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边坡变形破坏的复杂性,建立了基于MATLAB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神经网络模型,对面向MATLAB神经网络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四种快速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均可满足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傅永求 《路基工程》2022,(1):134-138
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机构,采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和拟动力的方法,提出一种新型计算方法,计算地震力作用下保证边坡稳定性所需的锚杆加固力,并与利用平移破坏机构所得结果对比,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对数螺旋破坏机构较平移破坏机构更切合工程实际;边坡所需锚杆加固力随着边坡坡角和地震放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边...  相似文献   

3.
将Bayes判别分析方法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中,建立边坡稳定性综合评判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该模型选用天然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边坡坡角及边坡高度等5个指标作为判别因子,将边坡状态分为失稳和稳定2个等级,并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2个正态总体,以岩土体边坡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ayes线性判别函数和判别准则,最后以回判法对判别准则进行评价以检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地区建有大量的公路、铁路隧道工程,地震条件下隧道洞口部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不仅控制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而且也是隧道洞口部边坡动力支护设计的依据。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隧道洞口部边坡加速度及位移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不同地震波波形的输入对边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般公路及建筑边坡不同,隧道洞口部边坡坡面的响应加速度具有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特性;边坡动力支护设计采用单一峰值是偏于危险的,应综合考虑多种波形的影响。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地震波较小时边坡坡顶变形比较明显,但随着地震波幅值的增加,隧道洞口部边坡坡脚的变形急剧增加且超过了坡顶变形,因此应增强边坡坡脚的支护强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黑水县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对变形边坡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4类14项因子进行稳定性的综合评价,并建立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评判结果表明,该变形边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国道107线清连一级公路部分高危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研究。研究表明,改进的BP模型具有收敛快、数据输入方便、预测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几何相似比为1:30的模型,模拟含泥化夹层的反倾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在EL Centro地震波、汶川地震波和人工波的作用下,研究了预应力锚索(杆)拉筋轴力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泥化夹层饱水后,不同高程处拉筋轴力的地震动力响应值均大于泥化夹层饱水前;拉筋轴力的最大值并不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PGA)的增加而递增,在汶川地震波激振下,当PGA=0.3 g时达到峰值;拉筋预应力的损失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收敛。  相似文献   

8.
陈开圣  方琴  熊岚  彭小平 《公路》2008,(1):11-15
总结和分析了目前路基边坡工程中常用的一些稳定分析方法,对它们各自的主要原理、特点及其优缺点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路基边坡系统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路基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目前路基边坡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它们各自的主要原理、特点及其优缺点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路基边坡系统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公路和铁路工程的初期勘察阶段,沿线工程场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路线的确定和选择。对于可能发生滑坡灾害地段的误判漏判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斜坡地貌、构造、地层等指标因素的采集,运用模糊数学基本运算法则对巫奉高速公路沿线的斜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能降低勘察成本,更能够准确的判断斜坡稳定性,为交通工程线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边坡失稳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公路建设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解决公路边坡破坏问题,采用FLAC软件和相关理论,通过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反演分析的边坡点安全系数稳定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掌握边坡动态安全系数,保障边坡坡体安全稳定运营,可作为边坡安全预警与防范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剑锋  马超  赵甫 《公路》2008,(7):65-68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深入而有效地研究不同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宜性和应用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充分分析公路沿线地质资料和综述现有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手段对线路中的某个具体工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来评价岩质边坡稳定性能是可行的。而对于复杂的岩质边坡,采用多种方法相互校核可以提高评价分析的准确度,这也是公路岩质边坡和今后其他同类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多级加筋土挡墙动力试验研究不足的状况,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对地震荷载作用下双级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运用Bockinghamπ定理对双级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模型进行相似设计,采用标准砂作为回填砂、混凝土砌块作为挡墙和土工格栅作为筋材构成试验模型,并测试墙体和回填土的反应特性,得到土压力、墙面位移和土体加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挡墙立面墙体呈现倾斜并带有屈曲外鼓变形模式;挡墙水平位移、顶部沉降及分层沉降均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值发生在挡墙顶部;随着输入地震荷载增大,砌块式挡墙缝隙中先出现淌砂,最后顶部模型砖掉落,挡墙破坏;加速度沿墙高存在放大效应,地震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下级挡墙峰值动土压力均呈现"中间大两端小"分布规律;上级挡墙峰值动土压力在小震时呈现"中间大两端小",强震时呈现"中间小两端大"分布规律;台阶处下级挡墙顶部动土压力和水平位移均大于上级挡墙底部相应值。研究成果可为双级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科学可靠、简单快捷的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以某改扩建公路为例,构建1个一级因素集和3个二级因素集,选取14个评价因子,采用二级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模糊评价,对比选取最优的模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组合赋权模糊评价方法具有快捷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采用线性加权法所得组合权重模型进行模糊评价的准确度,优于层次分析法所得主观权重模型和熵权法所得客观权重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手段,以昆明市某边坡为原型,对地震作用下桩板式抗滑挡墙加固边坡的加速度、位移和动土压力响应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大瑞人工波为研究对象输入地震波,设计相似比为1∶20的桩板墙加固边坡模型与自然边坡开展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自然边坡在Ⅷ级地震烈度下,边坡体后缘产生大量张拉裂隙,后缘与母体脱空,具备滑坡的前兆特征,与自然边坡试验现象比较,桩板墙加固边坡的抗震稳定性较好,边坡在设防烈度(Ⅷ基本烈度)范围内保持稳定;当加载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相对较小时,水平加速度延高程有明显放大效应,会对自然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当加速度相对较大时,有水平加速度延高程既出现放大现象也产生缩小现象;桩板墙加固后边坡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明显比自然边坡土体小,说明桩板墙能有效减弱边坡的震动效应;在地震动激励下,动土压力峰值随着加载地震波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加载工况下,离桩顶越远,动土压力峰值越大,桩板墙最大土压力出现在靠近桩板墙底的位置。试验结果有助于揭示该结构抗震机制,可为支挡结构的选取与桩板墙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显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结合一个高速公路边坡的工程实例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了考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φ、地震烈度Q、重度γ四种变化因素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了一般黄土边坡的一些初步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参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指标、地应力、黏聚力、内摩擦角、坡高和日最大降水量7个影响因素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构建改进的AHP-TOPSIS模型。依据单指标等级分类区间的下限构造5个不同等级的临界值边坡,将其稳定性指标临界值与4组边坡稳定性指标实测数据一同代入AHP-TOPSIS评判模型,通过计算它们与理想解的贴进度来划分稳定性等级分类区间,进而与4组待评价边坡贴进度对比确定出边坡稳定性等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HP-TOPSIS模型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法和可拓评价法等结果基本相符,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SuperMapⅢ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系统,为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实用工具。本文主要介绍系统开发的基本思路、开发环境、主要功能和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并给出了勉宁公路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考虑到传统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将矢量和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上,同时对加筋土边坡工程动力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建立二维加筋土边坡数值模型,将基于最大剪应变增量的边坡滑动面搜索方法运用到加筋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矢量和方法中,对模型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并通过合理的计算优化,提高了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矢量和方法在加筋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中是合理并且高效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筋土边坡工程中,对动力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是地震荷载、加筋土边坡的填土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加筋材料的耦合弹簧切向刚度。因此在加筋土边坡的抗震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采用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较大的填土和切向刚度较大的加筋材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