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考虑运营后的通车数量远远超过设计车流量的客观因素以及张承山区高速公路日夜温差较大的环境因素影响,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运营初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坑槽以及车辙等病害。为了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张承高速的路面损害类型及程度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得出公路上行及下行路段均以块状裂缝为主,除此之外,车辙情况在路面普遍存在。最终对路面破损及车辙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路面正常使用合理地提出预防性养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拟定了SMA-13和AC-13两种沥青混合料,并采用不同组合进行了双层结构的设计性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结构车辙板比单层车辙板更贴切实际路面受力情况,且上面层的抗车辙性能对双层结构车辙板的动稳定度有较大影响;即上面层的动稳定度提高86.6%时,复合车辙板的动稳定度可以提高61.7%左右;而下面层的动稳定度与复合车辙板的整体抗车辙性能并无明显关联,该试验结果可为实际路面的设计和铺筑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地区的实地调查和现场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出路面产生的车辙类型,结合当地路用材料和交通荷载的特性,以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外掺抗车辙剂防治技术,提高了沥青道路的舒适性,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车辙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主要形式之一。结合青海气候、交通、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特点,对车辙成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车辙深度与行车安全性、路面积水、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特性之间的关系,推荐了车辙病害的养护标准,并在分析不同类型车辙成因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车辙推荐了相应的养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和裂缝病害的问题,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提出了利用不断变换行车道位置,恢复沥青路面的粘弹塑性,避免裂缝产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等解决高速公路车辙与裂缝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因素,文章结合交通状况调查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研究荷载、温度及路面结构层厚度等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沥青路面面层中的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等指标与车辆荷载呈现正相关关系;路面车辙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同样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变化通常在一年中温度较高的5~9月份,且一般集中在一天中的高温时段(9:00-18:00);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不断增加,路面车辙的产生量不断增多,且其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9.
高温稳定性是路面抗车辙的主要性能指标,文章通过对抗车辙半柔性复合路面高温稳定性研究,确定抗车辙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远优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0.
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在其性能尚且保持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微表处的养护方式进行路面性能改善,分析了施工前后路面车辙量和平整度数据变化规律,提出了车辙量这一单值触发指标,将8 mm车辙量作为微表处养护实施时机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采用直观和方差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影响程度。同时还对各影响因素与路面车辙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寒区城市道路交叉口、常规公交站台区域和BRT站台区域由于公交车辆频繁的制动、启动,造成路面发生车辙,以及由于寒季温度下降产生后续的沉陷等病害愈加严重。严重降低了BRT车辆的服务水平。本文首先对BRT车道常见的病害类型及寒冷地区温度进行调查,然后分析车辆荷载和温度共同作用下的病害产生原因以及路面的破坏机理,最后结合兰州市BRT道路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BRT路面结构组合与材料,推荐了三种路面结构类型。结论表明:BRT路面的病害主要分为:沉陷、车辙、推移、开裂、松散和坑槽等,寒区BRT路面的病害主要受到水热力三者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路面车辙病害问题,文章在优选原材料和优化级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4%(占沥青质量的比例)高粘剂,室内测试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和抗水损情况,并通过施工试验路段的路面车辙深度和芯样汉堡车辙数据,对比分析高粘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高粘剂的掺入增加了沥青的弹性成分,增强了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升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和抗水损能力,但处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时,特殊路段要根据交通、气候和载重情况,确保结构层具有一定厚度,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土工格栅的隔离功能和加劲功能,并依托柳州市文惠路路面工程实际,对土工格栅在临时性道路及永久性道路基层加劲设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可减少临时性道路与永久性道路路面基层厚度,亦可使临时性道路避免产生车辙行为,并可抵抗底层与路基的侧向反力,提高车辆轴重,降低路基垂直应力;可减少路面维修次数,延长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两种典型公路路面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试验与计算,分析重载交通与路表弯沉、基层层底弯拉应变、路面车辙、土基顶面竖向压应变的关系。研究表明,超载交通下,路面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比非超载时大,随着轴载的增加,重载对路面结构指标的影响增强。同时,进一步结合模拟试验结果,对轴载超过130 kN的,以路表弯沉值为设计指标、以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以车辙深度为设计指标、以土基顶面压应变为设计指标这四种方法的轴载换算系数进行分析,提出轴载换算系数建议值(轴载超过130 kN时)分别为5.0、9.5、4.0、5.0。  相似文献   

16.
柔性路面投资大,施工难度大,易变形,易产生裂缝,易产生波浪和车辙.只有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才能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沥青路面超薄粘结磨耗层的预防性养护效果,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实施超薄粘结磨耗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为背景,对各检测路段在预养施工前后及工后半年的路面车辙深度、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使用性能等进行对比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超薄粘结磨耗层能够改善路面的车辙状况,提高路面的行驶质量、抗滑性能与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路面破损状况、路面透水性指标、路面车辙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夏季高温季节,随着交通量的日渐增加,轴载增加、车辆大型化超载严重以及车辆渠道化共同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车辙开裂等病害。采用抗车辙剂掺量为混合料重量的0.2%~0.8%.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剂是一种综合性提高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新型外加剂。  相似文献   

20.
平整度是衡量沥青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不平整现象主要包括路面出现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对改建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