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原理,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技术的适用范围,并以G325线广州至南宁K561+600~K589+580段水泥路面大修工程为例,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碎石化改造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国道322线全州至桂林一级公路K272+000~K272+800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介绍选用NES天然岩沥青作为外掺剂,利用当地丰富的石灰岩石材作为掺料制备沥青混合料,从选材、配合比及施工等环节阐述了天然岩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试验路铺筑检测,验证了该天然岩沥青路面各项指标达到合格标准,实现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G210包南干线沥青路面中修工程,对K2659+500~K2700+500路段的路面病害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预防性养护微表处修补技术方案和施工控制措施,并总结了该技术方案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平整度是衡量沥青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平整现象主要包括路面出现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对改建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依据采集的路面状况数据,路面状况数据是路面性能的直接反映,是编制道路养护和改建计划的依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判别路面状况是否适应目前的交通和使用要求,确定路网内需要养护和改建的路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养护和改建对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减少了养护改建费用的支出.这是由传统、经验型养护管理方法向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的一个转变,是目前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广西桂林至三江段K44+682~K44+872段左侧滑坡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滑坡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卸载放坡+坡体锚固"处治方案,并针对该处治方案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卸载放坡+坡体锚固"的处治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新时代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发展需求,使通行费拆分有据可依并有效遏制"倒卡逃费"行为,二义性路径识别管理系统了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在分析二义性路径识别管理系统的设计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K0+315.872~K73+215段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基于RFID技术的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设计,以精确地识别车辆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百色大道(一期)工程K23+105~K23+225段右侧桩板式挡土墙施工实例,介绍了逆作法施工工序,阐述了植筋施工与变形缝设置方法,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改扩建为八车道后,路面宽度增幅较大,在南方夏季多雨地区,局部路段路面排水不畅,从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文章针对此问题在采用排水沥青路面的基础上,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研究多车道单、双层不同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在长期降雨条件下与排水能力的关系,为多车道排水沥青路面设计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路面厚度的增加、路面横坡的设置能使排水沥青路面在施加一个降雨强度时,路表面孔压降低,产生径流的路面面积减少,排水效率得到提升;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在路面厚度为4 cm,孔隙率为23%,横坡坡度为2%、降雨时长为10 h的情况下超车道没有雨水径流,能保证行车安全;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最佳路面结构为:厚度为4 cm+6 cm,孔隙率20%+23%,横坡坡度2%,在此结构基础上路面在长期降雨条件下而没有径流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K49+540~K49+760路堑左侧滑坡处治工程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难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滑坡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制,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推力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邵光高速公路A5标段K48+160~K48+430段右侧高边坡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防护工程施工,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并与普通预应力锚索进行对比分析,体现出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高边坡防护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西某高速公路K78+960~K79+109段右侧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基于该滑坡结构特征,提出了设置抗滑桩和锚索的滑坡治理方案,介绍了抗滑桩和锚索施工关键技术,并对边坡监控量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正在施工的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土建工程№10合同段K138+260~K138+330段边坡防护工程,详细介绍了高边坡崩塌和岩堆地段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及崩塌和岩堆地段的施工工艺原理和特点,并对路基施工时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为类似边坡防护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对岩溶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娄新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借助二级模糊评判理论,建立了岩溶区路基稳定性二级评判模型,探讨了模糊关系R及权值确定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娄新高速公路K30+935~K31+345段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评判。应用结果说明二级模糊评判理论可以用于岩溶区路基稳定性评判,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及学术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田林至乐业公路改建工程,研究了该工程K87+260~K88+520路段膨胀土土基的物理特性、膨胀土的CBR值与其他因素的联系,分析了膨胀土对路基的危害,并提出了膨胀土填石路基处理方法和施工控制措施,旨在对膨胀土路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南宁市某市政道路"白改黑"后沥青路面出现的大规模病害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市政道路主要病害类型及损坏特征,探讨了路面空隙率、基层强度、旧水泥混凝土板脱空等性能指标与路面损坏之间的关系,可为市政道路"白改黑"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托S302(浦城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介绍了在C标段K30+000~K39+981的软基施工中,以换填附近塘渣的办法加固地基软土层,其结果能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在方便施工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可为同类地质条件的软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县道187线K0+000~K16+300段路面大修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原理,探讨了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公路大修、改扩建及日常养护工作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广西路网公路沥青路面大规模现场病害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了路网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及损坏特征,建立了路面残余空隙率、面层强度、油石比、基层强度等性能指标与路面损坏之间的关系,可为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平西公路小峡段K10 120~K11 280段、阿赛公路阿岱至同仁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G2标段,桩号为K72 000~K78 667的爆破实例,介绍了深孔微差爆破孔间距、排距的计算、调整与确定过程。通过计算与调整,使结果变得准确,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