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是利用伊拉克当地现有的水文、地形资料及前期建立并验证成功的数学模型对WASSIT电厂设计的蘑菇头取水方案进行了水流与泥沙冲淤演变计算,并得出主要结论:取水工程的建设对研究河段水流影响较小,取水口局部水流流态变化甚微;采用代表年份的水沙过程计算表明蘑菇头取水方案实施后,由工程引起的最大相对冲刷幅度约为0.12m/a;采用桥墩局部冲刷公式计算得到取水蘑菇头墩体周围局部冲刷深度为1.41m。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水头大尺度船闸运行水力指标高带来的设计难度大以及船闸本身耗水量大等问题,以水头40米级、闸室尺度280 m×34 m的船闸为例,开展了省水布置方式研究。计算理论省水率,分析阀门运行方式,建立省水船闸输水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输水水力指标。结果表明,提出的设置3级蓄水池省水布置方式的理论省水率为60%,各项输水最大水力指标比非省水方案降低18%~43%,可简化船闸水力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3.
胡鹏  裴金林  秦磊  郑力 《水运工程》2016,(6):144-148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段的大型输水工程,以补给汉江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年平均输水量37亿m3。工程取水将会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产生影响。以三峡175 m试验性运行期(2008年以后)作为一般水文年,根据引江济汉工程设计取水流量,通过计算工程取水所引起的长江干流河道流量及水位的变化值,分析受影响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北江中游,新建的二、三线船闸并列布置有效尺度为220 m×34 m×4.5 m(长×宽×门槛水深),船闸最大设计水头14.44 m,采用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双明沟消能布置形式。通过1∶30的物理模型,对船闸输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及水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闸室输水时间、水力学指标、闸室停泊条件、进出口布置形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优化后的闸室停泊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取水工程对港池内水流及泥沙影响问题,以黄骅港综合港区港池取水工程为例,通过在分析工程区域自然条件和泥沙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数学模型的方法,从潮流、泥沙角度分析各取水方案对港池内水流条件和泥沙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水工程实施后整个港池内流速均不大,除取水口外,流速均在0.1 m/s以下。取水工程不会造成周边水域泥沙场的改变,对进港航道及港池淤积影响不大。取水工程实施后在设计最大取水流量范围内不会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港口科技》2009,(4):48-48
4月15日10时30分,一条长85.32km的隧道在辽宁山区全线贯通。贯通误差仅为3cm。这条隧道首尾高差36m,可完全实现自流引水。隧道东起辽宁省桓仁县,西至辽宁省新宾县,穿越了50余座山峰,50多条河谷,29条断层。地表到隧道顶端距离最大为630m,最小60m。这项名为“大伙房输水工程”一期工程的输水隧道,旨在引用优质充沛的辽东山区水源,供给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中部城市群,解决该地区百年内用水问题,受益人口近1000万。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4,(6):618-622
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采用第二类分散输水系统。输水系统布置受到限制,新建船闸充水阀门上下游输水廊道在较短距离内存在连续的水平和垂直转弯,且阀门后廊道平顺段长度较短,阀门进出水流流态较为复杂。通过减压模型对输水阀门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常压模型对新老输水系统衔接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平面渐扩"+"大衔接池")的新老输水系统衔接方案及"顶扩体型"的阀门段布置型式,辅以"门楣通气"工程措施后,廊道内的水流条件较好,空化噪声得到有效抑制,空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舟山大陆引水工程跨海输水管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海输水管道工程是解决舟山本岛在干旱年份缺水情况下的应急供水项目.管道从宁波镇海下海,到舟山本岛东端马目山上岸,全程路由36.471 km,路由最大水深21 m.主要介绍跨海段海底输水管设计,着重研究了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基础上选定最佳路由,考虑立足于使用国内施工力量和材料的原则下选定合理、现实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建成,并控制、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9.
徐琪 《水运工程》2011,(3):137-141
下坝船闸是芜申线航道的重要通航枢纽,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同时设计最大水头差高达9.78 m,是目前江苏省设计水头差最大的船闸之一。下坝复线船闸工程设计中针对设计水头高、船舶通过量大的特点,对船闸集中输水系统布置进行深化研究,综合集中输水和分散输水的优点以及下坝船闸的特点,对现有传统的集中输水系统布置形式加以改进优化,采用了新型的无镇静段输水系统,并通过水力模型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无镇静段集中输水系统消能效果明显,灌泄水时船舶在闸室内停泊条件好,同时免除闸室的镇静段,船舶可直接停泊在上闸首的后方,并且缩短了输水时间,提高了船闸的通过能力,节省了工程投资,在类似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某电厂工程为背景,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手段,对施工期间由于围堤建设、基建挖泥等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对高温堆取水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了高温堆运行阶段取水口处的最大含沙量,预测了取水口附近的泥沙淤积厚度。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期高温堆运行阶段,涨潮对取水口的影响要大于落潮;(2)高温堆取水口处悬沙含量最大在0.135 kg/m3,满足施工期间高温堆取水口处悬沙含量不大于0.2 kg/m3的要求,同时高温堆所在的北侧取水明渠内,泥沙每天淤积在0.2 mm至0.5 mm范围,这种量级的淤积对高温堆的取水以及整个北侧明渠的泥沙淤积影响是很小的,短期施工不会产生强淤影响高温堆取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碾盘山船闸等级为Ⅲ级,最大设计水头14.2 m,属于中水头大型船闸,根据类似工程相关经验,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分散输水系统,推荐阀门开启时间为6 min,输水系统以及阀门开启时间选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水流及船舶停泊条件。通过水力特性计算并结合1:15物理模型,对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廊道压力、闸室停泊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碾盘山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是合理的,设计的阀门开启时间下各项输水水力特征指标均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言才 《江苏船舶》1993,10(2):15-16
<正> 船舶自舷外取水的方法是通过设于船舶舭部或舷侧的海水箱(江水箱)来进行的。海水箱在船体上的位置及其结构应能保证船舶在横摇、正常航行、回转等时刻整个船舶供水通畅,亦即能保证所有自海水箱取水的泵不应出现抽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利用由Nead修正的GIT模型来进行小入射余角条件下舰载雷达探测效能的评估,探讨了在不同海面风场条件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的损失情况,得出结论如下:1)当风速固定时,雷达在逆风向时探测距离最小,顺风向时探测作用距离最大,逆风时的最大探测距离约为顺风时的93%;2)当风速逐渐增大时,探测距离逐渐减小,当风速达到15m/s时,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只有标准状态下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首次将三角闸门的应用口门宽度提高至34 m。为提高船闸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三角闸门动水启闭的优势,开展了大型三角闸门门缝输水运用条件试验研究。以三角闸门的水动力特性和船舶停泊安全为依据,研究提出裕溪新船闸大型三角闸门门缝输水的运用条件:1)三角闸门采用门缝输水应尽可能在1 m水头差以内开启;2)闸门开度应控制在1 m以内;3)随着水头差减小闸门开度可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5.
沙河水库水温结构为分层型,为满足下游生活供水及灌溉水质要求,应采用分层取水口。选择了常用的3种分层取水口进行比选,推荐采用多层闸门式,共设6层取水口,分层高度为8m。分层取水口采用平板钢闸门控制,根据库水位开启不同高程闸门取水。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水管道线路长、地基土腐蚀性强的特点,对钢管采取内、外壁防腐再加阴极保护的措施。自投用以来,供水效果良好,为大口径钢管在水利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水下结构检测与作业型ROV由本体、操控台、电源柜、脐带缆及缆车等4大部分构成。控制台与本体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本体为开架式设计,配备5台轴流推进器、1台自动对焦高清半球云台摄像机、2个大功率水下照明灯、1个直臂式作业机械手,可根据需要配置声呐、搭载其他仪器设备。ROV最大作业水深300 m,最大运动距离400 m,具有浮游和爬行两种可互相切换的模态,适用于水下地形地貌观察、水中环境监视、船体观察、船底检测等作业。  相似文献   

18.
李尚学 《水上消防》2023,(16):76-78
本文首先对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三合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中现状水源供水量、补充水源地水量和水源地水资源进行论证,表明本工程原设计日最高取水量为701.34 m3,日变化系数取为1.3,工程年取水总量为19.69万m3,而地表年径流量为20.24万m3,加之河道两侧泉水的汇入及两座水库同时调节作用,补充水源地水量能保证供水。随后对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后期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云飞 《中国水运》2014,(7):386-388
针对长顺县县城内的集中供水设施,已不能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和城南新区、威远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要求,缺乏专属水源工程的问题,对以猛坑水库为水源点的县城供水工程可行性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经两个自流方案和三个提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优选"输水管道+输水隧洞"自流方案作为供水工程推荐方案。供水方案的优化比选和主要建筑物的优化设计,确保设计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优越,为项目的顺利优质施工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输水系统选型一直是船闸设计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船闸输水系统,选型主要考虑设计水头H和输水时间T带来的偏差。从输水系统消能机理出发,综合船闸设计水头、输水时间、闸室平面尺度、初始水位深等因素影响,在传统判别指标m基础上,引入了2个无量纲的单位面积能量指标mL和mc。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123座不同规模船闸输水系统选型指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指标m、mL、mc与船闸输水系统形式的关系。最后,应用建立的输水系统选型模型计算13座典型船闸的输水系统形式,并与现行规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量化输水系统选型结果,采用该方法选择的输水系统形式准确度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