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边坡稳定性的加强桩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用桩加固边坡的一种设计方法,该方法有三个主要步骤:(1)计算把安全系数增大到理想值所需的剪力;(2)计算每根桩能提供的抵抗边坡潜在不稳定部份滑动的最大剪力:(3)桩的类型、数量和斜坡中这些桩最合适位置的选择。文中叙述了ERCAP分析法和它所揭示的桩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软土上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颖均 《国外公路》1995,15(1):35-38
该文介绍了软土上加筋路堤旋转稳定性分析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以娄(Low)(1989年)对无加筋路提的工作为依据,它适用于当危险滑动圆弧穿过路堤顶面时的情况,该法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3.
全面介绍了耒宜(耒宜-宜章)高速公路进行施工期沉降动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提出了高路堤稳定动态观测的目的、内容及布点原则,探讨了施工期各阶段对观测精度的要求及达到精度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用压密注浆法加固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路基(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线长面广,多依山坡丘岭而建,为有效处理高速公路段路基(堤)工后沉降面积较大以及不均匀沉降,边坡溜坍及例移的病害,介绍采用压密注浆加固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高填方路段路基(堤)的处理措施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5.
易图斌 《路基工程》2000,(3):27-29,67
介绍朔(县)黄(骅)铁路第九合同段新黄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根据对新黄土一系列工程性质试验资料,提出相应施工方法及要求,达到较好的压实度。  相似文献   

6.
现发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梅河(梅州-河源)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变形病害原因的分析,采用钢花管注浆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措施进行病害处治,并总结了高路堤边坡病害处治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福(州)夏(门)漳(州)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对软基桥头段不均匀沉降的机理进行分析,指出了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介绍了几种整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 (Q/CR 9127—2018)对铁路路堤边坡、路堑边坡、路堤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检算给出3种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给设计者使用带来了较大困惑,对比分析国内外岩土标准,研究关于边坡及堤坝稳定性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分项系数的差异;结合前期的研究成果,确定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的通用表达形式;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稳定性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结果表明:铁路路堤边坡、路堑边坡、路堤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的极限状态方程及分项系数存在统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路堤软土地基沉降的二维反演与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Merchant粘弹性模型,建立公路路堤软土地基沉降的二维粘弹性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方法;从优化原理出发,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根据沉降、孔压以及侧向变形等实际观测信息进行参数反演的合理目标函数形式;采用Simplex直接优化算法(单纯形法)实现参数的反演计算,从而提高公路路堤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传统极限平衡分析法(简化Bishop法)和有限元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优缺点,并结合某高路堤边坡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有无土工格栅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栅,能够显著提高高路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路堤填料动力参数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堤填料的动力特性参数对路基的累积残余变形大小的影响,为实际工程选择路基填料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用2种工况模拟汽车竖向动载;(1)反复作用的半波正弦荷载;(2)考虑汽车行驶间隔效应的不连续半波正弦荷载,并半第2种工况等效为连续的半波正弦荷载。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非线性FEM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相符,验证了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了路基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对路基沉降大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兵  李闯民  张亮 《中外公路》2005,25(4):40-42
目前对填石路堤的压实检测方法与控制标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该文针对填石路堤的特点,以宜(昌)-长(阳)高速公路填石路堤为例,分别用击实法和振动台法确定填石料室内最大干密度;用水袋法测试现场填石料密度,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原级配填石料的最大干密度。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堤压实检测方法,提出了以压实度作为控制标准的压实检测方法,并在现场铺筑试验路段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葛连云  夏登全  马健俊 《公路》2005,(10):141-14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真空预压)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是一种新技术,主要用于软土路堤的地基处理。在软土层较厚时,采用真空预压可以增加施工期间的沉降量,同时减少路堤的工后沉降,使公路运营后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真空产生的侧向收缩变形与堆载过程中产生的侧向挤出变形相抵消,因此,地基不会因为填土速率快而出现失稳破坏。同时,利用路基填土作为堆载,使土体在真空荷载和堆载联合作用下发生固结。固结完成后,地基土的强度可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5.
刘志强 《路基工程》2019,(5):127-131
为研究高路堤沉降变形规律,采用水准测量及全站仪坐标测量的方法,对云湛高速公路(新阳段)高路堤顶沉降、坡脚水平位移及隆起量进行监测,绘制了总位移(累计沉降量)-时间曲线,结合项目概况、施工进度及控制标准,分析填土高度对累计沉降量-时间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坡脚水平位移及沉降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升高,变形呈线性上升;间歇期变形速率放缓;填土完成后变形速率减小,逐渐趋于稳定;②路堤顶沉降变形过程分加速期、放缓期及基本稳定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对填石路堤的压实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现行《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中没有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填石路堤的压实定额,这样,在编制公路工程概预算时极易漏算或少算压实费用。文章探讨了高等级公路堤石路堤压实费用的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工合成材料综合处理填石路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FWD(落锤式弯沉仪)技术对填石路堤进行试验检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论证了试验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填石路堤局部沉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左岸大道长河段是长江主轴左岸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观景、游憩综合功能的滨水快速干道,主要采用桥梁方式。根据城市规划,结合长江主轴交通轴的功能定位,在充分考虑烂泥湖堤、通顺河、四环线(沌口长江大桥)、小军山自然高地、海伦堡小镇、军山堤、基本农田、长江、轨道交通16号线、沌口铁路专用线等控制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左岸大道长河段的总体设计方案,为城市滨江快速路的规划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路路堤加宽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飞 《东北公路》1993,(3):35-37
  相似文献   

20.
郭瑞  郑波  黎晨 《隧道建设》2019,39(4):601-608
为解决下穿隧道施工对既有高填土路堤的影响问题,依托成贵铁路大方隧道下穿杭瑞高速工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施工对上覆地层位移影响、地表纵向变形特征以及下穿施工对地表各特征位置的主要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下穿施工造成高填土路堤层发生显著沉降变形,上覆地层向隧道正中方向产生明显横向位移; 2)大方隧道下穿施工产生的地表纵向变形可划分为微变形区(洞口浅埋沉降区)、强变形区(高填土路堤沉降区)和弱变形区(地表沉降区)3个区域; 3)大方隧道施工分别开挖至洞口、挡墙和公路路面等特征位置时的地表纵向影响范围分别为开挖前方的75、52、65 m,在此影响范围内地层位移变化强烈; 4)拱顶动态沉降曲线均呈反“S”形特征。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模拟计算值与监测值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并最后给出相关施工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