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荷载的增加,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出现了严重的下挠和裂缝等病害,导致自身承载力严重不足。目前,对于较小跨径桥梁加固技术应用已趋于成熟,但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方面的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为能解决现有加固技术不能有效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承载力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加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体外张弦梁加固技术,并以某已建连续刚构桥作为依托工程,对设计的体外张弦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基于正常加载、超载、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下,研究体外张弦梁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加固成效。结果表明:采用体外张弦梁加固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承载能力,而且体外张弦梁因自身结构的可调性能,使其可灵活应用于桥下净空要求低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金杰  余斌  张精岳  杨立坡 《公路》2022,(6):129-134
为研究适用于宽幅、大跨度中承式拱桥的合理抗震结构体系,以主跨160 m的聊城黑龙江路徒骇河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基于性能减隔震设计方法及各向异性减隔震设计实现方法,利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非减隔震体系、常规减隔震体系和基于性能的抗震体系对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结构响应和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的纵、横向动力特性相差较大,分别按照纵、横向自振周期进行减隔震设计,则地震响应更低、抗震性能更优,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加固技术对改善大跨度连续箱梁桥承载能力有限等情况,引入非自平衡张弦梁结构(NSE-BSS),对大跨度连续箱梁桥非自平衡张弦梁结构(NSE-BSS)加固方案进行研究。NSE-BSS由上弦刚性受压构件、下弦拉索和撑杆组成,通过上弦刚性受压构件沿主梁底板下缘布置,使整个NSE-BSS加固于主梁下部。以重庆奉云高速公路孙家沟大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考虑标准结构、超载、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针对4种NSE-BSS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最大效应荷载加载下不同撑杆布置和拉索张拉力下桥梁的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NSE-BSS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跨度连续箱梁桥的承载能力,且在超载、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下加固效果更明显,撑杆由竖撑和斜撑组合的张弦梁结构GH-XS和DG-XS方案加固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桁架组合式加劲梁高速铁路斜拉桥的刚度与稳定,与无钢桁架PC箱梁相比,跨径488m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活载挠度与跨径之比从1/426降低到1/777,最小整体弹性稳定系数为11.9。PC箱梁与钢桁架组合式加劲梁有效地提高了斜拉桥刚度和稳定,是大跨度铁路和公铁两用斜拉桥的合理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大跨度人行桥,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其结构基频均难以保证在步行力的影响频率范围以上.该文结合主跨100 m钢桁架人行桥,介绍大跨度人行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确定各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舒适度指标的确定和步行激励荷载的选取,采用TMD对大跨度人行桥进行减振分析.  相似文献   

6.
钢桁架结构多用于公路及铁路桥梁,有着跨越能力强,架设速度快等优点。本文以太仓市正夫路盐铁塘大桥的建设需求及结构特点为依托,通过采用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模拟,对大跨度简支钢桁架桥的各项结构受力指标进行分析验证,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钢桁架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4):79-80,84
本文以重庆市渝州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2号人行天桥为例,对简支下承式拱形钢桁架结构在大跨度天桥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分析了该天桥的结构选型、总体布置、桁架杆件和节点构造,对类似结构的桥梁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竖向应力失效的问题,建立了竖向预应力筋外露段的动力学模型,发现了竖向预应力筋外露段锚固区刚度变化与张拉力的关系,计算了相应刚度变化与外露段固有频率关系的近似解和精确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并在4座大桥得到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原理简单,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广泛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中国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腹板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力无定量测试的状况,对防止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开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因素对钢桁架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长江下游某大跨度钢桁架拱桥做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线弹性等三种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非线性因素对钢桁架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符合结构实际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大跨度铁路桥梁桥型方案构思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2个桥位的桥型方案,分析研究了钢桁架一箱梁组合加劲梁斜拉桥、连续钢桁拱一桁梁组合桥梁对大跨度铁路桥梁的适应性。2个桥位的桥型方案兼顾通航对主、辅通航孔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的钢桁架一箱梁组合加劲梁斜拉桥与连续钢桁拱一桁梁组合桥梁,静动力性能好,满足列车高速运行要求,是大跨度铁路桥梁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斜拉桥建模过程中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存在偏差的问题,为确定斜拉索合理的初始张拉力,提出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斜拉索张拉过程中其两端的位移和索力协调关系,构建一种影响矩阵,通过该矩阵计算斜拉索的合理初始张拉力.以某大跨度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并对比分...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允深  黄天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49-153,162,13
以赣州市赣南大道新世纪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采用悬臂拼装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技术。首先,应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跨度钢桁架系杆拱桥的施工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个施工控制工况下结构构件位移、应力和支反力理论数据;其次,对结构悬臂拼装过程中关键控制截面(拱顶、L/4、拱脚)的应力以及各控制点的线形进行了监测;通过对比实测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误差,提出控制调整措施,确保成桥线形和应力状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大跨度悬索桥钢桁架加劲梁桥面板的施工过程中.桥面板在加劲梁的何位置开始安装、分几个方向安装、分几次循环安装以及安装时加劲梁采用何种支承方式,关系到结构的设计成桥状态是否能实现、施工中结构安全是否有保障、成桥后结构受力状况等多方面.是悬索桥施工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以西藏芒康县境内的角笼坝大桥为实例,对钢桁架加劲梁桥面板的7种吊装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大跨度钢桁拱桥,并对这种体系在建造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大跨度连续钢桁架拱桥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其临时支墩标高的合理设定对大桥的拼装线形和安全顺利拼装具有重要影响。结合钢桁梁桥的制造线形和架设过程中的钢梁线形变化,较系统地研究了临时墩的标高计算,推导了实用的计算公式。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组合结构桥梁,现场拼装和拆除结果表明:考虑预留50mm的设置方法,能更方便临时墩拆除,为类似桥梁施工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国泰桥为工程背景,重点介绍了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架拱桥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体系优化的关键问题,并就优化方案的支承约束布置、构造措施以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对于中承式钢桁架拱桥,三跨连续铰支的无推力体系比单跨固支的有推力体系在基础、拱肋、桥面系等方面均具有力学性能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中承式钢桁架拱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闵浦大桥是世界第一大跨度和规模的双塔双索面双层斜拉桥,边跨采用桁架组合梁结构,具有腹杆采用钢结构,上、下层桥面采用混凝土内包劲性钢骨架的结构特点。对设计提出的指导性施工方案、施工投标方案、实际实施方案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结构受力特性,对优化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7,(9)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缆索吊装施工一般均采用两岸对称悬拼至跨中合龙的斜拉扣挂法,结构的刚度分阶段逐渐组合而成,为了保证成桥后的线性符合设计期望、结构本身处于最优的受力状态,对其施工过程的精确控制成为了实现设计成桥目标的关键。对于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桁架拱肋的线性控制是施工的关键控制点。以青海苏龙珠黄河特大桥拱肋吊装施工过程控制为例,介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缆索吊装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收缩徐变作用效应下大跨度钢桁架混合钢构桥的最不利影响的研究,利用MIDAS模型,比较得出本桥型最不利的收缩徐变模型,并对其运营期的收缩徐变效应进行分析,得出有关钢桁架混合钢构桥收缩徐变最不利影响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路桥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日益增多,尽管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十分复杂,但是其综合了钢材与混凝土材料的优点,适用于现代化工程建设,可满足土木工程结构的大跨度、重负荷要求。分析了路桥工程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对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探析,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管桁架梁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