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宿迁市市府东路京杭运河特大桥主桥为65m+105m+65m的连续箱梁桥,为保证施工过程结构应力(应变)处于安全状态,成桥线形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实施了有效的施工控制。该文介绍了施工监测模型和现场施工监测的理论和方法,给出了施工监控的主要结论,结果表明通过施工监控,成桥线形和应力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参数的敏感性,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对主要参数进行控制。以广东徐坑口大桥主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考察混凝土重度、弹性模量、预应力初始控制应力、施工荷载对施工过程最大悬臂状态、成桥状态线形的影响程度。通过均匀设计法对4个参数进行交叉运算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参数敏感度大小。结果表明:混凝土重度和施工荷载对施工中悬臂状态线形影响较大,混凝土重度和初始控制应力对成桥状态线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维义大桥为主跨288 m的连续钢桁拱桥,该桥钢梁采用临时支墩搭设膺架半悬臂拼装法架设,为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及线形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指导施工,运用无应力状态法,采用桥梁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空间模型对该桥进行全过程施工控制.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线形、应力、索力、钢梁抗倾覆稳定性等控制指标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成桥的线形和内力状态与控制的预期目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斜拉桥安装计算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利用分阶段施工桥梁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无应力状态按制法的基本原理确定斜拉桥施工中间过程理想状态.以桥梁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必须满足成桥目标状态要求作为控制条件,直接由斜拉桥最终设计成桥目标状态求解桥梁施工过程状态的内力和线形.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收缩和徐变实际上是改变了构件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应通过施工中的预拱度来调整.  相似文献   

5.
宁波外滩大桥是一座独塔四索面异形斜拉桥,为确保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和成桥状态下的安全和稳定性,保证桥梁结构成桥状态的线形和内力值符合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结合该桥特点分析了该桥施工控制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主塔和主梁的应力、主塔偏位和主梁的线形、斜拉索索力等作为主要控制内容,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在主塔施工、中跨主梁梁段施工、合龙段施工和成桥施工4个主要施工阶段分别监测各个主要控制内容,通过监测数据判断施工过程中各主要控制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在成桥阶段进行了全桥通测,得到成桥状态下的线形和结构内力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拟合情况,从而确定此研究控制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实例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5)
斜拉桥成桥状态的主梁线形及结构内力作为施工验收的主要衡量指标,与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安装程序息息相关。为分析施工偏差,针对施工过程中斜拉桥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控制,以郑万铁路上行联络线特大桥上跨徐兰高铁斜拉桥为背景,借助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通讯和传输系统及监控中心建立自动无线监测系统,实现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关键截面应力与索力的实时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以及时进行安全度评估和调整,保证结构始终处于安全状态,确保转体过程的连续性,最终使得成桥状态的主梁线形与结构内力接近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葑溪大桥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悬臂浇筑和支架现浇非对称施工特点,建立施工控制计算模型,探讨影响主梁线形及斜拉索索力的因素,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对主梁线形、内力、索力、牵索挂篮应力和变形进行有效监控.施工控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主桥轴线实测标高、桥梁应力状态、成桥索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挂篮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及变形情况与试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系杆拱桥在钢拱肋和钢梁拼装过程中线形的确定和控制等问题,通过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系杆拱桥施工控制方法,利用系杆拱桥构件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建立了拱桥施工中间过程与最终成桥状态之间的联系,避免了系杆拱桥成桥后繁琐的调索步骤,并以某在建系杆拱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数值模型,对该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系杆拱桥线形及索力控制方法计算准确,可行性好,实测拱肋、钢主梁线形偏差以及吊杆索力偏差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可节省工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曲线钢箱梁斜拉桥成桥后达到合理的内力和线形状态,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基于无应力状态法,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全桥施工控制.在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下,计算了钢箱梁的制造线形,悬臂拼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拼装,并保证合龙段的无应力拼装,则最终成桥必会达到合理成桥状态;讨论了无应力索长的计算方法,用无应力索长差实现全桥调索的一次性完成;该桥的横向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水平横向弯曲效应明显,弯扭耦合效应并不明显,可按直线桥对主梁进行线形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成桥后索力误差在5%之内,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内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0.
移动模架施工箱梁的线形在施工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正确地设置预拱度对于保证成桥后的线形顺畅,达到成桥状态的设计线形至关重要。文中通过移动模架施工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结构建模分析,结合襄阳市汉江三桥滩桥箱梁移动模架施工,讨论了施工过程对箱梁线形的影响特征和线形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逐步正装计算分析法,利用桥梁博士软件对漳龙铁路跨线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桥梁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变形、内力和危险截面上的应力,得出其施工全过程的结构构型、内力状态及控制参数。基于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及时调整后续施工梁端立模标高,确保主梁线形平顺、主梁和桥墩应力变化控制在规范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并确保成桥后结构内力和线形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监控过程中线形的确定和与控制问题,详细阐述了其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应的线形概念、推导过程及线形控制要点,并以无应力状态法为基础,结合工程案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1座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数值分析,从设计线形开始,连续推导出成桥线形、成拱线形、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用以指导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昆  李景成 《桥梁建设》2012,42(3):44-49
针对悬臂拼装斜拉桥的线形控制问题,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提出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主梁线形控制的方法。该桥为对称独塔双索面塔梁固结体系,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分析钢箱梁在不同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的制造线形和安装线形。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安装线形随施工临时荷载的不同而改变,制造线形是结构的稳定量,只要保证梁段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无应力线形是惟一的;实桥安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安装,无论施工过程如何改变,最终成桥阶段的内力和位移与理想目标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刚性索悬索桥施工过程中桥梁真实的应力和线形状态,针对刚性索悬索桥的主缆在塔上张拉,其索力形成机理为主动受力的特点,研究计入主缆外包钢套筒、吊杆外包钢套筒作用的主缆张拉有限元法,并采用该方法对无应力索长控制法、张拉力控制法、塔顶有效索力控制法和跨中有效索力控制法4种主缆张拉控制应力方法确定的成桥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应力索长法与张拉力控制法的索力差距十分微小、主缆的存余有效索力与常规悬索桥模型的较为接近、成桥状态的变形最小,较利于结合构件安装线形的调整控制成桥线形。经有限元模拟和张拉控制应力修正,对某刚性索悬索桥进行了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实桥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江顺大桥主桥为主跨700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该桥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边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保证成桥后的线形及内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杆系有限元模型,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施工控制中,采取了桥塔应力及线形控制、塔内斜拉索锚固块预抬量及钢锚梁预抬量控制、主梁的钢箱梁制造线形及施工线形控制、斜拉索的下料长度及施工中斜拉索索力控制等关键控制技术。成桥后对桥塔应力和偏位、主梁测点高程、斜拉索索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各数据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均吻合较好,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成桥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6.
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施工过程复杂,索力的施工控制与成桥状态具有相关性.索力的施工控制是将设计理论状态转变成实体受力的过程,是斜拉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控制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可靠,主桥线形合理、顺利合龙及成桥后结构内力合理.尤其是悬臂施工的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使成桥后桥梁线形和内力的可调范围都比较小,因此需要对斜拉桥索力施工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实现桥梁设计状态.以东合大桥为施工背景,浅谈斜拉桥索力分析及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使某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在成桥后其几何线形和应力与设计理想状态一致,分别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计算、施工、测量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仿真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得出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成桥线形和应力的敏感参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计算误差、施工误差及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团泊新桥(独柱斜塔空间扭面背索混合梁斜拉桥)的成桥线形和索力、应力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该桥结构特点及主要施工过程,确定该桥施工控制以桥塔线形控制为主,索力的确定采用基于正装法及最小二乘法原理的优化方法,该桥斜拉索控制张拉索力的确定分桥塔悬臂施工和体系转换施工2个阶段进行.通过参数识别确定将背索和前索索力作为重点识别的结构参数.桥塔目标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塔柱拼装线形控制与索力调整控制来实现.塔柱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合理的索力张拉顺序保证桥塔施工中及成桥状态的内力安全,桥塔线形控制包括塔柱拼装线形与塔柱整体姿态2部分.团泊新桥成桥后各控制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杭台铁路椒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索面、双主桁钢桁梁斜拉桥,主梁采用边跨顶推、中跨悬臂吊装的总体方案施工.为使成桥线形、结构内力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主桥施工过程安全,根据总体施工方案,采用M 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施工过程计算模型进行结构正装计算分析;根据无应力状态法,中跨悬臂吊装阶段按照"线形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20.
以沱河大桥为例,介绍了桥梁施工监控的实施方法。桥梁监控中主要控制梁的内力(应力)和挠度,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和成桥状态的主梁的挠度和应力。根据已知资料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相应施工阶段进行模拟,计算桥梁结构在各个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受力状态和工作情况。通过分析挠度、应力在实际和理论上的吻合度得出主桥成桥线形过渡自然,达到了施工监控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