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利用倾角仪进行桥梁挠度测量的新方法,分析了其测量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验证了倾角仪能大大提高测量效率,避免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桥梁施工现场监测中的各类需求,分析了建立施工现场监测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传感测量技术的主要架构与核心功能,完成了基于传感测量技术的桥梁施工现场监测系统设计与工程验证工作,证明了无线传感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现场监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无线传感技术的概念、类型和主要架构,讨论了桥梁施工监测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提出了将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到桥梁施工监测系统的设想,完成了系统核心架构的设计工作,并以广西玉林茂江大桥工程为依托,进行了施工现场温度监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线温度传感器在桥梁施工监测系统中具有较高的采集精度,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温度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桥梁挠度测量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了连通液位计测试桥梁挠度的优点,并对连通液位计在乌江二桥挠度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监测分析。实测数据表明连通液位计测量系统稳定可靠,能有效用于桥梁挠度的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桥梁的健康监测和自动预警,依托实际工程,结合桥梁监测系统,通过分析温度与挠度之间的关系,将实际监测的竖向位移数据和竖向位移-温度的回归方程进行比较,得到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值。结合桥梁结构特性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设定多级桥梁竖向位移预警阈值,为桥梁结构长期安全运营提供准确、可靠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虚拟仪器技术和高速无线传输技术(Wi-Fi)为主线,论述了无线浅层地震仪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提出针对不同的探测对象,无线浅层地震仪只要改变其信号传感器和应用软件就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同时还可以在不方便或无法进行布线的测量中使用,增强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并结合隧道工程应用实例,对其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公路桥梁养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信息化监控技术的应用情况,设计出基于信息化监控技术的公路桥梁养护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的主体功能和运行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评估,证明了该公路桥梁养护系统设计思路的正确性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桥梁施工监控在桥梁建设及加固改造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监控可以对桥梁线形及内力、挠度情况进行实时反馈,严格把关,保证与设计一致。文章以九曲河大桥加固工程为背景,结合加固改造设计方案,从线形控制、变形监测与应力监测等方面阐述了施工监控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设计资料缺失的桥梁进行有效精确检测,可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中。文章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数据处理流程,并通过实验室小型简支梁挠度三维扫描试验,对比分析了扫描仪测试的变形值和百分表的实测值,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桥梁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测试结果与百分表实测测试结果误差≤5%,符合桥梁检测的标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作为一种桥梁检测的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桥梁施工过程监控系统的功能需求,从底层信息系统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块以及交互界面三个方面,分析了桥梁施工过程监控系统架构的实现方案,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三维建模技术在桥梁施工过程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材料劣化、缺陷累积会对桥梁结构的刚度甚至承载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桥梁结构进行主动加固处理成为当前加固处理的优先选择方式。文章基于某连续梁桥,在进行外观质量检测和荷载试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体外预应力主动加固的方式,对加固设计原则和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对于桥梁结构的挠度、应变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对于桥梁结构的预应力度和刚度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可较大促进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类似工程可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桥梁拆除工程中,爆破是较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其可以较为迅速地实现桥梁的拆除,但在爆破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以某市一桥梁爆破拆除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了桥梁爆破拆除的技术难点、措施以及思路,并对拱片、桥墩的爆破参数设计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对爆破网路以及起爆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卡尔曼滤波法修正的灰色系统理论对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节段挠度实测值与设计值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分析修正,并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为工程实例,运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以及卡尔曼滤波法修正的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其进行挠度的预测,结果表明:经过卡尔曼滤波修正的灰色系统理论能够更有效地减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更好地对成桥线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集激光扫描、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空间测量技术,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成果丰富、测量安全等特点。文章结合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工作流程,并阐述了该技术在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桥梁拆除工程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易造成较大的工程安全事故和较大社会反响。文章分析了桥梁拆除的原因,比较了目前使用的几种桥梁拆除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桥梁拆除的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轨电车线路与沿线桥梁的关系十分密切,线路设计时既要满足有轨电车的技术要求,又要具有市政桥梁的特点。结合广州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从线路与桥梁之间景观协调、既有桥梁改造及与周边物业开发相结合等方面,论述和分析了试验段桥梁设计方案,提出了系统解决有轨电车线路与桥梁配合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桥梁施工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对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引起桥梁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结合系统架构的核心功能需求,搭建了基于过程监控技术的桥梁施工风险控制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过程监控技术的桥梁施工风险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的合理布局为实现地下区域内无线信号的良好覆盖打下基础。从限定空间下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典型工程方案的构成及基本思路。通过对轨交的无线电传播环境和多系统间互干扰分析。给出了轨交无线通信分布系统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整个环节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自动化处理系统》(简称TCAS)的构成和应用特点,以及在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城市地铁等工程的施工测量应用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运营情况,文章采用现场监测法对各监测断面挠度和应力进行监测,并结合理论计算值对桥梁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主桥中部两跨跨中截面的挠度和应力均较大,在监测三年后挠度增速明显下降,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且挠度和应力实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说明桥梁变形和应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桥梁结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