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宏湖 《汽车与配件》2001,(46):28-29
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成立于1998年6月,合资双方分别为美国博格华纳(BorgWarner Automotive)公司和宁波圣龙集团公司。总投资为2200万美元,注册资金为900万美元,博格华纳占70%,圣龙集团为30%。  相似文献   

2.
国华  沛津 《汽车运用》2006,(7):14-15
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时,注册资金仅有2000美元。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不久就以375万美元兼并了别克汽车公司,接着又兼并了近20家小型汽车、载货车和汽车零部件公司,以及1家汽车销售公司。其创始人比利·杜兰特用了短短7年时间,使公司的资产以几何级数猛增,成为全美排行第六的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6,(6):7-7
加拿大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商麦格纳称.预计公司2006年的销售收入将在220亿美元到233亿美元之间。该数据是基于2006年全年在北美和欧洲的轻型汽车产量均达到150万辆的基础上预测的。公司预计北美每部车所使用的公司零部件的总额在750美元到780美元之问.欧洲预计在300美元到325美元之间。公司预计2007年北美每部车所使用的公司零部件的总额在8005美元到840美元之间,低于之前预计的835美元N880美元的预测区间。  相似文献   

4.
继嘉陵、建设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摩托车厂之后,隆鑫近日正式宣布其首家海外工厂也将落户印尼。隆鑫在印尼投资的这家公司名为隆鑫摩托印度尼西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50万美元,其中隆鑫投资280万美元,对该公司控股。据悉,这家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将在今年6月份投产。  相似文献   

5.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1,(44):22-23
4.PEMFC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存在的问题 (1)价格问题 现在PEMFC燃料电池价格为1000~2000美元/kW。1997年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生产的PEMFC燃料电池车销售价格为每辆150万美元。如带燃料重整系统的PEMFC燃料电池车以年产50万件的PEMFC燃料电池系统生产成本为300美元/kW,是车用内燃机50美元/kW的6  相似文献   

6.
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上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天合 (TRW)汽车集团合资组建而成,成立于1997年7月,是美国天合汽车集团在中国唯一生产汽车安全带的公司。据该公司副总经理介绍,新厂房于2004年9月动工建设,2005 年4月竣工,在上海安亭,占地面积3万m~2,总建筑面积 12800m~2,总投资3000万美元, 注册资本1198万美元(原合资时为872万美元,后来生产安全气囊后增资),双方各占 50%股份。目前该公司主要生产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驾驶员和乘员侧),2005年销售额为2.05亿元人民币,职工人数297人。  相似文献   

7.
住友电工与住友电装的英国合资公司——住友电工布线系统公司(Sumitomo Electric Wiring Systems,欧洲)宣布,2008年7月在埃及塞得港市设立了车用线束生产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美元。预定2009年8月开始生产,计划2010年年销售额达到50亿日元左右(约3.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9.
叶亿 《汽车科技》2001,(5):38-39
德尔福公司(DELPHI) 德尔福公司于1998年6月开始车载移动多媒体业务,在2000年取得了巨大发展,销售额比1999年增长了700%,达到3.22亿美元.目前一些合同已经签订到了2005年,届时,车载多媒体技术的业务将占其总业务的约60%.  相似文献   

10.
庄严 《运输车辆》2008,(10):113-113
2008年9月9日,瑞典SKF集团在华独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斯凯孚(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汽车城隆重开业。该公司投资约2500万美元,主要生产乘用车轮毂轴承,同时计划进一步发展其他种类的汽车轴承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换电技术的实施难度和成本,提出一种采用"部分换电"思路的电动汽车新型双源电池系统。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在保证动力平稳输出的情况下,调整电机功率以匹配主、副电池包的端电压,实现供电电池包的灵活切换。为探究双源电池系统的老化规律以及验证其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的优势,匹配"大主电池包+小副电池包"和"小主电池包+大副电池包"2种双源电池系统方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城郊和高速等行驶场景以及工作日、休息日的出行和充电方案;采用AutoLion-ST软件建立双源电池包和相同总容量的单个大电池包的电化学老化机理模型,嵌入到AVL/Cruise搭建整车仿真平台中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所提出的双源电池系统相比单个大电池包在相同工况中的放电倍率和深度更大,导致老化速率略有加快,但由于双源电池系统中主、副电池包的利用率更高,其全寿命里程之和相比单个大电池包方案反而有17%以上的提升;结合电池梯次利用模型和近年来电池价格的统计结果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计算,认为双源电池系统方案在保证换电运营商获得一定盈利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  相似文献   

12.
以别克君越混合动力车为应用平台,选用国内性能优良的镍氢单体高功率电池,研发满足整车技术性能要求的低成本、本土化的镍氢电池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整车集成,电池系统SOC的精确估算,电池管理控制系统,电池热管理,电池特性及动态模型的建立。通过试验表明,该套36V镍氢动力电池系统达到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为今后的产业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对电池组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电池间距的增大和减小分别使电池组的散热性能提高和降低,且其间距减小时,电池间温度差异明显;发现动力电池组入口风速升高,电池表面空气流速相对提高,电池组换热能力增强,但电池间流场的一致性变差、温差变大。  相似文献   

14.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冷却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对通风冷却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混合动力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镍氢电池的特点及所需通风散热的要求,经试验分析了充放电时池箱中电池模块的测试分布情况,确定了电池箱的详细结构形式,同时考虑了绝缘和密封的措施。根据汽车的情况,介绍了电池箱的安放搭载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在节省设计开发成本的同时,实现蓄电池支架轻量化的目的,文章针对某款车型蓄电池的横向布置形式,进行布置分析及蓄电池支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通过更改蓄电池在纵梁上的布置位置,来简化蓄电池支架结构,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使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支架,分别固定在左悬置和纵梁上.更改后的蓄电池支架结构整体质量减轻约25%,CAE分析结果显示,新设计的蓄电池支架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Ni-MH蓄电池热效应分析中,阐述了温度对电池的影响、电池热量来源及仿真计算.对镍氢蓄电池组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应使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并减少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异.介绍了Ni-MH蓄电池组通风方式的选择、温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及不同倍率下的充电温升仿真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立精确的电池模型是实现电池管理策略仿真及验证的前提,是实现对动力电池进行全面、高效、精细化的管理的关键。然而在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电压迟滞现象,严重影响了动力电池的建模精度。文章建立了一种考虑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压迟滞的电池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参数识别,可供从事相关锂离子电池状态分析的研究人员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迪公司预定在2011年开始投产Q5混合动力车。奥迪公司历经20年以上研发成功的混合动力系统搭载在Q5 hybrid quattro上,并作了投产样车的实用行驶。  相似文献   

19.
电动公交电池容量衰减造成里程焦虑增加、服务可靠性降低、电池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评估和发现电动公交实际运营过程中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划分电池状态尤为重要。基于电动公交长时间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充放电数据,结合安时积分法与最小二乘拟合建立电池容量估计模型,并据此计算各充放电片段的电池健康状态。进一步考虑电动公交在途特性,从电池组充放电属性、车辆行驶工况、公交营运状态3个角度提取可能影响电池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因素组合为12个影响因子,使用随机森林回归构建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模型,从而根据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反推获得各影响因子的重要度。最后考虑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度,利用加权聚类算法梯次划分电动公交电池健康状态为4个类别,下降梯度分别为-0.013 6、-0.011 9、-0.003 4、-0.002 8,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了同一条线路不同梯次的车辆电池组在放电深度、速度标准差、最大加速度和刹车次数等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电池电流释放情况、车辆行驶中速度的变化、电池的使用时间、线路拥挤状况以及电池充电深度大小对于电池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公交营运状态相同条件下,驾驶人的行为对电池健康状态衰减程度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俞会根  向晋  盛军  王恒  李宁  赵亮 《汽车电器》2014,(12):25-28
电动汽车轻量化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的轻量化课题,探讨锂离子电池应用的可行性。以北汽新能源某一型号纯电动轿车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12 V/30 Ah锂离子蓄电池和12 V/60 Ah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锂离子蓄电池样品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低压用电需求,并且其充放电性能,特别是低温充放电性能要优于铅酸电池。此外,锂离子蓄电池样品的质量较铅酸电池有大幅降低,这对于电动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