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曲率半径U形预应力束操作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京长江二桥索塔上塔柱节段足尺模型小曲率半径U形预应力束操作工艺试验研究,对U形预应力孔道留孔材料的选用、安装、定位,预应力筋穿束、摩阻系数的测定,张拉工艺探索、张拉力和伸长值的实测和监控等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和可操作性经验,为今后索塔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积累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高架桥预制U形梁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比分析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制U形梁内力、应力状态及变形3方面的力学性能。对先张法和后张法U形梁进行静载试验,详细分析试验荷载下U形梁的刚度及抗裂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先张法预应力U形梁力学性能优越,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国内已建轨道交通U形梁底板横向均为允许开裂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避免底板出现裂缝,提高结构刚度和耐久性,进行U形梁横向预应力的应用研究。针对U形梁为开口薄壁结构、腹板和底板平滑过渡的构造特点,横向预应力采用管道尺寸小的扁锚后张法有黏接预应力,沿两侧腹板和底板呈环向布置。利用空间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轨道梁进行应力分析,计算表明,对于B型列车荷载,当横向预应力筋规格为BM15-2、纵向按1 m的间距布置时,底板应力分布均匀,并满足允许混凝土出现拉应力但不允许开裂的受力要求。横向预应力筋构造布置避开纵向预应力筋、声屏障预埋件等。后张法横向预应力施工不增加张拉台座的施工时间,不影响工期。采用单端张拉、相邻钢束交错张拉的方式,可减少张拉工作量。该U形梁已应用于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并完成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钢轮钢轨、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及胶轮路轨等多元化轨道交通制式在各大城市迎来建设高峰期。以贵阳市有轨电车T2线一期工程为例,对高架区间导轨梁的结构体系和梁型进行比选,从刚度、施工工法、工期、运营维护、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型钢U形梁和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正线及出入段线宜采用H型钢U形梁作为标准段梁体形式;车辆基地内对导轨梁制作精度要求较低,景观效果要求不高,宜用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  相似文献   

5.
空间索面斜拉桥索塔锚固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对某公铁两用斜拉桥的索塔锚固区进行详细分析,从适用、经济、技术先进、施工控制等方面,分别对适合本桥索塔的锚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U形+短直预应力钢束锚固方案为本桥最佳锚固方案。给出U形+短直预应力钢束锚固方案的分析结果,可供类似桥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麦加地铁25mU形先张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研究先张法台座设计及整体预制预应力U形梁。重点解决在沙土地质条件下框架重力式张拉台座的设计与施工,在高温干燥环境下U形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科学优化的U形梁生产线空间布置,采用多台龙门吊倒运模板及移梁,多台泵车同时浇筑混凝土,减少各道工序的相互干扰,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轨道交通高架桥结构形式不断演化。在对比现有轨道交通高架桥中应用的箱梁、T形梁和双线槽形梁等结构形式性能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完成的某市地铁8号线和某市地铁2号线U形梁1∶1静载试验,从受力性能、经济性能、施工方法、设计理念等方面对U形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U形梁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要求,在综合方面较双线槽形梁和箱梁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是索塔主要受力部位。为提高锚固区的水平承载能力并且满足抗裂性要求,通常在混凝土索塔锚固区设U形环向预应力,在受拉区储存压应力从而改善结构受力,因此环向预应力施工质量对整个斜拉桥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锚固区预应力体系主要有钢绞线、高强钢丝两种,由于环向高强钢丝施工时普遍存在张拉工艺不稳定、经常产生断丝超标等现象,严重影响预应力张拉质量,因此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本文依托广西贵港市青云大桥预应力高强钢丝施工实践,通过实测现场U形预应力孔道形状、计算机模拟孔内钢丝位置以及自行研制一种镦头锚体系预应力张拉装置的措施,大幅降低断丝率,提高张拉作业的安全性,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的力学性能,对一座跨度为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U形简支梁桥进行了静载破坏试验。试验中测试了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以及竖向位移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了梁体破坏过程与破坏特征。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主梁的消压弯矩为1.31倍设计荷载,在加载至2.0倍设计荷载时主梁开始进入塑性阶段,破坏荷载为2.7倍设计荷载;加载过程中底板出现较为明显的横向应变,表明底板具有典型的空间板受力效应;梁体破坏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延性,表明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0.
比选京张高速铁路清河站轨道梁的结构设计方案,分析几何参数选择对U形轨道梁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梁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构变形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站内选用U形轨道梁可提供在上下建筑高度同时受限条件下结构承载所需的梁体高度,能有效满足车站内不同线路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的需要;竖向荷载作用下U形轨道梁的槽口总体呈减小趋势,梁上下缘的应力分布不均;道床板上施加横向预应力对于控制梁体应力和结构变形有利;单线、双线U形轨道梁的低阶振动形态大体相同,高阶振动形态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宁波市福明路跨铁路宁波东站斜拉桥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张拉工艺模型试验,通过对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施工控制研究,对此类预应力体系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青山 《铁道勘察》2015,(3):115-120
就上跨高速公路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形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简支钢桁梁、简支钢箱拱的桥梁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详细评价。经综合比选,选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跨越。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高架线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首选形式。U形断面的桥梁结构外形美观、结构经济、施工方便,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结构形式。以青岛地铁人民路节点桥连续U梁设计为依托,对现有连续U梁截面进行优化。利用BSAS程序,通过建立平面杆系模型对2种不同截面的连续U梁进行计算对比,得出2种截面下全桥的变形和受力。在Midas中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对优化截面连续U梁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对比,发现通过优化连续U梁中支点截面特性,变相增加腹板高度,可以有效改善全桥纵向正应力及竖向变形,使全桥结构受力更科学合理,同时大大减少了预应力钢束数量,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速铁路悬臂U形路基的结构设计问题,系统开展了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理念的悬臂U形路基结构设计分析方法研究.基于昌景黄高速铁路试验段项目,对悬臂U形路基的结构形式、外荷载类型、荷载组合方式等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了悬臂U形路基结构承载能力、抗疲劳性能、裂缝控制及挠度变形设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悬臂U形路基结构相较于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等效荷载分析法的定义和原理、悬挑梁预应力筋的找形、悬挑梁预应力筋等效荷载,通过荷载平衡法对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简化的预应力悬挑梁预应力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内外相关规范关于桥梁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与脱轨荷载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U形梁在保持抗倾覆稳定性下的最大侧向碰撞荷载,对比了欧洲规范EN 1991-1-7:2006和TB 10002-2017《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中U形梁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式。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腹板侧向承载力进行仿真分析,明确了U形梁在侧向撞击作用下的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种规范计算得到的最大侧向碰撞荷载有所差异,但均大于3.5 MN;列车脱轨情况下的脱轨荷载模式和作用位置对U形梁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显著;U形梁跨中区域加载侧的底板和腹板在侧向位移加载模式下发生了大面积塑性损伤,腹板还发生了明显的侧向变形;U形梁在侧向撞击作用下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腹板侧向承载力达到极限而发生破坏,通过拟静力分析确定U形梁腹板侧向极限承载力为1.5 MN,结构整体不会倾覆失稳。在设计和使用阶段应对U形梁腹板的损伤和承载力评估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固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1.55 m跨度人行道的U形螺栓为例,结合现场振动测试和U形螺栓试样断口分析,指出南昆线混凝土桥上发生的U形螺栓的断裂为过桥列车激励引起的疲劳破坏,并进行了合理的病害整治.  相似文献   

19.
邯(郸)黄(骅港)铁路跨越卫千渠设计为(40 +64 +40)m连续槽形梁.槽形梁在我国铁路桥梁上应用较少,该梁为我国国内最大跨度的连续槽形梁.针对槽形梁横向刚度及整体抗扭刚度较弱,且钢筋配置密、预应力钢束多等特点,详细介绍了槽形梁预应力施工方法、工艺及其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海轨道交通高架桥U形梁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应用U形梁的工程实践及相关试验研究,对U形梁设计的标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工程实践表明,U形梁结构是非常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桥梁结构,能满足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环保、耐久的结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