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坑的防治措施中,自动化远程监测是一项较为新兴的监测方法。本文以实例从监测点位的布置、方案选择、监测原理及其数据分析处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基坑自动化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的需要,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多元发布平台。该平台包含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网络发布系统和基于GSM的短信息预警发布系统。网络发布系统采用3层B/S架构,以Asp.Net为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Internet环境下监测信息的管理和分析。预警短信息发布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预警值,将监测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通过在四川某高速公路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中的应用,表明了该平台提高了监测信息发布的效率,丰富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群众生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灾害类型及所在位置,就变得尤为重要。文中所述监测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灾害信息,然后将结果以声音、图形等形式显示出来,从而起到预警作用。系统实用性强、地质灾害分析正确,有利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TLJ900型架桥机为监测对象,设计了一套基于GPRS的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机载可编程控制器(PLC)、无线传输模块GPRS DTU以及远程监控中心的服务器等组成;其中,PLC在完成架桥机整个工作过程主控功能的基础上,同时将采集的钢结构应变、支腿倾角等信息通过GPRS DTU模块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实现数据实时显示、数据分类存储、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架桥机的远程安全监测设计目标,此系统可为架桥机远程故障诊断和维修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电源的自动化远程监控成为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在分析TCP/IP和智能设备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通信电源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监控中心与通信电源的远程通信,可对通信电源进行遥测、遥信和遥控,并将通信电源的相关运行数据存入数据库,方便对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本系统已在实际通信电源监控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自动化监测安全性的定义。分析了自动化监测系统关键环节信息采集的接口。论述了其安全性,对信息采集过程中,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基于NI公司DAQ数采卡及LabVIEW的硬、软件开发平台的大型桥梁健康状况远程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组建测量网络的方法,通过现场采集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该实现方案还可用于大坝、公路桥、巨型建筑体等大型结构的远程健康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连栋棚室内环境参数经常变化且存在一个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参数范围,本文设计了一种对连栋棚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的系统.系统以ATmega16为核心,依托GSM网络为远程通讯信道,能实现管理人员远程查询、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系统故障短信报警这三大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是...  相似文献   

9.
李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160+162-160,162
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两大必须要考虑进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安全性和耐久性是一项工程能否保证人身安全和长期为人民服务的两项指标。特别是桥梁设计,对这两项要求尤为重要。主要针对在桥梁设计中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实现程度展开论述,并对桥梁设计中安全性和耐久性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关探讨,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施工阶段或运营阶段路堤边坡结构潜在的稳定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变形监测工作。针对监测所获取的变形监测信息必须建立合适的数据分析模型,从而对路堤边坡的稳定安全性态进行评价。通过对实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监测工作中获取的变形监测信息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变形监测信息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监控模型,并且进一步拟定了监控指标对试验路工程中的边坡稳定安全性态进行了动态监控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核心部分———GPRS监测站应用了当前流行的GPRS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介绍了GPRS监测站的设计及实现方法。GPRS监测站以微处理器Rabbit3000为核心,将井下上传的瓦斯浓度等数据,通过无线modem经GPRS网络发送到Internet上的远程监控中心,并在远程监控中心完成数据的存储和显示。这种新型的煤矿瓦斯安全监测系统非常适合于对边远山区的煤矿实现无线的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2.
随桥敷设给水管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给水管线敷设方式,方案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桥梁设计规范来选择适用的给水管线随桥敷设方式。以当前给水管线随桥敷设的设计方案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何对工作的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敷设质量。  相似文献   

13.
建筑电气安装是一项系统性很强且施工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做好每个安装环节是确保安装质量的前提。以一小高层住宅为例,探讨了建筑电气安装中管线预埋、电缆敷设及接地防雷等工作的施工要点,为同类工程的电气安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连栋棚室内环境参数经常变化且存在一个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参数范围,本文设计了一种对连栋棚室内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参数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的系统.系统以ATmega16为核心,依托GSM网络为远程通讯信道,能实现管理人员远程查询、自动调节环境参数、系统故障短信报警这三大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具有性价比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为提高单位生产率和推广连栋棚室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线路勘察方面,黄土滑坡分析是地质灾害勘察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结合实际工程对线路勘察中遇到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实际的勘察工作和理论论证,以典型的实例说明了黄土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滑坡的稳定性以及对线路工程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滑坡的建议,为该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报告表格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繁琐的工作,要求内容全面、规范、形式简洁、美观,且数据计算要准确、快速。利用Microsoft Excel强大的表格处理功能和数据计算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远程通信铁路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机车运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将机车的运行信息、故障信息及机车的参数信息通过远程移动通信技术直接传输到地面监测系统,解决了长期以来铁路地面无法实时采集机车数据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机车的远程实时监测。利用电子地图技术实现对运行机车自动跟踪、定位、轨迹实时显示;采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思想对实时故障进行诊断处理、指导司机操作,确保行车安全;对机车参数信息进行存储、分析、;12总,为机车操纵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为状态修提供原始数据。主要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各模块的设计思想,可以为其他远程监测系统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问题的提出 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于2002年7月对电车整流站实现了远程综合控制工程.由于引入了计算机控制技术,使得整流站的值班操作实现了远程化,实现了整流站"三遥",即:"遥测、遥控、遥信",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使供电值班质量大大提高.但是,鉴于技术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这项工作的发展比较迟缓.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逐渐普及,实现整流站的远程控制工程已经不再昂贵和困难了,现在我国大部分有无轨电车的城市,基本上都对整流站进行了自动化技术改造,实现了整流站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减少了整流站值班人员的数量,甚至实行了‘无人值守',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是件好事.然而,个别远程控制自动化整流站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整流站与调度中心距离又较远,处理事故不太方便,因此,在对整流站进行自动化操作的同时,还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这是一个对整流站的远程综合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秦壮  刘莉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27(4):75-75,77
传统的供热管道敷设方式,是将管道敷设在专用的地沟里。这种方式耗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工程量大,工期长,与其他专业交叉作业多,尤其在有限的竖向空间内又需占有很大的位置,给室外管网的综合工作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并且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保养维修。因此,供热管道的有沟敷设在经济、耗能及保证工期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而直埋式保温管刚好弥补了有  相似文献   

20.
一种结构安全监测及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TMS320LF2407和以太网的结构安全监测及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对系统硬件设计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就A/D转换及网络通信软件设计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系统解决了数据采集卡与以太网接口并进行远程数据传送问题,通过在Labview平台下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查询、分析等功能,有利于寻找大型结构振动-安全规律,为测控系统向网络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可用于桥梁、大坝等大型结构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