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1467个商港,其中包括165个海港和1302个江河港口。  相似文献   

2.
长江水系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水系,长江干流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运主通道,拥有主要通航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水、汉江、赣江、合裕线及江南水网骨干航道等数十条。目前水系内拥有三级航道3070公里,四级航道1833公里,五级航道2785公里,拥有主要港口780多个,泊位2.12万个。在长江干流营运的航运企业约2000家,总运力为1142万载重吨,其中江海轮3750艘,载重量为3920万吨。  相似文献   

3.
<正>梧州航道管理局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管理局,现有职工300余人。行使着西江干线贵港至梧州290.5公里、桂江昭平至梧州150.8公里的航道航标维护、航道行政管理、船闸监督管理、水路运输检查等职责。辖区贵港至梧州Ⅱ级航道,是目前广西内河航道等级最高、科技含量最高、航运最繁忙的航段,承载着广西内河90%的运量。梧州航道管理局坚持"一切为船方服务、全力保航道畅通"理念,紧紧围绕"保畅通、保安全、保运输、保稳定、促发展"中心工作,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内河航运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具有发展水运的优越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航里程、通航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在4月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内河通航里程12.7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等级航道里程6.64万公里,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35万公里。2018年水路运输货物运  相似文献   

5.
白木  周洁 《综合运输》2002,(3):12-16
<正>运转不畅 发展滞后 我国是一个江河湖泊众多的国家,适航河流多、里程长,有着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条件和悠久历史。但近年来,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蓬勃发展相比,内河航运却明显滞后,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比重不断下降。 目前,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1万多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占总里程的78%左右,水深在1米以上的航道5.76万公里。由于缺乏系统开发,内河航道大多数处于自然状态,千吨级航道只有5400公里,仅占全国通航总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东临黄海、地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港口吞吐量最大的省。江苏拥有近1000公里海岸线,800余公里长江主江岸线和690公里京杭运河,全省内河通航里程2.4万公里。然而,据数据分析,2005年,上海港和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超过了1800万标箱、500万标箱。与之相比,江苏省仅完成了305万标箱,相对“弱势”的集装箱吞吐量,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两翼”的地位,以及江苏省经济大省的实力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冯浩 《综合运输》1999,(4):9-13
<正> 水路客运是我国综合客运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水路客运主要在宜航地区开展,因此,水路客运运网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沿海遍布于1.8万公里的海岸线及近海岛区;内河则集中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和江南水网地区。目前担负水路客运的大型骨干航运企业主要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上海、大连海运集团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及黑龙江航运局,分别担负着远洋、沿海、长江干线及黑龙江与松花江旅客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谢院士,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同样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拥有47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东部和南部的海岸线有1.8万多公里。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的港口建设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那么港口建设科技的进步是不是只能让东部地区受益呢?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的视点选择到足够的高度,能够俯视亚洲大地,那你就会注意到,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太平洋之间,大自然划出一条曼妙壮丽的连线,那就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江干线航道作为唯一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水运主通道,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按照我国内河水运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长江干线航道要得到系统治理,通航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建成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在长江航运和全国内河系统率先实现现代化。日前,交通运输部"第十期科技  相似文献   

10.
黄强 《综合运输》2002,(11):13-15
长江航道网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道网,拥有通航里程约5.53万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1/2强,而完成的货运量则占全国内河运输总量的七成以上。长江航道网建设事关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大局,加强有关问题研究十分必要。长江航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全长6300余km,流经十二省市区,支流沟通南北,涉及十九省市区。流域面积180万km2,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资源蕴藏丰富,历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目前长江流域以18.8%的国土养育着我国约40%的国民,贡献了超过40%的国内生产总值,随着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具有发展内河水运优越的水资源条件,虽地处华东内陆腹地,但居中靠东,临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00多条,航道里程6507公里,全省拥有营运船舶2.76万艘,1600万载重吨,2009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65亿吨,水路货运量2.73亿吨。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长江、淮河在安徽境内互不连通,打通长江与淮河,对于充分发挥安徽水运优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谈谈我国内河船舶的系列化、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宁  朱美琪 《综合运输》2000,(10):33-35
<正> 我国内河航运与发达国家内河航运相比,比较落后。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通航1000吨级的驳船航道里程均占全国航道里程的50%以上,我国仅占4%左右;在10万多公里的内河航道中,近50%的航道水深不足1.0米。我国内河航运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不够重视。近年来,国家对内河航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识不断加强,我国在“九五”期间部署了在  相似文献   

13.
顾宏明 《综合运输》1998,(11):24-27,35
<正>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为尽快 建设我国大陆海岸上的国际干 线集装箱枢纽港而大声疾呼。干线集装箱枢纽港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和世界海运接轨的渠道,但是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2亿人口、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年进出口外贸额超3200亿美元的大国,竟长期建不成一个干线集装箱枢纽港,这个冷酷的事实是叫人无法接受的。因为没有大陆海岸上自己的这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目前已达13.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内河水运资源丰富,长江、珠江、淮河水系占全国河流总长1/3的河段均可通航,其中,长江干线航道2007年的年运输量已超过11亿吨,相当于16条京广铁路的运量。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自1985年起我国的水泥产量已连续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1998年产量达到5.13亿吨,但我国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运输方式上也有一些不同。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依靠公路与水路运输。有些国家如日本其水运比例高达70~90%,而我国却大部分依赖铁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所占比例很小。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路运输条件十分优越的国家,尤其是长江、珠江水系及京杭运河两岸是内河水网发达地带,发展散装水泥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交通科技》2010,(10):I0009-I0010
秋收时节,正是西江航运最繁忙季节。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梧州航道管理局,在黄金水道复兴时期抢抓机遇,勇当“西江航运发展的桥头堡和排头兵”,有效管理广西内河航道网中技术等级最高、科技含量最高、通航密度最大的航道——贵港至梧州Ⅱ级航道,为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0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率先恢复,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为近三年最高水平.其中高速公路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完成投资1.3万亿元,增长17.2%.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7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颁证民用航空机场241个.  相似文献   

18.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降低内河船舶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6500个大小岛屿和24800个湖泊,“水上市场”潜力惊人,而游艇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沿海地区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兴建专供游艇停泊的船坞和码头,借此发展当地的游艇产业。大连——目标直指国内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基地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拥有1900公里的海岸线和众多岛屿。目前,已有已建和在建的6个游艇港(大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6.9万TEU,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港。频繁的进出口贸易推动了我国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无论从港口规模还是实际吞吐量来看,我国已经是航运大国,该如何在航运大国的基础上创建航运强国?如何创建国际及区域航运中心?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王祖温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