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为了研究粉细砂的压实性能以保证其压实度,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滨海地区的路基工程,针对"侧限+砂芯"粉细砂路基结构,采用室内击实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辅以现场试验段测试验证,分析了粉细砂的压实机理,明确了外力大小、压实方式、碾压遍数对粉细砂压实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粉细砂填筑宜采用"静载+振动"的压实组合,压实遍数存在最优值,一般压实遍数控制在10遍,压实时应选择合理的施工含水率,通常控制在10%。同时,结合粉细砂松散不易压实成型、透水性强的材料特点,分析总结了粉细砂运输、摊铺、洒水、碾压等工序各自的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尤其应注意防止路基基底积水和表层失水松散。对"砂芯+土质包边"结构,推荐提出了砂芯-包边同步施工方法,以保证砂芯边缘的压实与二者界面的紧密结合。总之,粉细砂砂芯压实施工的关键,在于使施工工艺充分匹配粉细砂的材料特点。具体的工程参数与工序组织则应依据室内试验与路基试验段测试确定。  相似文献   

2.
对于少土多砂的地区,采用砂砾填筑路基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成熟的河砂填筑路基经验,对利用汉江流域漫滩粉细砂填筑砂土路基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较为合理的设计与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既有线粉细砂铁路路基下公路地道桥顶进工程中,为保证开挖过程中路基的稳定,采用适宜的水平注浆工艺和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对粉细砂路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施工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淤泥固化填筑路基施工,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出发,基于固化淤泥不同的初始含水量,提出填筑路基施工工艺的路拌法和厂拌法,并明确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形成了完整连续的施工过程参考标准,为固化淤泥用于路基填筑的施工提供全面指导。  相似文献   

5.
邹广平 《路基工程》2019,(1):148-152
针对重载型运煤铁路对路基土工结构质量、安全性要求高及粉细砂路基填料难以压实问题,基于填料的物理性质,结合施工场地条件,提出适合于该区域的粉细砂碾压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经现场压实系数K和地基系数K30检测表明:其施工方法实施效果满足规范压实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陈一统 《中外公路》2006,26(4):34-36
由于软基工程地质条件差,路基填筑超过一定高度时,施工填筑期的稳定安全是路基工程的核心问题,必须合理地控制填筑速度,确保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满足要求。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设置观测仪器的方法观测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科学有效地对软基路基施工进行了监控。  相似文献   

7.
结合河北省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路洋河-洋河南岸段工程LA合同段,滨河东路K3+000~K5+147.569路基填筑工程实例,介绍了细砂填筑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和有效方法,并对细砂填筑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EPS在F1赛车场赛道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F1国际赛车场工程赛道轻质路基的施工,针对F1赛道对路基的结构类型、强度、整体稳定性、填筑高度等各方面的特殊要求,对不同填筑材料进行比选后选择EPS作为高填筑区域路基填筑材料,并简单介绍EPS填筑施工流程以及取得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F-1国际赛车场工程赛道轻质路基的施工,介绍轻质填筑材料聚苯乙烯泡沫(EPS)的材料特性和填筑施工方法,及其在软土地区高路堤填筑中与普通路基填筑材料相比在工后沉降、施工进度等方面体现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路基的不当施工会引出沉陷、边坡下降、沿地基滑动等质量问题,施工中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重大。文中从路基填筑准备阶段、路堤填方施工两方面探讨了路基施工的监理工作,为控制路基填筑质量、杜绝隐患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350 km,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客运专线对线下工程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之一.文中根据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阐述了路基填筑施工方法、施工控制要点和路基压实检测方法,总结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检测结果,路基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处在当前的全面改革背景下,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就比较重要,尤其是对山区的公路建设,这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山区的公路建设中,对路基填筑的施工环节要加强重视,在施工的质量控制方面要能加以优化,只有在这些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促进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就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作用和准备工作加以分析,然后对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问题加以分析,最后探究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原则和控制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施工的整体质量保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将矿区宕渣用于路基填筑工程中,在提升宕渣资源化应用水平的同时保障矿区宕渣填筑路基的压实质量,文章基于试验段铺筑工程确定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碾压方案,明确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要点,并通过工后压实度检测评价了矿区宕渣填筑路基试验路施工效果。结果表明矿区宕渣颗粒级配对压实质量有一定影响,碾压后的宕渣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矿区宕渣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可有效降低宕渣堆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路基沉降观测、动力特性分析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利用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和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进行路基填筑质量控制,并选择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法可杜绝或有效减少高速公路使用期的路面深陷、深度裂缝及滑坡等病害.  相似文献   

15.
吴新锋 《路基工程》2012,(4):155-158
库区深水路段的道路路基填筑受到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难点,是整个道路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库区深水路段路基填筑的设计实践,提出库区深水路段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道路建成通车以来的实践证明,深水库区路段路基整体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赣南花岗岩残积土路基的变形规律,基于非饱和土流固耦合理论,采用Geostudio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际监测数据验证所建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数值模型分析了9种路基压实状态、5个路基填筑高度和4类填筑速率条件下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路基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90%和94%压实度下,路基总变形、地基工后变形、路基工后压缩变形和路基不均匀变形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在最大承载比含水率下变形量最小;路基总变形和工后总变形的最大值,和填筑高度呈抛物线关系;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地基工后变形占路基工后总变形的比例仍保持在70%以上;路基填筑施工时,分阶段填筑的路基最大总变形要小于一次性填筑的路基,且填筑速率越快,变形量越大,工后固结变形占工后总变形的比例也越大。因此,建议在填筑路基时,应采用分阶段填筑,并合理控制填筑速率;对于天然含水率较高的花岗岩残积土,可以以最大承载比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含水率,并可针对现场压实困难的情况,适当降低压实度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高填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适合于岩土类材料的德鲁克-普拉格本构模型,对高填路基沉降问题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平面应变分析。模拟了高填路基的分层填筑施工过程,得出路基沉降与填筑高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模拟分析了采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基和采用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对高填路基沉降的影响,并分析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张石高速石家庄段公路工程近20 km的路基靠近山皮土地区,通过试验、施工、总结,完善了路基填筑山皮土施工工艺,并进行了推广使用。文章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及检测等方面详尽介绍了路基填筑山皮土施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山区土石混填高路堤路基填筑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福建省泉三(泉州—三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通过现场填筑试验等手段,基于典型路基断面及填筑试验段的分析结果,研究了山区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填筑工艺及压实质量检测标准,并制订、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为全线相似条件下的路基填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关于风积砂填筑路基的施工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军 《公路》2004,(1):43-46
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出了采用风积砂填筑路基的施工经验.并详细介绍风积砂填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