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普通民众使用航空出行与商务和公务人士出行的消费观不同,除了安全、正点、舒适外,他们更关注出行的经济成本。因此机场轨道交通成为不少航空旅客进出机场的选择,从大的方面说,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也是与节能减排的精神一致的,而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高品位甚至也能提升城市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外通勤航空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通勤航空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打破我国支线航空运营的困局,而且有利于完善我国航空运输体系,提高航空运输普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规划发展以航空货运为主体的枢纽机场的重要机遇期。本文分别从机场和航空货运企业角度,论证了航空货运枢纽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建设航空货运枢纽的国际经验,提出了航空货运枢纽的决策支持分析方法,提出在我国中部地区建设一个服务全国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促进航空物流业态创新和临空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我国特大型城市位于城市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社区引发了很多交通问题。本文以2012年上海市外围五处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距离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分析了社区区位、周边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出行方式等因素与居民出行距离的关系,并分通勤交通和非通勤交通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发现,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与其距离市中心距离成正比,且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较高。非通勤交通出行距离主要与社区周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成反比,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越高则出行距离越短。同时,居民出行距离越长,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越高;若社区周边设有大型购物娱乐设施可有效减少以购物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出行距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深圳市原特区内外城中村片区进行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城中村居民的出行强度、出行目的、出行结构三个方面的日常出行基本特征;并以深圳典型的城中村上下沙为例,分析了城中村居民通勤范围、通勤距离、通勤方式三个方面的通勤出行特征。最后得出城中村居民有着较高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是主要出行方式,城中村承接了大量就业疏散人口等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担负着西安、咸阳至机场的航空旅客地面运输服务,机场员工的通勤保障,以及机场应急救援和航班不正常时的旅客运输任务。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秉承“一切为顾客服务,真诚奉献社会”的服务宗旨,形成了网络式营运模式.线路覆盖西安、咸阳市区。  相似文献   

7.
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是确定机场建设规模、等级及换乘衔接布局的主要依据,也是机场总体规划的前期工作。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各机场之间相互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本文综合考虑区域内枢纽机场布局和竞争力,建立机场航空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用于各腹地城市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结合禄口机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对国内机场航空客运量预测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用航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通用航空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通用航空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优化通用机场建设顶层设计、强化重点类型通用机场建设、完善通用机场配套设施、拓展通用航空服务范围、完善通用航空有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运输行业推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有关建议,最后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在推进通用航空发展中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一定区域内部机场发展航空货运业务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货邮量在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对"是否要将某个支线机场建设发展为以航空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这一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并从机场和托运人的角度对模型结果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针对模型分析讨论结果从支持支线机场走专业化航空货运发展路径、机场航空货运收费和地方政府对航空货运的补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的缺乏,我国航空物流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较大瓶颈。根据全球专业货运机场发展经验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电商平台+中小城市"的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是我国未来民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组成,也是建设民航强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明星城市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欧美各类型货运枢纽机场,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专业货运机场量化界定和空间差异化特征,为我国专业货运机场及其临空范围的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正>发展支线航空政府支持引导是关键支线机场是重要的公共基础;支线航空运输是满足公民出行需要的基本交通条件。发展支线航空,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  相似文献   

12.
中小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基于经济驱动型、旅游驱动型以及交通驱动型而建设的机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机场由于客货业务量少,其发展比较艰辛。本文借鉴美国中小机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我国中小机场发展,需要明确功能定位、适当发展通用航空业务以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的发展策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机场建设掀起大热潮、乘机出行成为主流首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这三大趋势推动下,智慧机场的新概念已然成为民航业的发展共识。在机场建设掀起大热潮、乘机出行成为主流首选、前沿科技加速应用这三大趋势推动下,智慧机场的新概念已然成为民航业的发展共识。9月27日举办的2017智慧机场建设实践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重庆机场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场智慧运行、智慧安全、智  相似文献   

14.
《运输经理世界》2010,(21):43-46
改革开放以来,航空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一直不占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效快捷的航空客货运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民航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传统机场纷纷改建扩建,地方政府投资新建机场的热情也跟组建地方航空公司的热情一样高。大规模的机场改、扩、建高潮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实力,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出行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筱林 《综合运输》2006,(6):22-25,29
我国民航在发展中已初步形成了三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枢纽机场)六中(沈阳、西安、武汉、成都、乌鲁木齐、昆明6个区域枢纽机场)的框架格局。我国加入WTO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搞好三大枢纽机场的建设,支持我国航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我国民航机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的航空运输是目前缩短时空距离的最佳载体,通用航空是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依托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加快推进通用航空发展为抓手,着力打造省域全覆盖的四大"空中出行体系",全面推进全省枢纽城市之间、枢纽城市与市、县节点城市之间、主要旅游景区之间、主要海岛之间的公务通勤、旅游观光、水上飞机运输、医疗救援的空中1小时到达,为实现"空中1小时交通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杨新湦  屈琮博 《综合运输》2021,(2):66-72,83
针对我国国际枢纽机场未按照设计之初功能定位发展的现状,运用AHP法构建国际枢纽机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国际航空运输规模指标、国际节点网络连通度指标、枢纽功能指标、综合交通指标纳入体系当中。首先对国内外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其次对我国机场布局规划中的10个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枢纽机场国际业务发展、航空枢纽建设与国外对标机场有一定差距,与自身战略规划有所偏差,针对薄弱指标项基于自身优势给出发展建议。最后基于一市两场与机场群的视角,分析了如何根据自身功能定位进行协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京津冀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航空枢纽内涵与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内涵与影响因素,构建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转变航空枢纽建设观念与思路、增强机场基础服务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航空公司国际竞争能力、改善空域环境提升地面运行效率、加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的互通互联、改善政策环境等方面给出提升京津冀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瑜 《综合运输》2024,(2):162-167
本文根据民航局相关政策引导、航空货运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某机场航空货运站的运营现状与业务需求,设计了库内进、出港散货无人设备作业方案,将无人设备应用于在机场货站库内作业的场景。本文所设计的无人设备作业方案能有效降低货站作业人员的投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货站运行成本,保障库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推动机场航空货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智慧机场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范爱华  朱俊洪  黎明 《综合运输》2023,(11):10-16+30
选取2010—2019年中国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和标准距离方法,研究航空货运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19年我国机场数量增长显著,东西部差距较为明显,但中西部地区新增机场数量显著增多,机场分布逐渐趋向均衡化发展。2)航空货运市场呈现“3+1核心”的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货运增长较快,市场集聚程度逐渐降低。3)航空货运市场重心由东向西偏移,2010—2013年向西北方向偏移,2013—2019年向西南方向转移。通过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能够为优化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布局和制定货运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