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门打车不用在路边等,在家里点点手机就行。近日,一款"叫车软件"悄然兴起。所谓"叫车软件",就是直接让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沟通的手机网络软件——乘客在输入起点和目的地后,选择自愿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可根据小费多少选择订单。听上去,不用风吹日晒,淋雨冒雪的站在路边拦出租车,还是种挺高效、便捷又人性化的打车方式。不过,这"打车神器"真的靠谱、真的好用吗?  相似文献   

2.
等公交之所以备受煎熬,在于你永远猜不到公交到站的时间:也许挽着大包小包等了半个小时,公交还没有来;也许刚刚决定放弃,公交车就到站了。但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杭州。杭州的大多数站牌上都会滚动显示诸如"K4距离本站900米,35路距离本站200米"之类的信息,等车的人可以轻易估算出所等的车辆何时到站,大大减少了盲目等待的时间。其实现原理非常简单:在公交车上安装GPS,GPS将车辆位置信息实时传送到公交公司的后台系统上,再由系统将信息推送到相应的站点显示出来。一个小小的信息化应用,折射出来的却是交通监管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连月来,"新基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通人、车、路、网的数字闭环,助力政府实现高效的交通出行信息管理,成为交通智能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实际上,早在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时,就指出智慧化将成为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4.
正在移动互联、共享经济时代,公共交通该如何在变化中找到更符合未来的发展新模式?"车来了"通过数据为城市"画像",赋能城市公交产业,打造智慧交通。坐公交,最扰人的就是"傻等"。等成了一尊石像,还不见车来,那种油然而生的挫败感着实让人沮丧。现在,这种情况随着"车来了"的诞生,将有明显改观。"车来了"是什么?是国内领先的  相似文献   

5.
“交通综合化、交通人性化、交通信息化及交通智能化,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未来10~20年的主要发展趋势。”在2006年12月20日举办的  相似文献   

6.
应急救援车在设计理念里面强调了互联互通、区域联动的概念,也就是车和车能通、车和人能通,现场和后台能通。所以在今年4月12日召开的四省应急救援演练启动会上,我们在设计演练方案的时候,非常希望能够将这种特色体现出来。"沈兵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第一辆应急救援车交付重庆使用至今,西藏、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已经开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实现高速公路的通行价值,加强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优化必不可少,其中人性化规划设计理念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予以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人性化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从高速公路安全设施以及服务区两个角度,探讨了落实人性化规划设计理念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9月9日,在主题为"新业态,新理念"的"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已经启动了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的研究,近期还将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这意味着燃油车在中国市场将逐渐走向终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步伐将加速,新能源客车市场也将迎来重大机遇。然而,这是否是"揠苗助长"?曾经怕冷怕热、怕风怕雨的新能源客车是否改掉了身上的"娇气"?面对各种复杂运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信息过载、进出口处交通标志设置、安全车距确认标志设置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基于驾驶人的驾驶习惯和反应特性,对交通信息过载消除方法、进出口处交通标志设置原则以及安全车距确认标志内容与设置位置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如何进行人性化设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梳理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安全技术条件、车辆安全配置及参数等有关政策标准要求,围绕道路运输车辆实车核查工作,从制度顶层设计、管理部门落实、核查单位执行、核查人员操作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归纳了实车核查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部分地市在实车核查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经验,对有关做法进行改进和总结,从压实主体责任、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业务培训、严格过程管控、加强监督检查、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效益。市场竞争是信息的竞争。如今的专业运输企业普遍面临困境,个体运输户突起,但个体运输户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载往空返”或“空往载返”、“有车待货”或“有货待车”等现象十分普遍。温州就有一个给车货双方提供信息的货运信息交流中心,他们根据货运市场规律和要求,经过探索和实践,在1985年5月,就创建了温州市南方货运信息交流中心,总经理贾瑞良,经过十余年来的努力,已从初级阶段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股  相似文献   

12.
闫帅营 《人民交通》2021,(20):46-47
信息化时代虚拟影像技术快速发展,VR技术逐渐成熟.在使用VR系统场景搭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三维建模技术.可以说,虚拟现实系统就是三维建模技术发展的延伸.本文将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分析,简单介绍各种建模方式的应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道路规划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8月6日,中国交建2012年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之前同主题会议相比,本次会议更具实用色彩——与会者所听取和讨论的公司信息化整体推进思路以及《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生产经营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平台建设方案》等文件,都与中国交建生产经营管理更为贴合,并为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信息化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打破"信息化"这一称谓的坚硬外壳,将其审慎地注入自身肌理,融入管理实践,从而增  相似文献   

14.
道路客运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关键管理问题是公营车管理监控、安全过程监控和服务质量监控等管控问题以及营收的快速分解结算。这些工作在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形式完成的,效率不高。虽然一些企业在车站自动售票、车辆GPS远程监控、车站自动报班、智能调度和车辆维修等专项方面应用了信息化管理,但由于这些系统都是独立的、互不关联的,没有对整个企业信息化带来协同效应。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综合管控系统,整合企业各专项管理系统,同时对企业整个业务体系进行系统管理。本文根据安徽省芜湖运泰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谈一谈道路客运企业综合管控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世界加速步入信息化时代,如何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和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正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新年伊始,以"融合创新——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全国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电子收费支付技术与出行信息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运行监测与自动跟踪、识别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及车(船)联网和主动安全"、"大数据技术应用"等议题被提出并得到深度剖析和解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浪潮,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者和服务者早已意识到,要推动智慧交通发展,必须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位置自动焊技术在管线中的应用,为解决野外管线施工的流动性、环境恶劣、无电力供应问题,研究一种将行走、发电、焊接、吊装等作业于一身的多功能焊接车。通过选取履带式底盘作为焊接车底盘,从中提取发电机的动力源,经过控制装置将电力提供给焊接、吊装等各用电设备和增设设备安装平台等,将行走系统、发电系统、焊接系统、吊装系统集于一身,实现了焊接车的野外行走,吊装防风棚,为全位置自动焊提供焊接电源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运输经理世界》2012,(21):50-51
乘客在旅途中由这种车换到那种车,或由这次车换到那次车的过程就是换乘。换乘是由于“点对点”的交通需求与线网覆盖的不重合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如果换乘不方便,建地铁也就失去了地铁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18.
7月13日,在福田欧辉客车广东工厂举办87台欧辉客车出口缅甸交车仪式。87台出口缅甸大客车全部为先锋系列BJ6800U6AFB,采用玉柴YC4G180发动机,性能稳定可靠,耐用且油耗低,多片簧悬架,运行平稳舒适,噪音小,车内人性化设计,空间宽敞,操纵方便,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理解网约车用户出行需求,使用潜在类别模型对网约车用户进行市场细分。选取网约车使用频率、出行特征相关属性以及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等影响因素对网约车选择行为建模,使用效率实验设计法生成意向偏好问卷,在成都市开展了实地调查。模型标定结果表明:在通勤和非通勤场景下,将网约车用户细分为四类最合适,两个场景下的市场结构比例均约为5:2:2:1。性别、月收入、时间、费用、网约车使用频率、私家车使用权等是对网约车用户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日益完善与发展,我国公路交通的布局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节点,以公路为网线而逐个连接起来的网状式公路交通系统.随着信息化与人口素质等的发展,我国对于城镇智能化的需求日趋明显,因而对于智慧交通的需求也愈发明显.本文通过总结世界道路的发展简史并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城镇智能化的提出,科学性地预测出了未来智慧公路的服务走向,并给出了有关未来智慧公路服务模式的合理的发展建议.分析表明,未来的公路交通将智慧性融合人、车、路三方,最终实现智慧一体化的高效率公路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