闭合力、延缓了裂纹扩展速率,可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渗透性树脂材料在排水沥青路面应用的可行性,以新建排水沥青路面的表面强化渗透性树脂材料为基础,通过肯塔堡飞散、车辙板渗水、湿轮磨耗等一系列试验预估和评价其对新建排水沥青路面的表面强化效果;并进行实体工程应用,论证本试验材料的实用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能够有限地抑制路面早期飞散病害的发生,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