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兵 《公路交通技术》1999,(1):57-63,67
为了减少地震对桥梁带来的损害,在支承处设置防止落梁装置是一种有效方法。介绍了目前日本在PC桥上所采用的防止落梁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钢绞线拉索式落梁防止装置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为桥梁结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保障,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静载性能好、疲劳寿命高和锚固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客车前部耐撞性结构特点,提出客车用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设计要求。通过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截面形状、材料、加工工艺的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吸能能力、变形模式和平均碰撞力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6063P铝合金制作的吸能装置变形模式稳定,压溃力曲线平稳,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改  邰永刚 《公路》2012,(3):174-178
针对目前市场上公路防撞垫价格较高的现状,依据薄壁管梁的吸能原理,设计了一种缓冲吸能梁,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研究,确定了单个吸能梁的吸能能力.吸能梁与支撑架组装成防撞垫,该防撞垫具有可导向功能,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吸能梁的组数以满足不同的车辆碰撞速度要求,最大程度地保障车内乘员安全,该防撞垫与国内外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其性价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国产汽车保险杠和一种加装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对其结构的吸能特性用LS-DYNA3D软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得出缓冲吸能式保险杠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的结论,这对于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安全吸能型保险杠将是汽车保险杠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以减振器为吸能元件的纵向碰撞、垂直吸能的新型机械缓冲吸能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吸能装置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对吸能装置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减振器的高度、间距、数量等不同的初始条件,该吸能装置能够在台车碰撞实验中复现出多种波形特征的车身减速度曲线,满足汽车安全部件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地震作用下的桥梁损坏,桥梁设计中必须考虑防落梁构造措施。结合预制梁桥的施工工艺特点,对预制梁桥的防落梁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预制梁桥的防落梁装置及设置方法,对类似桥梁的防落梁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台车碰撞试验用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立波  钟志华  白中浩  刘克进 《汽车工程》2002,24(3):228-230,24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台车碰撞试验的机械缓冲吸能装置。通过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证明该装置可以满足台车碰撞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路桥梁连梁装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梁装置是在超出预期强度的大地震发生时,防止落梁发生的最终安全装置.结合我国公路桥梁设计和地震区划分布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抗震设计思想的连梁装置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梁装置的设计目的和我国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思想,引入桥梁重要性分类、地震动参数和桥梁地震荷载重要性系数等.根据地震荷载的冲击特性.考虑矩形脉冲的反应谱特性,最大动力放大系数取为2.0,提出了连梁装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荷栽系数.最后对连梁装置的构造和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该设计思想和方法适合我国地震分布差异较大的特点,与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抑制梁端碰撞和落梁等桥梁震害的八字形橡胶缓冲装置。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跨径、跨数、墩高和跨径比不同的多种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采用该缓冲装置后主梁梁端位移、主梁轴力、梁端碰撞力均明显减小,且跨径、墩高和边中跨比愈大效果愈好,跨数愈少效果愈好,从而充分验证了八字型橡胶缓冲装置纵向抗震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栅栏敞开式桶装垃圾车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升降顶盖密闭式桶装垃圾车,介绍了该车的总体结构、厢体、顶盖、升降机构、防污水滴漏装置、缓冲吸能装置和清洗装置,并对该车主要结构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中针对汽车交通安全事故中发生机率最大的正面碰撞现象,指出现有汽车安全技术的局限性,提出利用主动作用型液压装置的缓冲和吸能作用来减小汽车碰撞的巨大冲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汽车碰撞事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被动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全带动态试验中,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的钢条排布方式决定了减速度曲线的最终波形,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本文针对机械式缓冲吸能装置,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研究钢条的排布方式,并对台车的减速度曲线进行调试与修正,获得了满足法规要求的曲线。大量实际试验表明:通过试验方法获取钢条的排布方式,吸能装置的减速度曲线稳定,可以满足检测和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14.
桥梁落梁作为桥梁在地震力作用下的一种典型震害型式,是引起桥梁倒塌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已引起工程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我国现行规范只提出了梁的最小支承长度和在高烈度区需设置限位装置的要求,没有提出防落粱限制装置具体的设计方法.运用动力学突加荷载原理,推导分析了钢棒连接式(预应力钢绞线式)落粱防止装置,设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设计伸长量SF的取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四成以上的国土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随着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不可避免地会跨越高地震烈度区,甚至是活动断裂带。落梁已成为地震发生时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桥梁破坏形式之一,因此跨断裂带桥梁的设计在充分进行结构抗震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要进行防落梁设计。结合王家村特大桥防落梁设计提出了跨断裂带简支梁桥的三级防落梁系统,包含支座系统、限位装置系统和防落梁长度系统三部分。该系统采取“三级设防”的策略来防止主梁坠落,可为高烈度区,尤其是跨断裂带简支桥梁的防落梁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刚度不足的问题,应用拓扑优化与参数优化方法,对原车前下部防护板式支架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并在支架前端加装碰撞缓冲盒形梁.应用LS-DYNA软件对新设计的防护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前下部防护装置不仅解决了原车防护装置刚度不足的问题,即具有碰撞阻挡功能,且能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汽车行人保护缓冲吸能装置设计,确保汽车能够通过行人保护碰撞,文章分析了欧盟的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2003/102/EC中对轿车前保险杠试验区域的划分,对外观造型中影响行人保护的正面、两侧及下部的造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前保险杠中部及下部的缓冲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指出发泡后的聚丙烯具有高冲击能吸收能力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中部缓冲结构.文章为汽车能顺利通过2003/102/EC,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倪建华  叶永亮  羊军 《上海汽车》2013,(8):20-23,27
阐述了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用作汽车变形吸能元件的优点,并对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碰撞吸能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的吸能曲线比较平稳,可以作为汽车碰撞吸能部件的一种选择;通过改善结构和材料特性可提高管梁缓冲吸能元件的吸能效果;通过"比吸能"概念提出了结构的吸能能力与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为汽车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宁波市环城南路快速路工程Ⅱ标段109~110跨钢混凝土叠合梁采用支架上分节段拼装,单片梁整体横移、落位安装施工工艺。这种新型的叠合梁安装方案较传统吊装方案具有便捷、经济、高效、安全等特点,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微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20-124,136
以宁海新桥特大桥主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针对其下部结构刚度较大的特点,提出了纵横向限位装置联合抗震支座的抗震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E1地震作用下,桥梁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E2地震作用下抗震支座非滑动方向发生屈服,通过侧向滑移摩擦消能后,桥墩水平地震力大大减小,而限位装置承担余下的水平地震力,同时防止落梁。纵横向限位装置联合抗震支座的抗震设计,适合本桥,也适合下部结构刚度较大的混凝土梁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