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是政府间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原名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英文简称Inmarsat)成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Inmarsat于1982年开始提供海上服务,于1983年、1989年分别开始提供航空和陆地服务,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为海上、陆地和空中用户提供全球移动通信和遇险安全通信的国际化实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革新,Inmarsat现  相似文献   

2.
康林道 《船艇》1998,(3):24-26
航运界很少有人不知道Inmarsat,即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它是1979年成立的(原来名称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对全球海上工业通过卫星提供移动通信联系。Inmarsat从1982年开展服务以来,已成为世界上的重要组织.对海上、陆地、空中的商务、灾害、安全等方面提供全球移动卫星联系。 该组织有81个成员国,总部  相似文献   

3.
邹栫洁 《中国海事》2012,(11):53-56
1979年10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公约》,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现改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正式成立。目前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以下简称海事卫星)是唯一作为强制性的海上遇险安全通信标准纳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4.
杨军 《天津航海》1997,(4):36-38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利用INMARSAT卫星,陆上地球站和各种INMARSAT移动站,为全球提供海事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船舶工程》2018,40(1):前插1-前插2
正船舶通信系统一直以来为网速所困。在船上,通信服务比如电传、传真,船上永远比陆上晚10年~20年,至2000年船上才开始普及邮件,最晚的船舶在2年~3年之前才装上邮件系统。在陆上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致力于为船上通信铺好管道(Fleet Xpress),派好"警察"(Fleet Secure)维护管道,做好海上通信新标准,并且在未来可能实现船舶综合应用层面的供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事》2008,(10):70-71
海事卫生宽带服务实现全球覆盖 近日,第四代海事卫星中的第三颗卫星从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标志着海事卫星宽带服务已能全球覆盖。发射成功的这颗海事卫星,是Inmarsat(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经过10年研发的第四代海事卫星的第三颗。该星的入轨运行,实现了海事卫星宽带移动通信服务全球无缝隙覆盖,它为我国远洋船舶、境外工程作业机构、应急和安全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竹筠 《世界海运》2004,27(4):47-48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于2002年4月推出了新的国际海上卫星船站系统。该系统为船—岸通信提供了新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和MPDS服务,该服务的按传输量计费使船舶能够始终在线连接到互联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潜能。虽然船站系统在推出初期似乎并未如预期的那样迅速赢得市场,经过两年多在一些船上的实际应用,人们对船站系统的模糊认识正逐渐变得清晰。本文介绍了船站系统及其提供的MPDS服务,探讨了船站系统将带来的许多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海运》2017,(7):38-42
从海上通信角度出发,介绍基于Ka频段的Inmarsat(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第五代卫星通信系统结构,包括卫星、地面站及用户终端,并对Inmarsat-5卫星的Global Xpress及Fleet Xpress业务的技术特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从船员私人通信、远程医疗、远程监测、海上宽带网络等方面分析Ka频段在海上通信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海上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对航运公司应用Inmarsat-5卫星系统及我国开发高吞吐量宽带卫星提出相关建议,以提高船舶通信效率,改善海上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9.
徐友方 《船艇》1992,(5):32-36
安全的海上航行和诱人的航运效益,离不开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手段,这已成为当今世界航运界的一个共识。近年来,海事卫星通信和海上安全通信技术与装备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得到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有: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 Inmarsat—c完成全球覆盖;全球海难和安全系统(G—MDSS)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推出“21世纪方案”等重大事件,现综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介绍Inmarsat面对世界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正作出调整逐步巩固其在航运业的地位。向用户提供包括VSAT卫星业务和E-Mail等各种业务,同时计划建立船岸间的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全球移动卫星业务和固定卫星业务,向用户提供宽带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11.
《舰船科学技术》2015,(9):132-136
介绍Inmarsat BGAN系统的基本组成、终端形式及业务特点;叙述某远洋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结构;针对该船海事FB站通信系统存在的传输时延及时延抖动偏大问题,进行机理分析;查找时延主要因素,重点对链路中的传播时延进行计算,提出更改海事卫星业务接续站(POP)注册、采用北京卫星地面关口站(SAS)等链路结构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链路优化后时延值明显减少,提高岸船通信链路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运》2008,(1):F0003-F0003
丹麦泰纳(Thrane&Thrane)正式宣布,第一批经型号核准的SAILOR FleetBroadband终端设备于2007年12月7日起发往全球各地,开始向全球客户供货。对于丹麦泰纳这样一个全球领先的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FleetBroadband的研发遵循并借鉴了丹麦泰纳对Inmarsat宽带卫星通讯陆地服务的经验,并为整个海事通信市场刮起新的旋风。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17,(6)
正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启动一项新的海上安全信息提供者(MSIPs)服务,标志着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升级到一个关键阶段。该系统每年帮助救助成千上万海上人命。特别是SafetyNET Ⅱ系统使MSIP's服务能够将其通讯转换为基于网络(web-based)的讯息。基于网络服务,其引入了广播调度、连续监视、消息取消、多种文本输入方式等功能和可用性改进事项。  相似文献   

14.
《船舶工程》2008,30(1):I0005-I0005
丹麦泰纳(Thrane&Thrane)正式宣布,第一批经型号核准的SAILOR FleetBroadband终端设备于2007年12月7日起发往伞球各地,开始向全球客户供货。对于丹麦泰纳这样一个伞球领先的海事卫星通讯设备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FleetBroadband的研发遵循并借鉴了丹麦泰纳对Inmarsat宽带卫星通讯陆地服务的经验,并为整个海事通信市场刮起新的旋风。首批供货的SAILOR 500 FleetBroadband适用于商船、渔船及大型私人船只。  相似文献   

15.
赵长宏 《中国水运》2009,(9):147-148
以船岸卫星通信系统为载体,实现船岸数据共享为出发点,在对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船舶定位技术和Inmarsat通信卫星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marsat-Fleet77的船舶监控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6.
海事卫星船站数据传输信道选择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对通过国际海事卫星系统实现船舶远距离海域数据传输中,信道选择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进而为远洋船舶数据传输和监控系统提供一个适合于任何Inmarsat船站配置的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首先,对目前船舶上安装的各类Inmarsat船站的数据信道、传输速率及费率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传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提出了信道选择优化原则,并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网络现状,给出了F船站ISDN和MPDS信道选择的数据量临界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计算机控制的船端信道选择优化控制流程。对通过海事卫星船站实施数据传输实现通信费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何炳堂 《世界海运》2002,25(6):45-46
分析介绍了Inmarsat最近推出的Fleet F77通信业务,分析了F77移动地球站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对Inmarsat-A、B、C以及F77业务进行比较,指出F77业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震锣鼓声,中国交通通信中心7月19日在北京正式开通了海事卫星手机业务。海事卫星手机业务的开通,意味着无论在浩瀚的海洋还是人迹罕见的沙漠,便捷的通信将不再是梦想。交通部海事局副局长王金付,交通部新闻办副主任高强华,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杨洪义,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迈克·巴特勒先生,陈肯先生等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海事卫星手机开通仪式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海上宽带业务的英文全称是Fleet Broadband(简称FB),是海事卫星第四代卫星移动宽带业务应用于海上的名称。它具有覆盖范围广、海上通信能力强、高可靠性的优势,可以保证船舶在全球海上任何一个地点,得到高质量、高可靠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业务的不断成熟,VSAT系统以更高的速率、更强的功能、更低的资费逐渐受到船舶用户的关注和欢迎;为船舶提供基于卫星的高可靠的“永远在线”的Intenet接入和PSTN服务,有望成为连接船舶与陆地用户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