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技术将通信网的描绘分解为包含相邻的两个节点和两点间电路的多个链节,建立计算机关系型数据库记录每个链节信息,实现对网络描述,并据此生成信息齐全的网络结构示意图,将结构图中数据插入到CAD制图中,随数据库数据变化自动刷新。微机数据库由两个工作表合并成一个工作表,使数据输入更简便易行,提高实际使用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周勇 《中国铁路》2012,(3):49-52
现阶段我国铁路数据通信网存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网、客专数据通信网、铁通划转数据通信网三张子网络,各子网运营及维护彼此独立.为适应铁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有效整合,必须建设统一的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对现有网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整合,这是铁路数据通信网发展的当务之急.针对铁路数据通信网发展现状,提出铁路通信数据通信网整合的建议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测绘精测网成果数据管理性差、共享性与流通性较低等问题,将网络GIS技术应用于精测网成果管理之中,构建基于网络GIS的精测网成果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体系结构以数据库为技术核心,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持,将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服务器与系统框架进行融合对接,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Web GIS系统平台,可将精测网成果管理平台分为综合地图、测量数据管理、成果管理、统计与分析、用户管理五个子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成果管理方式,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精测网成果的综合统一集成化管理以及数据成果信息发布的网络化与电子化,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精测网成果数据的保密性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系统对铁通业务的发展与管理十分必要。如何在不同网络上共享同一个数据库,介绍一种方法,用私网IP建立一个小局域网,实现铁通台账管理系统在计费网和互联网上的共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英国政府城际高速铁路计划,日立铁路欧洲公司已经选择诺曼数码(Nomad Digital)公司为其超特快(Super Express)列车提供车载服务器。上述服务器将为所有运行数据(包括来自列车管理系统的诊断信息、能耗数据、座位预定信息和列车时刻表信息)的车地传输提供一个单独的网关。上述通信网关将会采用诺曼数码公司的R3500  相似文献   

6.
铁路数据通信网始建于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三期的建设.作为铁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铁路数据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程度,已经成为铁路通信网络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三期的建设,铁路数据通信网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在国内,成为仅次于邮电的第二大数据通信网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数据通信网在通信网络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铁路数据通信网的发展过程、具体设备的配置方法,以及VPN(虚拟专用网)技术等方面出发,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阴同 《中国铁路》2014,(3):34-36
GSM-R通信网在提供基本语音通话业务外,其主要任务是承载与铁路运输安全相关的列控、列调等控制信息传输业务,因此对通信设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已发生质的改变,对日常运营维护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提出更高要求。GSM-R通信网安全监测系统是实现"GSM-R通信网7×24 h实时监测"的重要手段,可以对通信网所有接口(除空中接口外)的信令进行集中式实时监测,为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日常维护、故障分析和网络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数据通信网及运维管理现状,建立铁路数据通信网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针对IP地址资源、设备基础资源、业务运用资源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智能铁路发展需求,支撑铁路5G-R专网、下一代承载网、物联网等新型铁路通信网的建设和运营,通过分析铁路通信网现状,面向通信网运行管控体系创新、能力提升、敏捷服务、可信网络等发展目标,开展了规划设计和技术方案研究,并提出几种创新应用的典型场景,为铁路通信网运行管控组织体系的数智化转型和云网协同的智能化演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MPLS网络的工作原理,提出将MPLS-VPN网络结构应用于公路检测网,能够解决现有网络的瓶颈弊端、提高网络安全性、满足高速公路监测网的需求;研究发现网络边缘MPLS标签和DiffServ模型的分类过程具备相似性,由此提出:在MPLS网络中引入DiffServ模型,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借助MPLS标签进行区分服务,提高QOS.仿真实脸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改善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层的扩展性,满足公路检测网的实时性要求,提高公路网数据资源共享,促进交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