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内河水运主通道的布局规划是"两横一纵十八线",由20余条河流组成的约15 000 km航道,目前我国已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干线和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右江及红水河等建船闸900余座,其中大中型船闸300余座。船闸的修建改善了航道的航运条件,提高了航道的通航等级,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以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的建设为代表,我国的船闸设计、施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文中对我国船闸建设及技术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殷志权 《交通科技》2014,(2):170-173
通过对江苏内河航道水下障碍物检测和清除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内河航道管理的需求,以及内河航道数字化测量船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下障碍物的检测思路,并对清障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推荐了比较合理的水下障碍物检测、清障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吨位船舶的增多趋势不断加快,航道条件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船闸逐渐不能满足现有船舶过往的需要,对航道和船闸的安全带来了较多安全隐患。江苏省航道已经形成了航道网,并且形成了规划方案,芒稻河规划等级为三级。通过对芒稻船闸原设计规模和运行现状的搜集整理,分析船闸存在的诸多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以及与规划航道存在不匹配等问题,阐述了船闸扩容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199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91内规》)关于船舶在干、支流交汇水域航行、会让和避碰方面的规定,虽然比1979年《内河避碰规则》有较大的进步和完善,但由于全国内河干、支流航道纵横交织的地方特殊性和全国性法律的原则性及统一性,由一部统一的《91内规》去明确具体地规范全国各处的干、支流次汇水域船舶航行避让关系,也是不客观和不现实的。经过对《91内规》10年的适用实践,笔者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对内河“干、支流交汇水域”的规定加以补充,使其进一步完善,规范船舶的航行和避让运行,避免或减少船舶在该水域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文中分析了内河航道科技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当前国家对内河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内河航道科技发展的不足,并分析了内河航道科技发展需求。最后从航道系统整治技术、数字与智能航道技术和航道生态建设技术等3方面预测了内河航道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京杭运河邵伯三线船闸跨闸桥梁42m组合箱梁工程的施工过程,重点对42m组合箱梁的安全吊装进行了分析、验算,阐述了内河航道大跨径组合箱梁的预制、运输、吊装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数字交通     
《驾驶园》2017,(12)
正长江航道"645工程"开建11月8日,长江中游蕲春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简称"645工程")的建设序幕。"645工程"完成后,1.3万吨级内河船和1万吨级江海船可直达武汉,5000吨级内河船可直达宜昌。实施"645工程",将助力解决长江干线航道"两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河航道特点,对内河航道管理信息化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航道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是促进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内河航道信息化能提高航道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和发布能力,提供快速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促进航;道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高效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唐健 《交通科技》1999,(2):22-23
以江苏省扬州市航道维护工作为例,简述维护工作在内河航道发展中的意义、效果及展望,以期交通行业加强对内河航道维护工作的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10.
内河水运是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运输方式。航道是承载水运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一般而言,在航道等级、尺度确定后,影响航道通航条件的主要因素是航道设施及航道维护、  相似文献   

11.
蔡远  陈杰  祝骅 《交通科技》2003,(5):17-20
针对内河航道挖泥船、起重船使用特点,研制拼装式多功能工程船,使该种船型既可以承担内河航道沉船打捞、桥梁吊装,又可进行内河航道挖泥疏浚,以提高该种船型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电子航道图是各类航道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核心内容和数据基础,对相关规范的研究是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关键保障。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内河电子航道图有关标准规范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制定的意义,提出了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规范制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江苏省内河航道基本情况,对内河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制定、调整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京杭运河航道标志工程的管理、设计、施工实践,提出制定统一的内河航道标志技术标准以规范全国的内河航道标志的必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关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5.
G1501高速公路跨泖港大桥上跨平申线(上海段)航道。该航道是《上海市“十二五”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中首批启动建设的航道,为黄浦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目前航道等级Ⅴ改Ⅳ。改造过程中航道上桥梁被船撞风险高,通过对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工作模式与参数化技术、多源数据三维测量空间的平面转换算法与工程实现技术、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通航异常行为的判别技术、桥梁预防航道船舶碰撞预警系统性能优化与工程测试技术等内容进行研究,突破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复杂背景下航道多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桥撞击态势预测等关键技术,泖港大桥采用主红外、可见光和激光测距三类传感器复合体制的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系统。从而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自动航道桥梁主动防撞监控及预警,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如何提高内河各等级航道船舶通过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总结内河船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适应各等级航道标准船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浅谈川江航道特点对船舶避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川江航道水流特点和船舶会让具体情况,结合《内河避碰规则》,着重分析阐述川江现有航道对船舶避让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对川江航道和船舶会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船舶实际吃水深度是航道部门决定船舶能否过闸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以盐邵船闸为工程实例,用单波束声呐阵列自动测量过往船舶的实际吃水深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钩测"难题,为航道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水声纳”技术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水声纳”技术于内河浅水航道测量的新方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内河浅水航道水下地形测量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要充分发挥航道交通运输的作用,并且能够合理的开发并利用水运资源,内河航道的养护工程中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在开展对航道的养护工程时,由于其主体大都在水下位置,为进行施工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较高的测量技术与施工技术的支持,来提高内河航道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作者分析了在内河航道养护工程中采用的主要测量技术,并简要的介绍了其中应用到的相关仪器设备,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航道测绘中的具体应用,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