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中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得出沥青路面的典型病害形式为裂缝、车辙及坑槽,并分析了这三类典型病害的成因;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裂缝、车辙及坑槽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三者的影响均较大,且裂缝、坑槽的修复能够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减,平整度随车辙加剧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区域由于气候、轴载等的特点不同,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种类原因也会差别很大.通过对陕西省已通车14条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气候、轴载的实地调查,系统分析归纳得出:(1)陕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病害为横向裂缝和车辙,陕南地区为坑槽和车辙;(2)通过分析得出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陕西省夏季普遍高温、长大纵坡多、超载现象普遍,陕北地区横向裂缝产生原因为陕北低温和昼夜温差大,陕南地区横向裂缝产生原因为夏季骤降暴雨导致路面温度骤降,陕南地区坑槽主要由陕南多雨引起的表面型坑槽,陕北地区坑槽主要为施工原因引起的桥面型坑槽;(3)陕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优先保证面层的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陕北地区优先保证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坑槽、裂缝、隆起、龟裂、车辙、露骨、松散等等这些病害直接影响公路的通车质量和行车安全,尤其是坑槽病害,对行车安全危害特别严重,路面的科学维修保养,可以延长和提高路面寿命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王楼至兰考高速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研究了车辙病害的发展情况、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与气温、交通荷载、降雨量等外部环境关系显著,高温以及重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河南地区高速公路典型病害的发展可直接反应在路面平整度的变化中,车辙与平整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通过修复车辙来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路面铣刨机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路面铣创机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的专用机械设备,主要用于清除路面的车辙、龟裂、痈包、坑槽等路面病害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拉毛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发了基于三维检测技术的道路综合检测车,该检测车可同时开展路面损坏、车辙、平整度、纹理、道路景观等检测任务。路面损坏模块能采集路面灰度图像和横断面三维高程数据并自动识别裂缝、车辙、坑槽等常见病害;独创性地研发了非惯性平整度检测模块,可不受车速变化、车辆振动等因素干扰,准确采集道路纵断面高程并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当模块纵向安装时还能精确采集道路横断面纹理数据并导出平均断面深度(MPD)。此外,该模块还可检测混凝土路面的错台情况。三维立体相机和激光雷达(LIDAR)构成的道路景观图像模块可采集道路周边环境图像和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以实现道路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钢桥面铺装层病害可分为2个阶段,即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主要病害有鼓包、开裂、车辙、坑槽、滑移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设计理论、环境因素影响、施工工艺影响及超载等因素。本文结合病害原因对病害的处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具有良好耐久性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源)龙(川)高速公路路面为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车运营近5年来,路面状况良好,几乎没有出现坑槽、车辙、唧浆、开裂等病害,有效解决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质量通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分析了该项目的半刚性基层设计强度和实际施工强度指标、基层裂缝处治措施以及沥青面层集料备料技术、目标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指标及竣工验收指标,对耐久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潭衡(湘潭—衡阳)西高速公路经过多年运行,出现车辙、小型坑槽、路面麻面等病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提高其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性,对SMA路面进行中修维护。文中以该工程为例,探讨SMA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坑槽、车辙等早期病害,本文结合陕西省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工程实践经验,就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预防路面早期病害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首条BRT线路自开通运营以来,已给安宁到西站沿线以及周边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但经过多年运营,道路车站站点路面出现车辙、路面推移、拥包、碎裂、坑槽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BRT公交车的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亟待治理改善。通过对BRT站点路面病害的深入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可行的路面病害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黄权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5):102-103,138
目前国内大多数钢箱梁结构的柔性铺装在使用过程中均出现了铺装层开裂、脱粘、车辙、坑槽等病害,且正交异性钢桥面出现了包括纵肋-面板连接处疲劳开裂、纵肋-横隔板连接处疲劳开裂、横隔板弧形切口处疲劳开裂、纵肋拼接焊缝处疲劳开裂等病害.为避免这些病害情况的产生,采用了钢-超高韧性混凝土(STC)轻型组合桥面铺装型式.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结合云南富(富宁)砚(砚山)高速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进行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富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研究首先对富砚高速路面存在的病害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路面存在麻面、桥面推移、裂缝、车辙、坑槽、不均匀沉降以及桥头跳车等病害,针对发现的路面病害,通过研究采取了相应技术措施,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研究并采取相应技术方案,并进行了试验路验证,为云南地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通过力学-经验路面设计指南(MEPDG)软件对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WMA Foam)路面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路面在相同设计条件下的车辙、疲劳开裂以及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等进行预测比较,并根据MEPDG路面设计方法分别得出了温拌发泡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在相同情况下的路面设计厚度。结果表明:采用石灰岩碎石作集料时,WMA Foam与HMA表现出相近的性能。而对以天然砾石为集料的PG 64-22原样沥青混合料,发泡沥青温拌技术的采用使得混合料的车辙深度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比HMA混合料有显著增加。此外,采用天然砾石和PG 64-22原样沥青的温拌发泡沥青路面设计厚度远大于对应热拌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浙江省雨季气候特点和沥青路面雨季主要典型损害——坑槽,结合路面技术状况定期检测数据中的病害规模总量、雨季降水量、雨季交通量和雨季坑槽修补率,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雨季坑槽修补率与其他3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指数化(路面雨季小修指数),为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提供雨季小修工作进行预测指导。  相似文献   

16.
矿物纤维改性沥青在粤赣高速公路路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舒翔  邱志雄  张国炳 《公路》2006,(4):212-215
由于重载交通的作用,一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车辙、坑槽等早期病害。粤赣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了矿物纤维改性沥青混凝土试验段,以避免早期病害的出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介绍了矿物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室内试验性能和试验路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量不断增大,车辆超载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自然条件以及设计、施工等的影响,使得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如裂缝、松散、坑槽、车辙等,这些病害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通过对路面的损坏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车辙深度指数、抗滑性能指数及结构强度指数的线性加权,获得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其中,影响路面行驶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是路面平整度,而它受到如裂缝、坑槽、修补等路面损坏的影响。因此,路面行驶质量指数与路面损坏状况指数存在着某种重叠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中国路面的设计都是遵循严格的行业规范,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并且随着通车量和通车年限的增长,许多路面在短期内都出现了各种早期病害,柔性路面出现车辙、拥包、裂缝、坑槽、桥头跳车等早期损坏,刚性路面出现断板、错台、裂缝、板角断裂等早期病害,除去设计、施工、管理等因素,更与路面材料本身的性能有直接关系,因此新型耐久路面材料的研发对于提升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水硬性材料(简称MOH材料)是一种常温拌和、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从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