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雷达无源干扰手段中,箔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箔条干扰主要有遮蔽干扰和质心干扰两种形式。在介绍低空目标的多路径应形成的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低空箔条云的质心干扰造成的影响,对在各类特定战术情景中使用箔条干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质心干扰的原理和影响质心干扰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提高箔条质心干扰作战成功概率的六种方法和途径,为舰艇指挥员正确使用质心干扰提供作战使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箔条质心干扰发射机动决策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敌反舰导弹的来袭方位、作战海域的海况(主要指风向风速),如何确定干扰弹的发射方案、本舰规避机动方案,是箔条质心干扰防御敌反舰导弹战术运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采取动态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箔条质心干扰的效果与导弹威胁方向、干扰弹发射舷角、舰艇规避机动方向、作战海域的风速风向等要素的关系,获得了箔条质心干扰的发射机动原则,对提高其干扰的成功概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提高舰艇编队质心干扰效果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心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编队条件下质心干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二次质心干扰”提高编队质心干扰效果的方法,通过仿真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舰载箔条质心干扰效果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了箔条质心干扰机理分析,然后提出了两种箔条质心干扰效果的评定方法及评定准则,并给出了实际算例,对评定准则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舰载箔条质心干扰效果评定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对采用毫米波末制导技术的反坦克导弹实施质心干扰的行动,构建了箔条诱饵干扰模型,给出了成功实施质心干扰的条件。推导了坦克分队纵队行进和横队冲击时有效实施质心干扰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仿真的方法,对旋转式发射装置箔条质心干扰防御反舰导弹的干扰弹发射决策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舰载旋转式发射装置箔条质心干扰发射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提高箔条质心干扰成功概率的主要战术途径和战斗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箔条质心干扰的作战使用问题,分析了质心干扰的原理和需要满足的使用条件,建立了舰船、箔条云运动模型以及雷达反射面积模型,推导得到质心和导弹的运动模型,根据模型仿真得到了质心干扰的效果与干扰弹发射舷角、舰船机动角度以及作战海域的风向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定条件下最佳的干扰弹发射决策和舰艇机动决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隐身舰艇红外辐射强度小的特点,针对隐身舰艇红外质心干扰作战运用问题,对红外质心干扰时机、红外诱饵弹的发射区域、发射舷角和仰角、发射数量进行了研究。对新型隐身舰艇的红外质心干扰作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可能面临的干扰手段。将受干扰阶段分为开机搜索阶段和跟踪阶段。按照敌方施放干扰的战术意图,将开机搜索阶段可能面临的干扰分为迷惑干扰和冲淡干扰两类,将跟踪阶段可能面临的干扰分为转移干扰、质心干扰、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四类。研究了开机搜索阶段重新搜索时目标的选择方法和依据,以及跟踪阶段对抗各类干扰可采用的措施及预期对抗效果。对研究雷达/红外成像复合制导的干扰与抗干扰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干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冰  马飞  范江涛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4):110-112,126
在分析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干扰方法进行了讨论。重点对噪声压制和应答机占据两种方法的干扰效果进行理论计算和数学仿真,研究成果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干扰技术的发展和作战使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漫反射假目标有源干扰技术和转移式光纤无源干扰技术两种不同激光制导干扰技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比分析这两种激光制导干扰技术的技术指标。得出两种不同干扰技术的优缺点,为对激光制导武器实施更为有效的干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其工作原理及特点着重讨论了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干扰技术,包括有源欺骗干扰和有源压制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