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道港口》2015,(4):339-344
目前许多港口与海岸工程建设在深厚软粘土地基上,荷载作用下软粘土土性指标的变化成为工程设计中关心的问题,而固结度和上部结构物产生的竖向荷载是影响地基土体土性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烟台港淤泥质粉质粘土原状土样,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固结度下软粘土抗剪强度和土性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抗剪强度和土性指标基本随固结度和轴向偏应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粘聚力增长幅度十分显著,而内摩擦角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根据试验数据,提出工程设计中考虑荷载作用的土性指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和强度指标的方法应分为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和固结应力法等三种,而不能仅仅分为前两种方法.强调土的固结不排水剪阻角的定义应该表示其不排水强度随着剪前固结应力增长而提高的规律,指出目前用来整理直剪和单剪试验结果的常规方法,在实用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邓志勇  张志毅 《中国造船》2005,46(Z1):194-199
天然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密度小、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点.软土地基必需经过合理的处理,以提高承载力和沉降特性,才能最终保证建筑物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软土地基稳定.本文对包括强夯法和爆振排水固结法等动力固结处理软土地基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表明,爆振排水固结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处理软粘土地基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李东  周顶 《珠江水运》2001,(9):44-45
根据袋装砂井的固结排水原理及强夯法的动力预压原理,对于变形要求不高的构筑物地基,利用袋装砂井结合强夯对孢和软粘土进行软基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杜宇  郭晓勇 《水运工程》2019,(9):289-293
利用孔压静力触探(CPTU)数据可解译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而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定的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并非固定值。通过对比分析,得出CPTU数据与不同试验方法(包括直剪试验、固快试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等方法)得出的细粒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得出的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与CPTU数据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对于不同试验得出来的抗剪强度需要采用不同的系数Nkt进行换算。  相似文献   

6.
剪切速率对粉质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波粉质粘土固结快剪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剪切速率对宁波粉质粘土固结快剪的摩擦角影响很大,剪切速率较大时,摩擦角较小;剪切速率相对较小时,摩擦角相对较大。对剪切速率比较敏感的粉质粘土在做固结快剪试验时,应采用较大的剪切速率。  相似文献   

7.
充填粘土袋工程的固结过程中,充填土体的渗透性变化较大。利用非线性Biot固结理论,建立了考虑固结过程中土体渗透性变化的固结分析方法。利用该法对设计的某充填粘土袋围堰固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考虑渗透性变化时其固结速度远快于不考虑渗透性变化时的固结速度。因此在充填粘土袋工程的固结变形中考虑其渗透性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振动排水固结法加固漫滩相软土的可行性,采用自主研制LD-8型动态固结渗透仪对漫滩相软土进行振动排水固结试验。分析排水条件、振动荷载和频率对其固结效果的影响及固结后试样的抗剪强度和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四边加中间排水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土的固结效率;在不同频率的振动荷载作用下,软土的固结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振动排水固结法比静力排水固结法更加有效地提高软土的固结效率和抗剪强度,显著地降低含水量,对于软土地基加固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成样方法对砂土静力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应变控制式静力三轴剪切仪,对饱和中砂进行了一系列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着重研究不同成样方法对不同密实程度的砂土静力变形特性的影响。选择的成样方法是实验室内制备试样常用的于装法和湿装法。固结不排水试验结果表明,成样方法对饱和中砂静力三轴试验的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成样方法获得的试验结果需要采用不同的本构模型才能准确描述,应该予以重视;同时得出另外一条重要结论,不同的成样方法对密砂的影响较小,对松砂和中密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夹桩砂井法是处理表面倾斜的软粘土层地形地质的有效方法,它综合利用了砂井的排水固结、提高土体密实度和承载力的作用以及竹、木桩参与土体抗滑的作用,解决了表面倾斜的软粘土地基处理施工时所遇到的问题。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夹桩砂井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