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集卡运输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上海集卡运输业共完成集装箱道路运输量高达1800万TEU,约占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62%。截至2011年,在上海市注册的集卡运输企业共有11 12家,拥有集卡17725辆;外省市在沪备案的集卡运输企业有207家,拥有集卡约12000辆。但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较小,集卡运输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同时,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  相似文献   

2.
一、香港的市场定位 2005年香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60.2万TEU,比2004年增长2.8%;其中重箱吞吐量为1845.3万TEU,比2004年增长3.2%。近年来香港的中转功能不断加强,海运与河运之间的中转重箱吞吐量稳步上升,占重箱吞吐量的比重不断提高,自2003年开始已超过重箱吞吐量的一半。加上水运与陆运之间的中转,香港已成为以中转为主的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3.
从自身来看,亚丁港发展集装箱运输曾经具有先发优势,但由于受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近几年集装箱运输发展竞争力下降;从发展环境来看,东北非区域各国经济发展驱动强劲,集装箱运输需求持续旺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在上海周边建设多个集装箱中转站,中转站与码头之间建设轨道专线的建议。集装箱经中转站就可进入各个码头。外来集卡不进入上海市内,将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交通拥堵和安全状况,提高港口内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程度和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回归五年来,香港这一亚洲航运中心风采依旧,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依然稳固,航运业对香港经济的正常运作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是,人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周边港口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香港航运业正面临着新一轮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6.
7.
在集装箱航运市场中,由于超大型集装箱船优良的经济性能及全球集装箱航运结构的重组,并且在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呈增长的趋势背景下,大批超大型集装箱船投入运营,对上海港的运营和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上海港要应对国际航运市场的这种变化,就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洋山深水港一期、二期工程的完工,进一步巩固了上海港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上海港应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为上海早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化》1997,(6):19-20
目前在国内集装箱卡车市场上,瑞典VOLVO卡车所占的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在上海地区已成为进口集卡中的主力车种。本刊记最近在上海采访了VOLVO卡车代理商彩路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邵晓军先生。  相似文献   

9.
施秀芬 《珠江水运》2013,(18):48-5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如今每天集装箱吞吐量逾8万TEU,若全靠集卡运输,以每辆集卡长10米计,则头尾衔接将超800公里,相当于上海到武汉的动车全程。伴随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上升预期,放眼现今的外高桥、宝山等集卡运输集中地,由集疏运体系不善带来的交通拥堵愈演愈烈,港外堆场与集装箱运输企业之间产生的利益牵扯也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化》2006,(9):35-35
2006年8月19日,一列满载102TEU的集装箱快运专列从上海何家湾站发车,开往芦潮港站。上海“内河”港区与洋山深水港间又开通了一条集疏转运通道。这条铁路通道与“水上巴士”、城市道路集卡将分工协作,源源不断地为洋山深水港的吞吐服务。铁路部门已开展24小时受理货主托运,货主只需将集装箱送至何家湾站,即可实现专列直达运输、短驳集卡快速进港等“一条龙”便捷服务。  相似文献   

11.
洪春晓 《集装箱化》2012,23(10):11-14
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于1996年正式起步,历经16年的成长和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内贸集装箱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和能耗少的特点,日益受到货主的青睐,正逐渐成为许多港口发展的重点。本文结合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内贸集装箱运输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指出内河航运发展、无水港建设及精细化管理给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带来的机遇。1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作为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其发展速度、专业化程度和网络规模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港口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基波 《中国水运》2006,4(6):51-52
走过了"十五",回顾这一路历程,我国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不足."十五"期间中国港口取得的累累硕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步入"世界港口大国"的风采;2006是"十一五"的起步年,展望"十一五",中国将阔步向"世界港口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座谈会上,李盛霖部长提出了"兴内河、优港口、强海运"的总体思路,为"十二五"加快中国水运和港口发展,实现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遵循这一方向,当前我们首先必须认清中国港口面临着什么样的时  相似文献   

14.
杜旭丰  赵楠 《中国港口》2012,(11):23-26,18
<正>201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TEU,达到了3173万TEU,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经济稳中求进的时刻,上海能保持高吞吐量实为难能可贵。洋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它的生产与运作,承担了大部分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最前线的职责工作,任重而道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海港2011年的国际中转箱量只有158.7万TEU,仅占总吞吐量的5%。与此相对的,国际上公认的几大中转港新加坡、香港和釜山在2011年的国际中转比例分别达到了85%、60%、45%之巨(见表1)。这样的表现实难与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相符。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中国市场愈来愈受到世界邮轮公司的关注,国际邮轮抵达我国港口的数量有了长足发展。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海口、三亚、深圳等城市相继有豪华邮轮停靠,上海、厦门  相似文献   

16.
简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和进程及船舶工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从船舶融资业务、国际航运主业发展、港口基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及邮船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船舶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部分,中国航运金融迈出了重要一步。近日,合同代码为"美西1501"的全球首次集装箱运力交收在上海完成。此次运力交收虽然只有区区6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但却标志着上海出口集装箱运力交易平台具备了产业功能,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不仅是中国航运金融衍生业务的最新突破,也意味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了交集。  相似文献   

18.
对集装箱房屋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环境因素和突发事件等进行分析,探讨集装箱房屋制造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将撬动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海事部门如何全方位地履行职责,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发展保驾护航,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所作为。文章首先介绍上海自贸区概况及海事部门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详细分析海事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和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港口场外运输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综合地理信息平台、高精度地图测绘数据、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等,设计开发了一款港口场外运输服务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主流SOA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前端应用层,可实现外部集装箱卡车(外集卡)预约服务、从闸口到达作业地点的导航路径计算与引导、外集卡与场桥的联动、外集卡行驶过程中的交通信息提示、故障救援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实现外集卡运行和作业的实时监控、业务数据统计和共享等功能。通过该平台的实际应用,实现了外集卡运输全流程、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了外集卡运输的服务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港口场外运输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