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内河水运事业的发展,以及大量水泥驳船、陈旧木船的更新改造,钢质货驳的生产量逐年上升。对内河中小型船厂来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如何更多更好地造出不同吨位的内河货驳,为航运事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二是如何通过批量建造内河货驳,提高本企业和社会的最佳经济效益。江苏省无锡船厂自1980年水泥驳停产后,接着进行钢质内河货驳的试制与批量建造。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在生产管理上和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郑守仁 《江苏船舶》1992,9(1):37-39
<正>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船东(尤以新加坡为多)委托江苏许多中小型船厂大量制造各类拖轮及大吨位甲板货驳,并普遍要求入ABS船级。ABS即美国船级社(American Bureauof Shipping)的英文缩写。船舶入级是船东自愿申请接受某个船级社规定的检验,以求取得该社的船级。入级检验合格后,由船级社发给船级证书,授予船级符  相似文献   

3.
胡济人 《江苏船舶》2006,23(2):9-11
针对500 t舱口货驳因载重吨位相对较小的问题,提出了船舶改造方案,介绍了船舶结构改造设计的主要工艺要求。经船舶实际运营,500 t舱口货驳的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从总吨位与净吨位的定义出发,通过对典型船舶的计算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内河甲板货驳的净吨位系数;并区分不同功能与用途,提出了内河趸船的净吨位系数,为修订完善吨位丈量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胡建明 《造船技术》1990,(11):23-25,13
本文介绍了500吨级分节驳采用舷侧数个箱体分段和整底平面分段建造工艺。为中小型船厂承建同类型船舶缩短船台建造周期,提高质量,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地方中小型船厂在建造出口甲板驳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应用成组技术和高效焊接技术的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地方中小型船厂在建造出口甲板驳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应用成组技术和高效焊接技术的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缩短造船周期。  相似文献   

8.
李焕荣 《江苏船舶》1996,13(1):22-24
气囊上下不工艺很适合中小型船厂使用,具有投资少,适应性广,操作安全,省时省力等优点。但由于早期的气囊强度低,寿命短,不能满足大吨位船舶下水的要求,一度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重视科技创业,开发出第四代高强了囊,使下水吨位不断突破记录,请看该厂发来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精度管理在国内船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小型船厂推行精度管理的难点,阐述了在当今船市低迷、竞争惨烈的局势下中小型船厂推行精度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适合中小型船厂推行精度管理的实施步骤和措施,希望能为中小型船厂推行精度管理、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船艇》1993,(9)
C172 我国内河最大的船舶“翠洲号”交船我国内河目前吨位最大的船舶—16000吨自航自卸式原油驳“翠洲号”,8月26日在江西江州造船厂签字交船。这艘油船总长136.2米、型宽22米、型深11.6米、设计吃水9.10米。全船共有18个单元货油舱组成,装备有先进的消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第一艘双体内河集装箱货驳的改装概况、主要参数及使用效果,为旧型内河货驳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入英国劳氏级的赫雷玛公司的H114号运输驳最近用于运输菲利浦石油公司北海油田的莫林平台甲板结构整体,该甲板结构重达18,600吨。鉴于运输驳上每个支撑点的受力可达4000吨,平台甲板的设计者布朗·路特公司要求英国劳氏船级社对运输驳的结构布置进行特别检验,以保证运输驳在运输甲板结构过程中能保持入级要求。在选定H114号运输驳运输甲板结构时,该运输驳正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NSM船厂建造。在交船前,这家船厂已采用甲板上箱形纵桁,甲板下纵桁,横材和管形斜角支柱等,在放  相似文献   

13.
曹廷 《江苏船舶》2011,(4):43-44
客渡船、交通船等小型船舶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由于其尺寸相对较小且船体线型变化较大,在焊接时多为手工施焊。沿江分布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船厂,船舶手工焊仍是主要甚至惟一的焊接手段。本文对焊接工艺评定、焊缝缺陷及其修正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对手工焊接工艺、焊缝质量的检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小型船厂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宁波东方船厂信息化实践为模版,通过分析当前船厂的生产状况,研究设计了利用通用软硬件设备构建的船舶建造进度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技术先进,使用维护方便,能够满足中小型船厂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平 《江苏船舶》2004,21(2):9-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路运输市场呈现繁荣的景象。船舶运输不仅数量快速增加,而且向大功率、大吨位方向发展。京杭运河运输船队由过去的1000多t发展成现在的5000—6000多t船队。单艘货驳主要是单舷、单甲板具有纵通长大舱口的单底货船。随着主尺度的增加,货舱口尺雨也越来越大。这类船舶在营运几个航次以后,往往会有船体、舱壁变形,舱口角隅及围壁等处脱焊、开裂等现象发生,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隐患。这类货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6,(6)
今年五月份,是我国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诞生十五周年暨第四代气囊问世五周年。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又传来了湖北浠水船厂使用第四代气囊成功的下水了两条8000吨级,自重达1200吨的宽体甲板驳的喜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气囊下水自重量最大的一次,标志着我国船用气囊已突破大吨位下水的难关。这是对第四代气囊的一次检阅,也是对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最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17.
彭吉祥 《造船技术》1995,(4):18-20,37
本文列举了中小型船厂焊接中的质量问题,指出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性并为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黄河浅吃水机动驳的线型设计及试验,提出浅吃水双尾船尾部线型设计中螺旋桨上方隧道的大小对推进要素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泰兴船厂建造出口甲板驳为例介绍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取得的较好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驮驳下水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横向下水方法,这种方法的1∶20模型试验已在东海船厂获得成功。今年6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东海船舶修造厂召开了“下水驮驳模型试验”评审会,会议认为,下水驮驳模型试验是一项首创性的重要科研项目。用驮驳载船横向下水的方法在试验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驮驳下水是一种利用涨潮来压缩空气使驮驳载船逐步升高至满载吃水浮起,然后将其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