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长大隧道浅埋暗挖穿越富水区域注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浆堵水是解决富水区浅埋段隧道渗水的有效措施。以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秀宁隧道2#斜井富水区浅埋段为依托,系统介绍了采用洞内径向注浆与地表注浆综合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隧道渗水的难题,从而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温福铁路苔井山隧道衬砌渗漏水情况比较严重的现状,分析了隧道内衬砌渗水的各种原因,提出了周边自然环境改变导致隧道埋深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应力结构变化是渗漏水的主要原因。针对渗水原因制定了营业线隧道的渗漏水治理方案,并着重介绍了施工缝处渗漏水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地铁施工过程中现场监测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状况,对隧道收敛、拱顶下沉做了深入分析,并利用灰色理论对风险源进行了预测,得出以下结论:双向扩挖比单边扩挖造成的隧道收敛和拱顶下沉变化值增长接近1倍;渗水影响围岩的稳定性,裂缝的出现会加速渗水,造成围岩稳定性的进一步恶化,隧道一旦出现渗水现象要及时排水,并铺设防水材料;对于收敛和拱顶变化较大的地方要及时架设钢支撑;灰色模型能快速准确的反应隧道拱顶下沉趋势,为后续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传统隧道设计均在沉降缝处加设普通止水带或止水条,效果均不理想。通过采用可排水复合橡胶止水带解决二衬工作缝渗水施工工艺探讨,解决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地下水位以上包气带隧道施工或运营期间出现渗水或小股涌水现象的成因和机理一直困扰着人们,且往往对工程有着重要且长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隧道开挖后土体固、液、气三相变化的分析,找出与隧道周边水分变化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隧道周边围岩形成饱和含水带并出现渗水的成因和机理,合理解释明确处于地下水位以上且无上层滞水地段隧道渗水问题,并提出关于隧道气相运移以及关于围岩局部地下水的全新概念。研究结论:(1)包气带气相压力随高程降低增加的梯度在年内约多数时间段大于大气压力的增加梯度,亦即隧道围岩岩土体气相压力周期性大于同高程大气压力;(2)隧道开挖后在气相与大气压力差驱动下,导致产生岩土体气相收敛集聚运动,以及与之相伴的一系列水汽运移、吸附、转化现象,本文称为隧道开挖的气相释压效应,并认为该效应为隧道开挖所产生的除应力场变化以外的另一重要变化;将由此产生的局部饱和地下水称为气相释压集聚水,该地下水的溢出是包气带除局部为上层滞水导致以外的隧道渗水的主要原因;(3)本文研究内容主要用于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富水铁路隧道内基底翻浆冒泥难题,考虑到富水隧道地下水水量大且具承压性的特点,提出"降水压、消隐患、排渗水"的富水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总体思路,并给出了富水隧道洞内增设降水井、调整双线隧道侧沟位置并加深、优化中心水沟井壁、道床板下增设渗水盲管等具体防排水改进措施。针对隧底存在虚渣层问题,提出采用水平光面爆破开挖、增加人工清底工序、按隐蔽工程验收及无损探测检查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隧道基底翻浆冒泥预防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双凤山隧道在结构自防水、施工、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找到了双凤山隧道渗水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隧道防水的措施,并通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BSL隧道施工变形开裂的成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SL隧道位于深圳市福龙路,为大断面的公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地表偏压、大气降水及围岩渗水的影响,造成隧道位移、变形开裂及塌方.在分析了隧道位移、变形开裂及塌方的原因后,重点介绍了工程处理措施、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铁列车的运营特性引起隧道内气温的变化与普通铁路有很大的差异,高速行驶的列车缩小了隧道内外的温差;而运营时间安排使隧道内温度呈日周期性变化,尤其在寒冷地区,冬季温差的循环变化对隧道产生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观测和研究。位于寒冷地区的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后,处于土质地层浅埋明挖的某隧道中部衬砌及无砟轨道底座结构受此影响明显,冬季出现渗水结冰情况。通过对该隧道冬季温度场变化规律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隧道渗水整治及防冻的有效措施。建议对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冬季温度场变化规律做更加深入的观测和研究,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寒冷地区高铁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的成因、预防及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隧道衬砌裂缝,渗水病害的成因,提出综合预防病害的措施,并介绍治理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洛湛铁路益娄段石坝隧道衬砌开裂、渗水的原因分析,指出了铁路隧道减薄型衬砌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裂纹整治的方法,总结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五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北土城东路站区间隧道在初期支护完成后,由于区间南端400米范围对应地表含有的污水管及φ1500mm高压上水管渗漏,导致区间隧道南端初期支护壁后渗水严重,多处出现管涌,直接影响是区问隧道二次衬砌无法施作,因而采用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技术,并在局部地段采用堵漏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段初期支护渗水导致二次衬砌无法施作的困难,确保了区间隧道二次衬砌的正常进行。本文重点介绍了初期支护壁后回填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13.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下穿珠江,隧道洞身存在高渗水压力,可能导致水通过高渗透性地层或与开阔水面有通道相连的地层时大量渗入而造成隧道涌水.在收集并分析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局部典型区域渗流场模型,并运用 Visual Modflow 软件进行计算,得到隧道周围渗流场,获得最大渗流流速及压力水头.  相似文献   

14.
隧道渗漏水病害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水压监测可实时预警,在保障隧道渗漏水安全中起到巨大作用.目前既有渗漏水隧道埋设水压监测元件,在隧道外环存在大水压时,安装困难,无法监测衬砌背后真实水压.分析益湛线卿家巷隧道渗水问题,研制出一种在隧道埋设渗压计的新型装置,在大水压作用下也能进行安装,且遇水自锁,水压越大防渗性能越强,解决了...  相似文献   

15.
地铁隧道管片背后的脱空和渗水病害严重威胁地铁的施工和运营安全。针对目前探地雷达技术在管片背后病害检测中仍然存在检测精度低、属性难以划分的问题,开展管片后的脱空和渗水病害检测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搭建多组正演模型,分析管片背后脱空和渗水病害的雷达波反射特征,提出将核匹配追踪算法用于病害识别,提高检测精度;然后,根据回波的波组形态、振幅和相位特性、吸收衰减特性等方面特征,建立地铁隧道管片背后病害属性划分标准,可实现不同种类病害的分级以指导施工修复;最后,对厦门地铁2号线进行探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有效实现地铁隧道管片背后病害的快速检测,4条测线共检测出异常区域23处。该方法可为地铁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地铁隧道建设中地下岩体裂隙形成的涌水通道致使地下水渗入隧道洞室,危害地铁运营安全。结合长春地铁2号线解放大路站—平阳街站区间隧道渗水情况,采用先深后浅,最后重点部位强化注浆方式综合治理围岩裂隙涌水获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有效地根治了地铁隧道初期支护背后围岩裂隙涌水的问题,以期该技术为地铁隧道初支背后注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田家坡隧道施工中,遇有40m长(沿隧道走向)的溶洞,洞内有渗水和堆积物。文章介绍在进出溶洞处设置钢轨棚架穿过岩溶堆积体以及采用浮放式衬砌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长大寒区铁路隧道冬季挂冰巡检的工作量,为人工打冰提供指导,基于隧道挂冰模拟试验,得到隧道挂冰生长发育程度模型,构建隧道衬砌挂冰预测预警系统,通过预测隧道洞内挂冰范围及发育程度为打冰提供指导。冰挂模拟试验表明:隧道内存在结冰、无冰区域的明显划分,划分界限为-5℃;隧道衬砌冰挂生长发育存在最适宜温度区间,当洞内气温高于此温度区间时,由渗水点流出的地下水受其自身热量作用,冰挂的生长受限,当洞内气温低于此温度时,水体在流经混凝土裂缝时,热量迅速散失,导致渗水点被冻结,冰挂无法生长;得到各个渗漏水流量条件下,冰挂生长发育程度模型。基于物联网和智能温度记录仪获得隧道实时温度分布,结合隧道洞内渗漏水病害分布及流量,以隧道挂冰生长发育程度模型为核心,分析得到隧道挂冰区段及挂冰严重程度,为隧道挂冰巡检提出指导。相比于全隧道步行巡检,采用挂冰预测预警系统可以减少1/3的巡检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隧道工程超前灌浆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工程在通过断层破碎带及含水地层等不良地质地段时,采用超前灌浆可有效维护工作面与洞壁围岩的稳定,阻断渗水通道,保证隧道安全施工。通过分析超前灌浆的加固机理,对隧道工程超前灌浆工艺中的浆液选择、预灌浆岩体力学和抗渗性能以及灌浆设计参数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隧道防水型衬砌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速铁路隧道防水等级要求为一级:衬砌不渗水、无湿渍。当高速铁路隧道下穿城市市区,采用"V"形纵坡时,为保护环境,减少运营期间的抽排水费用,应采用防水型衬砌。结合新广州站及相关工程项目的金沙洲隧道,对防水型衬砌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结构防排水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